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毒毒素中毒(简称肉毒中毒)是由肉毒毒素引起的中毒性疾病。平时,本病是食物中毒的一种,主要引起副交感神经系统和其它胆碱能支配的神经生理功能的损害,病人多死于呼吸麻痹。
当肉毒毒素被吸收后,经循环系统作用于神经肌肉接头的特殊感受器,阻碍乙酰胆碱的正常释放,影响副交感神经系统和其它胆碱能支配的神经生理功能。首先出现视力模糊、复视、眼睑下垂等眼部症状,严重者可出现会聚运动不佳、瞳孔放大、眼球震颤等视神经、眼运动神经、外展神经障碍。继眼症状之后或同时出现声音嘶哑、语言和吞咽困难,呼吸麻痹出现最晚,也是致死的主要原因。肉毒中毒病人不发热,意识清晰。这和神经系统的其它传染病不同。
临床诊断的主要根据是症状特点。战时,遇到可疑的病例要询问发病人数,是否有生物武器袭击的迹象。平时,要问饮食情况,是否吃过自制臭豆腐,自制罐头和空气隔绝条件下保存的食品,吃前曾否加热等,有助于作出正确的诊断。平时,特别是首发病例,要注意鉴别诊断。
肉毒毒素的鉴别诊断
病 名 | 类似症状 | 鉴别症状 |
进行性延髓麻痹 | 吞咽困难和发声困难 | 无眼部症状 |
重症肌无力 | 眼睑下垂 | 晨轻、晚重,合眼 |
食道癌 | 吞咽困难 | 无眼症状,但有胸 |
阿托品及颠茄中毒 | 呼吸障碍 | 有抽搐和意识障碍 |
各型肉毒毒素的毒理作用相同,所以引起的症状和致死原因也基本相同。因为只有用同型抗毒素才能治疗,所以经实验室诊断进一步确定毒素型别非常重要。实验诊断采用型特异抗毒素致敏红细胞可从染毒的标本洗液或土壤的浸出液中检出毒素或类毒素的型别,可检出最低限量约为0.04μg/ml。用小鼠作动物实验可以检出各型毒素,比血清学方法敏感。由于小鼠体小,从个体看,它是对各型肉毒毒素最敏感的动物,但需注意因接种途径不同,对动物的致死量也不同,动物经腹腔接种最敏感,其次是静脉、皮下,经口最不敏感。
小鼠中毒的症状首先是失声,用镊子重夹尾部虽有痛觉但不能叫,其次是因呼吸困难和肌肉麻痹出现腰肌下陷呈“蜂腰”状。小鼠中毒死亡的时间和毒素量呈负相关,可按下图推算。
从接种到死亡的时间
小鼠腹腔接种的毒素量和死亡时间
注: 图中表明的关系适用于A、B、C、F型毒素,衡量D 型毒素时接种毒素量要乘以10; E型毒素要除以10。
可用分型抗毒血清作小鼠中和试验,可设加热破坏的毒素和原标本作对照,判断结果更准确。诊断肉毒中毒除检出毒素外,血细胞、酶和病理组织学的一般实验诊断项目都无特征性变化。
对E型肉毒中毒使用抗毒素治疗的效果已为各国的实践所肯定,抗毒素的用量为104IU(国际单位)。A型和B型抗毒素的疗效,应用时机虽然越早越好,但就我国253例治疗结果来看平均在发病后7.5天开始使用抗毒素,治愈率达97.2%,平均需要11.5天痊愈。应用抗毒素的方案是在特殊症状消失前连续长时间、大剂量使用; 对重症:A型4~6×104单位/日,B型3.6~5.4×104单位/日,分2~4次静脉滴注;对中度中毒:A型2~4×104单位/日,B型1.8~3.6×104单位/日,分两次肌肉注射或静脉滴注;对轻症:A型1~2×104单位,B型0.9~1.8×104单位,每日一次肌肉注射。病情轻重根据某些症状的有无来区分,只有眼症状的为轻型;有声音嘶哑,言语困难的为中度; 有吞咽和呼吸困难的为重症。此外也可参考潜伏期的长短,食物中毒的潜伏期一般是2~10天,潜伏期越短,病情越重。
国外曾报告创伤受肉毒杆菌芽胞感染引起的肉毒中毒,但只有少数病例。从1976年开始,美国报告出生后未满6个月婴儿的肉毒中毒,其病因,推测是吞下肉毒杆菌芽胞,芽胞在肠内发芽、繁殖、产毒引起的。这类病型经对症治疗,病死率为2.9%。
肉毒中毒无传染性,可按一般病人收容治疗。除特效疗法外,应重视绝对卧床、输液,给与大剂量的复合维生素等支持疗法。出现高度呼吸困难或窒息时,除注意排痰外,应使用电动呼吸器或用一般方法,坚持作人工呼吸到恢复自主呼吸为止。有明显呼吸困难者不宜用镇静剂。
肉毒类毒素的免疫效果可靠,A、B二联精制类毒素,接种两次间隔四周作为基础免疫,一年后加强免疫一次,每毫升血清抗体效价A、B两型都可达4IU,此抗体水平可预防呼吸道中毒。
每升水中含肉毒毒素量在2500MIPLD50以下时,可用5ppm(余氯)的常量氯消毒法消毒。喝开水、吃熟食是预防经口中毒的最可靠的办法。衣物消毒可用1%苛性钠水溶液擦拭或浸泡; 地面可按一般生物战剂的消毒方法消除污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