各种食物与毒剂的液滴、蒸气、气溶胶或烟雾接触时,都可造成染毒。食物染毒轻者变味,食之会引起胃肠道刺激症状,重者食后引起中毒甚至死亡。因此发现食物染毒后,应迅速仔细检查,将严重污染的部分去掉,以防蔓延,减少损失。
影响食物染毒的因素 在确定如何处理染毒食物时,必须考虑到影响食物染毒的诸因素,如毒剂的种类和物理状态,染毒的密度、浓度和接触时间,食物的种类和性质,包装材料的防护性能以及气候条件等。
(1)能造成食物染毒且危害最大的主要是神经性毒剂、糜烂性毒剂和含砷毒剂。光气、氢氰酸和刺激性毒剂在野外所遇到的毒剂浓度下,很少能使食物发生严重污染。
(2) 蒸气态、雾态和烟态的毒剂主要使食物的表层污染,其污染程度一般情况下不会太严重。液滴态毒剂通常可使食物表层污染甚至深达数厘米,对颗粒状食物(大米,食物,糖,盐等)比非颗粒状食物渗透得更深。染毒密度大,浓度高或接触时间长者,污染更严重。严重污染部分难以消毒,不能食用。
(3) 含脂量高的食物如油、脂肪、肉类等都能大量吸收易溶于脂肪的神经性毒剂和糜烂性毒剂。路易氏剂能使蛋白质凝固,它在高蛋白食物内扩散的深度比其它毒剂为小。含水份多的食物如蔬菜、瓜果,有晶体结构的食物如糖、盐,以及非晶体结构的食物如面粉、大米、谷物、豆类、干菜、干果等,都可以吸收神经性毒剂和糜烂性毒剂的液滴和蒸气。在含水多的食物中,有些毒剂会逐渐水解,其水解产物中有的仍有很大的毒性。
(4) 防护性能不同的包装材料,其防护效果是不同的,其中以密封的金属和玻璃容器为最好,密闭的木桶、草泥覆盖的容器和上了蜡的硬纸箱也较好,木板、纸箱、聚氟乙烯、聚乙烯、聚丙烯、聚酯、尼龙、蜡纸、玻璃纸等次之,单层纺织品如麻袋、布袋、帆布袋和纸袋等的防护作用最差。贮存食物和粮食的仓库应是密闭的,露天堆放和运输中的食物和粮食须用防护性能好的帆布严密覆盖。
染毒食物的处理 处理方法应根据当时的补给情况、消毒条件以及染毒食物的数量等而定,有的应销毁、掩埋,有的要消毒、回收。处理染毒食物时必须注意防护,防止人员中毒。经过消毒回收的食物,应检验证明无害并经充分煮熟后方可食用。
粮食、糖、盐等受蒸气态毒剂污染时,晾晒48h。蔬菜、瓜果染毒时,充分水洗或晾晒48h。肉类、鱼类染毒时,除去表层1~3cm,用温水或2%碳酸氢钠溶液洗后再水洗。食用时应煮沸30min以上。有包装的食物染毒时,应连同包装晾晒48h。
少量食物受液滴态毒剂染毒时应掩埋或销毁。大量食物染毒时必须完全除去表面污染部分,其未染毒的部分经处理、检验、煮熟后,仍可食用。
粮食、糖、盐染毒时,除去污染层(约5~10cm),其余部分晾晒48h; 带有麻袋、布袋包装时,使污染面向上,割开袋子,仔细除去污染层;蔬菜、瓜果染毒时,除去污染层,其余部分水洗,晾晒;肉类、鱼类染毒时,除去污染层,其余部分用温水或2%碳酸氢钠溶液洗后水洗;固体的脂肪或动物油染毒时,切去污染层(约10~15cm),再加热处理;液体的植物油染毒时,热处理后供工业用。
金属罐或瓶装的食物,其包装经仔细消毒后即可食用。其他包装的食物染毒时,先将包装用漂白粉浆或三合二[3Ca (OCl)2·2Ca(OH)2]的悬浮液仔细消毒,然后拆除包装。如包装内的食物未污染,换以清洁包装;如毒剂进入包装,则将污染部分除去,其余部分通风处理,经检定无毒后,再换以清洁包装。
固态毒烟(如刺激性毒剂等)使无包装的食物染毒时,可除去表面污染层(约1~2cm),其余部分经过通风或水洗处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