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实发现过东马脑炎病人或病马(或二者)的国家有美国、加拿大、多米尼加、古巴、圭亚那、牙买加、阿根廷、巴拿马、萨尔瓦多、哥伦比亚、巴西、特立尼达和多巴哥以及委内瑞拉。在美国,本病主要分布在南、中大西洋区各州。1938~1975年间,美国记载本病的人类患者共183例,病情均甚严重。病死率波动在50~75%之间。
人类对东马病毒普遍易感。种族、性别间无差别,但在疫区内约70%的本病患者为10岁以下儿童。
在美国,主要发生于6~9月或7~10月。在巴拿马,多发生于6~7月。最近加勒比海某些海岛,在秋季曾发生数次流行。
东马脑炎为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有明确的夏季丛林传播环节,即:野鸟—蚊虫—野鸟。南美和北美均有这种环节。至少有86种野鸟对东马病毒易感。北美有39种野鸟含东马病毒抗体。本病疫区捕获的常见野鸟中,东马病毒滴度可高达106.3~7.3MICLD50/0.03ml。人工感染的麻雀和红翅鸫的病毒滴度常为105.5~8.5MICLD50/0.03ml。这些数值都已超过本病主要媒介蚊虫的感染阈。这些野鸟的病毒血症常持续数日,在幼鸽中持续更久,当地野鸟感染东马病毒后常不发病;野鸟的栖息场所和媒介蚊虫的活动地点相符合。因此,目前公认,野鸟是本病的储存宿主。人和马感染东马病毒后,病毒滴度常低于主要媒介蚊虫的感染阈,故仅为本病的终末宿主。
此外,美国东部饲养场中的环颈雉,病毒滴度也很高,足以感染媒介蚊虫。这些雉可发病或呈隐性感染,且常通过互相啄咬而传播病毒,引起流行,故环颈雉也是本病的储存宿主。
黑尾赛蚊是野鸟间的主要传播媒介。该蚊种多孳生于沼泽地,嗜鸟血,故不是将本病毒从野鸟传给人或马的主要媒介。感染人和马的媒介蚊虫不止一种,各地常常不同,如新泽西州和路易斯安那州是烦扰伊蚊、马萨诸塞州则是骚扰伊蚊。在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巴西以及巴拿马则可能由一种库蚊(Culex (M.) taniopus)传播本病。埃及伊蚊也能传播东马病毒。当前尚未确定本病毒能否经蚊卵传代。
媒介蚊虫叮咬是本病的主要传播方式。东马病毒空气飞沫传播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本病患者应住入防蚊病室,不必隔离。对疑为暴露于东马病毒的人,应进行医学观察15天,如发热,按患者处理。
对病马应进行隔离治疗。严禁转移病马。病马的尸体应深埋,禁止食用。防蚊和灭蚊。疫区附近的马匹应注射本病毒的灭活疫苗。现已可制备细胞培养灭活疫苗供人使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