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战剂的消除系指杀灭与清除体外环境与媒介物品上的生物战剂,使之无害化。生物战剂在自然条件作用下逐渐自行无害化,称为自净;用人工方法对污染人员、物品与环境进行生物战剂无害化处理则称为消毒或洗消。生物战剂的消除是减少生物武器损伤的重要措施之一。五十年代以来,随着生物武器研究的发展,这方面的重要性更有所增加。不少国家除加强有关研究外,并在军队与民防部门设立洗消分队,培训专业人员,装备有关器械。
生物战中以喷撒生物战剂气溶胶所造成的污染最严重,撒布范围广,遍及人员、器物以至周围环境。为节约人力、物力、对非军事重要的污染区,除将人员和急需的物品撤出进行处理外,应尽量采取封锁的方法,以待生物战剂自净;对必须进入的污染区,则需进行消毒处理,尽快消除生物战剂。处理时,应恰当掌握时机,合理划定范围,适当选择方法,以达到有效、安全、节约的要求。
污染的消除与人员的安全密切相关,但耗费人力、物力较多,因此确定是否展开洗消作业必须谨慎从事。一般可按下列原则安排:①虽有可疑迹象,但尚未肯定使用生物武器时,对人员只采取医学观察,对非必须进入的地区可予封锁,一般不进行消毒处理。②初步判定施放生物战剂气溶胶时,应立即发出信号对人员进行局部卫生处理,封锁可疑污染地区。对可疑弹坑与容器,采样后再进行消毒处理。其他对象的消毒可待进一步调查和检验后再作按排。如在发生情况24小时以后才做出初步判断时,除需消毒弹坑与容器外,对人员可先采取医学观察,对环境、物品等可先采取封锁措施,待进一步调查、检验,认为需要消毒时再予处理。③经调查、检验、肯定曾施放生物战剂气溶胶,如情况发生在24小时以内,应发出信号进行人员的局部卫生处理,且在战斗允许时组织人员进行全面卫生处理与环境、物品的消毒。如在发生情况24小时后,可根据检验结果,直接进行人员的全面卫生处理与环境、物品的消毒。④投放带菌昆虫、鼠类、杂物时结合杀虫、灭鼠等措施,对现场进行消毒。
施放生物战剂气溶胶时,消毒范围的划定可按微生物学检验与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进行。如条件不具备,可参考下列原则确定。军队驻地,主要居民点、交通要道、工厂企业、防守阵地等急需进入的污染地点应划为消毒区,生物弹弹着点及其周围(上风向与侧风向50~100m,下风向300~500m)应作为消毒的重点区,弹着点周围遇有大型建筑物,可适当缩小处理范围。在平原地区,生物武器攻击时,如风速较大(8m/s以上)一般污染较轻,可不作为消毒重点。曾下暴雨或中雨,地面形成水流,生物战剂已被冲刷之处,可不消毒。日光直接暴晒地点,8小时后,可不作重点消毒对象(细菌芽胞类战剂除外)。此外,划定消毒范围时,还应结合人员、器械、药品与水源等情况进行按排,确保对重点地区的处理。在消除生物战剂时,作业人员必须做好个人防护。战剂种类未确定前,应按消毒细菌芽胞的要求处理。消毒具体方法的选择,应随对象与条件而定。药物以液体消毒剂为主(见表),
生物战剂主要液体消毒剂
消毒剂 | 使用浓度(%)* | 杀灭战剂种类 |
漂白粉 | 10.0~20.0 | 各种战剂 |
*为消毒物品表面之使用浓度,处理方法为喷雾、擦拭或浸泡,作用30~60分钟。
在特定条件下可使用环氧乙烷、甲醛等气体消毒剂熏蒸或机械冲洗。
生物战剂的消除系指杀灭与清除体外环境与媒介物品上的生物战剂,使之无害化。生物战剂在自然条件作用下逐渐自行无害化,称为自净;用人工方法对污染人员、物品与环境进行生物战剂无害化处理则称为消毒或洗消。生物战剂的消除是减少生物武器损伤的重要措施之一。五十年代以来,随着生物武器研究的发展,这方面的重要性更有所增加。不少国家除加强有关研究外,并在军队与民防部门设立洗消分队,培训专业人员,装备有关器械。
生物战中以喷撒生物战剂气溶胶所造成的污染最严重,撒布范围广,遍及人员、器物以至周围环境。为节约人力、物力、对非军事重要的污染区,除将人员和急需的物品撤出进行处理外,应尽量采取封锁的方法,以待生物战剂自净;对必须进入的污染区,则需进行消毒处理,尽快消除生物战剂。处理时,应恰当掌握时机,合理划定范围,适当选择方法,以达到有效、安全、节约的要求。
污染的消除与人员的安全密切相关,但耗费人力、物力较多,因此确定是否展开洗消作业必须谨慎从事。一般可按下列原则安排:①虽有可疑迹象,但尚未肯定使用生物武器时,对人员只采取医学观察,对非必须进入的地区可予封锁,一般不进行消毒处理。②初步判定施放生物战剂气溶胶时,应立即发出信号对人员进行局部卫生处理,封锁可疑污染地区。对可疑弹坑与容器,采样后再进行消毒处理。其他对象的消毒可待进一步调查和检验后再作按排。如在发生情况24小时以后才做出初步判断时,除需消毒弹坑与容器外,对人员可先采取医学观察,对环境、物品等可先采取封锁措施,待进一步调查、检验,认为需要消毒时再予处理。③经调查、检验、肯定曾施放生物战剂气溶胶,如情况发生在24小时以内,应发出信号进行人员的局部卫生处理,且在战斗允许时组织人员进行全面卫生处理与环境、物品的消毒。如在发生情况24小时后,可根据检验结果,直接进行人员的全面卫生处理与环境、物品的消毒。④投放带菌昆虫、鼠类、杂物时结合杀虫、灭鼠等措施,对现场进行消毒。
施放生物战剂气溶胶时,消毒范围的划定可按微生物学检验与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进行。如条件不具备,可参考下列原则确定。军队驻地,主要居民点、交通要道、工厂企业、防守阵地等急需进入的污染地点应划为消毒区,生物弹弹着点及其周围(上风向与侧风向50~100m,下风向300~500m)应作为消毒的重点区,弹着点周围遇有大型建筑物,可适当缩小处理范围。在平原地区,生物武器攻击时,如风速较大(8m/s以上)一般污染较轻,可不作为消毒重点。曾下暴雨或中雨,地面形成水流,生物战剂已被冲刷之处,可不消毒。日光直接暴晒地点,8小时后,可不作重点消毒对象(细菌芽胞类战剂除外)。此外,划定消毒范围时,还应结合人员、器械、药品与水源等情况进行按排,确保对重点地区的处理。在消除生物战剂时,作业人员必须做好个人防护。战剂种类未确定前,应按消毒细菌芽胞的要求处理。消毒具体方法的选择,应随对象与条件而定。药物以液体消毒剂为主(见表),
生物战剂主要液体消毒剂
消毒剂 | 使用浓度(%)* | 杀灭战剂种类 |
漂白粉 | 10.0~20.0 | 各种战剂 |
*为消毒物品表面之使用浓度,处理方法为喷雾、擦拭或浸泡,作用30~60分钟。
在特定条件下可使用环氧乙烷、甲醛等气体消毒剂熏蒸或机械冲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