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百科首页>> 公卫百科>> 放射医学、护理医学 >>病毒战剂分离

病毒战剂分离
 
摘要: 病毒战剂分离是判断标本中是否含有病毒战剂的初步检验程序。

病毒战剂分离是判断标本中是否含有病毒战剂的初步检验程序。收到标本后,应立即登记,在无菌条件下,将标本酌情分出一部分冻存,将其余部分进行以下处理:研磨 如为固体标本(昆虫、脏器、组织、枝叶等),应在无菌条件下进行研磨或剪碎,加入适量稀释液,制成约为10-1浓度的液体标本。

除菌 将液体标本进行除菌处理,于待检液体标本中加入适量除菌药液,放置4℃至少2小时,然后方可进行标本接种。常用的除菌药物有青霉素、链霉素、两性霉素B,卡那霉素等。使用浓度以对宿主系统无毒害为原则。接种 将经过除菌处理的液体标本分为2份,一份冻存,另一份按下表所示接种于各种宿主系统中。接种完

几种分离病毒战剂的宿主系统


宿主系统

接种法

可能分离的主要病毒战剂

Vero细胞或
CV-1细胞

常规法

马尔堡病毒、伊博拉病
毒、拉沙病毒、裂谷热病
毒、天花病毒、披膜病毒科
病毒

白纹伊蚊细
胞C6/36株或
AP-61细胞

常规法

登革病毒、黄热病病毒

1~3日龄乳鼠

脑内加腹腔

披膜病毒科病毒、拉沙
病毒、伊博拉病毒、裂谷热
病毒

25~30日龄小鼠

脑内

披膜病毒科病毒、拉沙
病毒、伊博拉病毒、裂谷热
病毒

250~300克豚鼠

腹腔

马尔堡病毒、伊博拉病
毒、拉沙病毒

11~13日龄鸡胚

绒毛尿
囊膜法

天花病毒


毕所剩余的待检标本,可检查有无细菌、真菌。接种后,应密切观察宿主系统的反应,如细胞培养是否出现细胞病变或空斑,动物是否发病,鸡胚是否死亡或胚膜是否出现病灶等。如出现上述反应,必须立即收取这些病毒材料,冻存一部分,另一部分用适量稀释液 (内含上述除菌药液)制成约10-1浓度的液体标本,再按表所示重复作标本接种(传代)。并按同法至少再传代一次,如每次传代宿主系统均能规律地出现上述反应,则可认为已分离出一种可能是病毒的致病因子,应接着进行病毒战剂鉴定。如首次接种后不出现上述反应,至少应再盲目传代2次。如仍不出现反应,可认为未分离出表中所示的病毒战剂。


发表评价

词条信息

  • 浏览次数:5584 次
  • 发布时间: 2013-01-08
  • 更新时间: 2013-01-08

参与评价:

  •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热门标签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24750号-12
中国疾控中心信息中心 内容管理与技术支持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8.0以上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昌百路155号 邮编:102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