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百科首页>> 公卫百科>> 放射医学、护理医学 >>糜烂性毒剂检定

糜烂性毒剂检定
 
摘要: 糜烂性毒剂是一类能通过皮肤、眼、呼吸道、消化道等途径使人员中毒,引起皮肤和组织细胞损伤,并能引起全身吸收中毒的毒剂。

糜烂性毒剂是一类能通过皮肤、眼、呼吸道、消化道等途径使人员中毒,引起皮肤和组织细胞损伤,并能引起全身吸收中毒的毒剂。芥子气和路易氏剂为糜烂性毒剂的主要代表,它们都是一类沸点高、挥发度低的持久性毒剂。芥子气和路易氏剂分子中都具有可被取代的氯原子,同时分别具有不饱和的二价硫原子和三价砷原子,这就成为利用化学比色法检定这两种毒剂的基础。目前也可应用色谱法或光谱法作检定。

糜烂性毒剂芥子气检定 采用化学比色法、色谱分析法、红外光谱法进行检定。

化学比色法 ①γ-(4-硝基苄基)-吡啶法:在一定条件下,芥子气或氮芥能使吡啶及其衍生物,如γ-(4-硝基苄基)-吡啶烃化,烃化产物在碱性条件下呈蓝紫色。加温使反应加速。如将γ-(4-硝基苄基)-吡啶制成高氯酸盐,反应产物用苯提取变成红色产物可提高检定灵敏度。用双吲哚基吡啶基甲烷类化合物灵敏度更高。②麝香草酚酞法: 芥子气或氮芥在碱性溶液中与麝香草酚酞在加热条件下作用生成橙黄色化合物,可用于芥子气的定量测定。③硫脲-镍盐法: 芥子气使硫脲烃化,形成季铵化合物,后者在弱碱条件下分解成相应的硫醇,硫醇在氨溶液里和镍盐结合生成红色络合物,反应在加热条件下进行。④三氯化金(或铂)法: 芥子气与三氯化金反应得黄色化合物。反应时常加入少量氯化钯。在二价铂盐或四价铂盐的水溶液中与芥子气生成紫色络合物。⑤有机磷化合物转化法:由于芥子气是一亲核试剂,而有机磷化合物是一亲电子试剂,两者易结合为一新的胆碱酯酶抑制剂,如用有机硫赶磷酸酯银盐(RO(R′O)P (O)SAg)与芥子气形成胆碱酯酶抑制剂的时间只需1~5分钟。检定方法同神经性的生化反应法(见“神经性毒剂检定”条)。

上述化学比色法①、②和⑤的灵敏度,均可达到饮水安全浓度的规定。

色谱分析法 ①纸层析法: 最适于尿排泄液中芥子气及其代谢产物的分离。②薄层层析法: 可作芥子气与硫代双乙二醇或其他杂质的分离。用硅胶G薄层,展开剂为氯仿:丙酮(50:40),显色剂为1%高锰酸钾溶液(在6%碳酸钠溶液中)。在红色背景上可见一黄色斑点。如用碘铂酸钾作喷洒剂,在白色背景上显蓝绿色斑点。③气液色谱法: 用3%琥珀酸二甲酯的环己烷溶液,用100-120目Gas-Chrom G柱,在120℃柱温分离芥子气及其水解产物。

红外光谱法 芥子气的功能基在红外光谱上1220~1450cm-1和2800~3000cm-1处为-CH伸展振动,710cm-1处显脂肪族C—C1强吸收峰。

糜烂性毒剂路易氏剂检定 可采用化学比色法、色谱分析法、光谱分析法。

化学比色法 ①溴化汞试纸法(定砷法): 路易氏剂加碱水解,再用锌粒在酸性条件下还原成砷化氢,砷化氢与溴化汞在纸上形成黄棕色汞盐斑点; 也可用三氯化金代溴化汞,与路易氏剂呈灰紫色斑点。②乙炔铜法: 路易氏剂被碱水解时产生乙炔,而乙炔能与某些金属盐的阳离子(如亚铜离子)相结合生成砖红色乙炔酮沉淀。适用于污染粮食中路易氏剂的检定。③硫化氢法: 用饱和硫化氢水液或固体硫化氢试剂与路易氏剂反应,产生浑浊的硫胂化物或沉淀。④钼蓝法: 路易氏剂与钼酸铵反应生成砷钼酸铵,在还原剂如抗坏血酸存在下生成蓝色化合物。⑤荧光素钠法: 滤纸在荧光素钠(0.01%),品红(0.1%)及三氯化金(0.25%)或红汞(0.5%)的混合液中浸泡后可检定有机溶剂中路易氏剂。

色谱分析法 ①薄层层析法: 在硅胶G薄层上可分离有机砷与有机磷化合物,展开剂为氯仿:甲醇(1:9),显色剂为荧光素钠甲醇溶液,在紫外灯下观察斑点。②气液色谱法。将有机砷破坏后用二硫代氨基甲酸酯抽提,氧化,用甲基三甲基甲硅烷基七氟丁酰胺硅烷化,得到的三甲基硅烷砷酸盐,浓度低至0.1ppm也能检出。用OV-17/Gas-Chrom 80~100目柱,火焰光度计作检定器,可检生物体液中路易氏剂。

光谱分析法 ①紫外光谱法:用95%乙醇作溶剂,在207nm,230nm处显特征吸收。②红外光谱法: 用溴化钾吸收池,通过液体薄膜法测绘,仅在810cm-1,940cm-1,1565cm-1,1610cm-1四处分别显C—Cl,—C=C—, =—H, C=C基团的强吸收峰。 ③质谱法:二氯-(反-2-氯乙烯)-胂(反式路易氏剂) 的质谱主要碎片离子峰(m/e)为208,206,182,180,173,171,147,145,112,110,101,75。


发表评价

词条信息

  • 浏览次数:5335 次
  • 发布时间: 2013-01-08
  • 更新时间: 2013-01-08

参与评价:

  •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热门标签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24750号-12
中国疾控中心信息中心 内容管理与技术支持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8.0以上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昌百路155号 邮编:102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