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战剂分离是判断标本中是否含有病毒战剂的初步检验程序。收到标本后,应立即登记,在无菌条件下,将标本酌情分出一部分冻存,将其余部分进行以下处理:研磨 如为固体标本(昆虫、脏器、组织、枝叶等),应在无菌条件下进行研磨或剪碎,加入适量稀释液,制成约为10-1浓度的液体标本。
除菌 将液体标本进行除菌处理,于待检液体标本中加入适量除菌药液,放置4℃至少2小时,然后方可进行标本接种。常用的除菌药物有青霉素、链霉素、两性霉素B,卡那霉素等。使用浓度以对宿主系统无毒害为原则。接种 将经过除菌处理的液体标本分为2份,一份冻存,另一份按下表所示接种于各种宿主系统中。接种完
几种分离病毒战剂的宿主系统
宿主系统 | 接种法 | 可能分离的主要病毒战剂 |
Vero细胞或 | 常规法 | 马尔堡病毒、伊博拉病 |
白纹伊蚊细 | 常规法 | 登革病毒、黄热病病毒 |
1~3日龄乳鼠 | 脑内加腹腔 | 披膜病毒科病毒、拉沙 |
25~30日龄小鼠 | 脑内 | 披膜病毒科病毒、拉沙 |
250~300克豚鼠 | 腹腔 | 马尔堡病毒、伊博拉病 |
11~13日龄鸡胚 | 绒毛尿 | 天花病毒 |
毕所剩余的待检标本,可检查有无细菌、真菌。接种后,应密切观察宿主系统的反应,如细胞培养是否出现细胞病变或空斑,动物是否发病,鸡胚是否死亡或胚膜是否出现病灶等。如出现上述反应,必须立即收取这些病毒材料,冻存一部分,另一部分用适量稀释液 (内含上述除菌药液)制成约10-1浓度的液体标本,再按表所示重复作标本接种(传代)。并按同法至少再传代一次,如每次传代宿主系统均能规律地出现上述反应,则可认为已分离出一种可能是病毒的致病因子,应接着进行病毒战剂鉴定。如首次接种后不出现上述反应,至少应再盲目传代2次。如仍不出现反应,可认为未分离出表中所示的病毒战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