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百科首页>> 公卫百科>> 流行病 >>生物制品

生物制品
 
摘要: 生物制品是人工制备的用于预防、诊断、治疗传染病或其他疾病的免疫学生物制剂。它主要以引致机体产生特异自动免疫,或向机体转输特异被动免疫或特异免疫信息,以达预防或治疗目的,或以已知的特异抗原或抗体检测未知的抗体或抗原以确定病因。近年来又增添了免疫佐剂、免疫缺陷矫治剂(如转移因子、免疫核糖核酸)及抗抗体、标记抗体等免疫学制品。而抗生素、酶等的作用不是以免疫学为依据的,故本文不予论述。流行病学所用的生物制品主要是自动免疫制品(灭活的、减毒的、纯化的等)和被动免疫制品。

生物制品是人工制备的用于预防、诊断、治疗传染病或其他疾病的免疫学生物制剂。它主要以引致机体产生特异自动免疫,或向机体转输特异被动免疫或特异免疫信息,以达预防或治疗目的,或以已知的特异抗原或抗体检测未知的抗体或抗原以确定病因。近年来又增添了免疫佐剂、免疫缺陷矫治剂(如转移因子、免疫核糖核酸)及抗抗体、标记抗体等免疫学制品。而抗生素、酶等的作用不是以免疫学为依据的,故本文不予论述。流行病学所用的生物制品主要是自动免疫制品(灭活的、减毒的、纯化的等)和被动免疫制品。

为了确保生物制品的使用安全,活菌苗、活疫苗减毒要彻底;死菌苗、死疫苗灭活要可靠;尽量提高制品的纯化度。为了确保生物制品具有高效、速效、长效而又用量小、使用次数少、使用方便、效价经长期保存能保持稳定,应考虑:①选用免疫原性强、抗原型为当地流行优势的菌种或毒种;②选用对该病原体生长繁殖敏感、能良好地保持其免疫原性而又不增长其毒力的培养基、细胞、组织来培养种株;③制成疫苗时选用一定的吸附剂,使免疫次数减少而免疫刺激持久;④制成多价(同一种病原体不同型别加在一起)、多联(几种病原体制成的疫苗合在一起)的疫苗以减少注射次数,增加免疫病种和效果,如麻疹风疹联合疫苗,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脊髓灰质炎多联灭活疫苗等; ⑤制成冻干疫苗或加入适当保护剂或稳定剂如氯化镁、乳糖等以提高抗原稳定性,延长疫苗保存时间。自动免疫制品 由致病微生物本身或其代谢产物或其亚单位成分制成,经导入人体后能激发机体自动产生特异的抗体、抗毒素或免疫效应细胞,从而使人获得抵抗疾病的特异免疫力。它可分为菌苗、疫苗和类毒素。

菌苗 可分为死菌苗、活菌苗和纯化菌苗。

(1) 死菌苗:一般是选用当地流行的优势菌种或菌型,且其免疫原性良好,在适于其生长繁殖的培养基上培育,再经物理的(热、紫外线、超声波、γ射线等)、化学的(甲醛、酚、酒精、β-丙内脂、丙酮等)方法杀死而制成的死菌制剂,如伤寒、副伤寒、霍乱、百日咳、钩端螺旋体菌苗等。死菌苗在细菌灭活过程中其免疫原性往往受到损害,注入人体后细菌又不能繁殖,故对机体的刺激时间短暂,产生的免疫力较弱,所以要求基础免疫时多次接种,第二年尚需复种。

(2) 活菌苗:这是选用毒力低、免疫原性好的菌种,或毒力虽大但经人工减毒仍保持免疫原性的菌种,经累代传代接种繁殖而制成的活菌制剂。减毒方法是应用定向变异的原理,把细菌培养于特殊培养基,连续传代,直至其毒力消失。例如卡介苗是选用对人毒力低的牛结核杆菌,在含胆汁的马铃薯培养基上累代培养后制成。它对人无致病力,却能刺激机体产生特异的免疫力。属于活菌苗的制品有卡介苗、鼠疫菌苗、布鲁菌活菌苗、炭疽活菌苗等。活菌苗的优点是接种量小,接种次数少,免疫效果、尤其是局部免疫效果好,免疫力较持久。

(3) 纯化菌苗:或称提纯菌苗(不是精制菌苗),是用生物化学方法提取菌体中最有效的抗原成分制成的菌苗,如流脑多糖体菌苗、纯化钩端螺旋体菌苗、纯化炭疽菌苗以及最近十多年来发展起来的细菌核糖体制剂(或称细菌亚结构菌苗)。

疫苗 一般指由病毒、立克次体等制成的自动免疫制品,可分为死疫苗、活疫苗及亚单位疫苗。

(1) 死疫苗:将病毒或立克次体在细胞培养,或动物、鸡胚内累代培养,经灭活后制成。例如狂犬病疫苗、乙型脑炎疫苗及斑疹伤寒疫苗等。死疫苗的缺点是需多次注射,免疫效期短,不能引起局部抗体。

