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百科首页>> 公卫百科>> 放射医学、护理医学 >>委内瑞拉马脑脊髓炎病毒

委内瑞拉马脑脊髓炎病毒
 
摘要: 委内瑞拉马脑脊髓炎病毒,简称委马病毒,是披膜病毒科,甲病毒属的一个成员,过去属于甲组虫媒病毒。1938年Kebes和Rios在委内瑞拉首次从病马脑中分离出本病毒。

委内瑞拉马脑脊髓炎病毒,简称委马病毒,是披膜病毒科,甲病毒属的一个成员,过去属于甲组虫媒病毒。1938年Kebes和Rios在委内瑞拉首次从病马脑中分离出本病毒。病毒颗粒呈球形、有包膜、直径约为60~70nm,基因组为不分节段的单股RNA。

委马病毒不耐乙醚等脂溶剂处理,也不耐酸;加热80℃2小时、100℃15分钟可以灭活; 它对常用消毒剂包括:10%福尔马林、2%季胺类消毒剂敏感。但低浓度的福尔马林不易使此病毒的鼠脑和鸡胚悬液完全灭活,曾因此接种疫苗后引起感染。

在-60℃~-70℃条件下,本病毒可存活多年。鼠脑标本浸入50%甘油盐水缓冲液中,在-20℃下其感染滴度可至少保持一年也不降低。真空冷冻干燥过程一般也不降低委马病毒的滴度。冻干委马病毒毒种可在-20℃下保存多年。

委马病毒能在许多种细胞培养系统中增殖,且易引起细胞病变或兼有空斑。可使用BHK21细胞悬浮培养法或接种鸡胚大量繁殖。经地鼠胚心肌细胞多次传代后,委马病毒显著减毒,可选用为疫苗株,TC-83活疫苗株即以此方式选出。

委马病毒可凝集鹅和一日龄小鸡的红细胞,其最适血凝条件为pH6.2和37℃。

从不同生境中分离的委马病毒株,对马和人的致病力以及引起本病流行的能力,有明显的株间差异。Young和Johnson (1969)使用 “动力血凝抑制试验”(KHIT,即在不同时间内检测血凝抑制程度,从而划分抗原、抗体的同源性等级。)可将不同的委马病毒株分为ⅠA、ⅠB、ⅠC、ⅠD、ⅠE等5个地理变种或亚型。其中ⅠA、ⅠB、ⅠC等毒株对马属动物的致病力很强,能使病马产生高滴度病毒血症,并常使之死亡,对人类的致病力也强,并易引起本病的远距离或较大的流行,故称这些毒株为流行型委马病毒株;ⅠD和ⅠE等则反之,就叫作地方型委马病毒株。

用“动力血凝抑制试验”可以看出,在甲病毒属内,还有另外一些病毒和委马病毒有相关的抗原结构,它们可分为Ⅱ型(Everglades病毒)、Ⅲ型(Mucambo病毒)和Ⅳ型(Pixuna病毒),和上述ⅠA、ⅠB、ⅠC、ⅠD、ⅠE(皆为Ⅰ型) 合称为委马脑炎复合群或委马脑炎亚群。本文所称的委内瑞拉马脑炎病毒,专指Ⅰ型(着重指ⅠA、ⅠB、ⅠC三个亚型)病毒。

委马病毒的感染力特别强。经脑内或皮下、腹腔、滴鼻等途径接种委马病毒,均可使下列动物感染发病、短期死亡:小鼠、豚鼠、地鼠、家兔、山羊、绵羊、猫、犬等。恒河猴感染后常仅有病毒血症和发热,但有时也可出现脑炎,甚至死亡。马在感染后,仅有半数出现脑炎,但出现脑炎的马,病死率高达90%。牛不易感染。鸟类仅有病毒血症。但在鸡胚中本病毒可增殖到很高的滴度,是大量制备委马病毒悬液的方法之一。

委马病毒能以简单的技术大量生产,适宜于气溶胶方式撒布,其悬液气溶胶和干粉气溶胶都比较稳定,低温低湿有利于其存活。委马病毒的感染力很强,根据美国陆军生物学研究所资料,VEE病毒的人类皮下感染剂量可能小于0.1MICLD50,呼吸道感染剂量更低;世界卫生组织顾问组1970年报告中估计,人的半数感染剂量为104豚鼠半数感染剂量(G.P.ID50)。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编的《化学、生物战问题》中转引资料认为一个委马病毒颗粒即足以引起人的感染。恒河猴的呼吸道半数感染剂量 (RID50),Victor (1956) 报告为小于1.05×103MICLD50; Kuehne等(1962)报告为103豚鼠半数感染剂量。

美军已将委马病毒列为失能性模式战剂。在委马、东、西马脑炎中,美军对委马脑炎研究较多。已生产有数种型号的干(NU、NT)、湿(NU、MN)产品。世界卫生组织顾问组已将其列为可能的生物战剂。我国向无此病,人群缺乏免疫力,但却存在委马病毒的潜在媒介蚊虫,值得警惕。


发表评价

词条信息

  • 浏览次数:5219 次
  • 发布时间: 2013-01-08
  • 更新时间: 2013-01-08

参与评价:

  •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热门标签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24750号-12
中国疾控中心信息中心 内容管理与技术支持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8.0以上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昌百路155号 邮编:102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