(2) 活疫苗:为改善免疫效果,各国正努力研制减毒活疫苗,如乙型脑炎、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水痘、呼吸道合胞病毒、巨细胞病毒、蜱传脑炎以及Q热等活疫苗。活疫苗的优点是用量少,反应小,接种次数少,免疫效果好,免疫持久并有较好的局部免疫效果等。但也有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例如能否重新恢复致病力的问题,以及在生产过程中易混入一些外源因子的问题,如猴肾细胞中的SV40病毒、马尔堡 (Marburg)病毒,鸡胚中的马瑞克(Marek)病毒等。在制造死疫苗时这些外源因子都被杀死,而制造活疫苗时却都被保留下来。此外,活疫苗能激活潜伏在受种者体内整合在宿主细胞DNA的病毒或其核酸片段,甚至有致癌危险,因此现在的倾向是,如果有效果好的死疫苗(如用人二倍体细胞培育后灭活的狂犬病疫苗)就不改用活疫苗。但有的病毒如呼吸道、肠道病毒为了保证局部免疫效果而考虑用活疫苗,目前主要的努力目标在于寻求更纯化的疫苗,即亚单位疫苗、人工合成疫苗及遗传工程疫苗。

(3) 亚单位疫苗: 由于病毒的保护性抗原(中和抗原)存在于病毒的表面,且往往不含有感染性的病毒核酸,如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中的一些多肽,狂犬病病毒的五种抗原(L、G、N、M、M2)中的表面抗原G及N的提取物等。把这样的抗原成分提纯所制成的疫苗即为亚单位疫苗。亚单位疫苗的免疫原性略差。为了克服这个缺点,可将单体亚单位抗原经去脂并溶于水后聚合成多体亚单位,形成玫瑰花式的亚单位疫苗,免疫效果可提高1000倍。另一个解决办法是将免疫原性较差、但特异性很强的多肽亚单位与载体蛋白结合后制成半人工合成疫苗,也能提高免疫力,减少不良反应。

亚单位疫苗虽好,但仍是由寄生于人的病毒提取的,不免带有宿主的体成分(如宿主的肝细胞抗原、人血清白蛋白抗原等),浓缩后制成疫苗时可能引起过敏性肝炎之类的不良反应。因此,未来的方向是:①搞清楚这些多肽亚单位上各氨基酸排列顺序及其三级结构,然后完全用人工方法合成此多肽来制成疫苗,此即人工合成疫苗;②用大肠杆菌合成疫苗,即遗传工程疫苗、将乙型肝炎病毒的DNA键上一段关于HBsAg或P22多肽(有效的抗原亚单位成分)编码的基因片段,植入噬菌体或大肠杆菌的质体(plasmid) DNA中,然后将此杂交质体引入可转化的大肠杆菌体内,这样,大肠杆菌就开始合成没有人体体成分及感染成分的HBsAg或P22多肽,以此制成用细菌的基因合成的人用疫苗。国外已在大肠杆菌HB101,质体PBR322中结合了带有乙型肝炎病毒DNA片段的质体,并成功地无性繁殖成四个克隆无性繁殖细胞系的HBsAg。

类毒素 外毒素是白喉、破伤风杆菌等的代谢产物,其生化结构都是由二硫键连接的两条多肽链。它们都是由其中一条多肽链首先吸附于靶器官细胞,然后另一条多肽被激活,侵入细胞内而发挥毒作用。早在1923年Glen-ny和Hopkin及Ramon已证明了用甲醛处理外毒素可使其脱毒而仍保留免疫原性,经这样脱毒处理的外毒素称为类毒素。目前用于脱毒的化学物质尚有戊二醛及β-丙内脂等。脱毒后再以化学方法精制纯化并加入吸附剂制成精制吸附类毒素,现在已有破伤风、白喉类毒素及霍乱肠毒素的类毒素。类毒素注入人体后能激发机体产生相应的特异抗毒素,故也属于自动免疫制品。

被动免疫制品 这是以细菌、病毒、外毒素或其疫苗接种于动物或人后使其血清中产生高效价的抗菌、抗病毒或抗毒素抗体。取此血清经化学方法精制成抗菌血清(如抗炭疽血清)、抗病毒血清(如抗腺病毒、抗狂犬病、抗麻疹及抗脊髓灰质炎血清等)和抗毒素血清(如抗白喉、抗破伤风血清等)。也可将此血清经化学方法提取出免疫球蛋白,此即特异性免疫球蛋白(如抗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这类制品是直接向机体注入抗体,故属被动免疫制品,主要用于治疗,或配合自动免疫制品用于潜伏期病人。胎盘或人血丙种球蛋白为广谱的免疫球蛋白,所含抗体种类代表着当地的传染病种类,故制造这类制品最好用当地居民的胎盘血或人血作原料。人血丙种球蛋白的质量优于胎盘球蛋白,且不易裂解而降低活性。丙种球蛋白应低温保存,因在常温下易形成聚合物而发生浑浊,有时肉眼看不出异常,注射后却能引起异常反应。免疫佐剂 这是能辅佐特异性抗原增强免疫原性而本身又能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如铝佐剂(磷酸铝、氢氧化铝)、福氏不完全佐剂、卡介苗、百日咳杆菌、短小棒状杆菌等以及卡介苗甲酸提取物和细菌核糖体等。

除上述外还有一些根据免疫学原理制备的诊断用品,例如肥达反应所用的各种抗原、乙型脑炎诊断用抗原,沙门菌属诊断用的因子血清、诊断肝癌用的甲胎蛋白(AFP)等,也属于生物制品。它们的种类繁多,主要用于传染病的诊断。

发表评价

词条信息

  • 浏览次数:5418 次
  • 发布时间: 2012-12-12
  • 更新时间: 2012-12-17

参与评价:

  •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热门标签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24750
中国疾控中心信息中心 内容管理与技术支持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8.0以上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昌百路155号 邮编:102206 热线电话:13911841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