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澳大利亚蜱咬斑疹伤寒 甲苯中毒 埃博拉出血热 镉中毒 二硫化碳 二氧化碳
摘要:用于密闭场所杀灭鼠类及其体外寄生虫的毒气称为灭鼠熏杀剂。灭鼠熏杀剂主要通过呼吸道吸收使鼠类中毒致死。[阅读全文]
摘要:2008年3月14日 (农历二月初七),西藏拉萨发生“3·14”打砸抢烧事件。[阅读全文]
摘要:花斑癣俗称汗斑,是由腐生的花斑癣菌所引起的一种慢性浅表性霉菌病。本病分布世界各地,但多见于热带、亚热带和温带。[阅读全文]
摘要:节肢动物是动物界中最大的一门,种类繁多,分布广泛。包括三个亚门,七个纲,其中与医学有关的有下列四纲:甲壳纲、蛛形纲、多足纲、昆虫纲。[阅读全文]
摘要:吸烟作为人们的一种习惯和嗜好,已有很长的历史。通过各种实验研究和人群流行病学调查,已经有充分证据表明吸烟是肺癌、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冠心病和心肌梗塞的重要原因或促进因素,同时也是胃-十二指肠溃疡、糖尿病性肾病和胎儿发育不良的重要诱因。因此必须重视吸烟对健康的危害。[阅读全文]
摘要:2007年9月4日 (农历七月廿三),意大利埃特纳火山喷发。[阅读全文]
摘要:痛痛病是长期食含镉的米而引起的慢性镉中毒,患者以全身多处剧痛为主要表现,因而称为痛痛病。 本病最早发生在日本富山县神通川流域。由于该河上游某铅锌矿厂排出含镉废水,污染了河水,当地农民用该河水灌溉农田,生产出来的稻米含镉量很高(称为“镉米”),居民长期食这种“镉米”及含镉水而得病。经过多年的调查研究之后,1968年日本厚生省己将痛痛病正式并列为日本四大公害病之一。认定本病是慢性镉中毒,妊娠和哺乳妇女,内分泌失调以及缺钙的人容易诱发本病,多见于经产妇女。[阅读全文]
摘要:1998年8月31日 (农历七月初十),全球股市震荡。[阅读全文]
摘要:皮脂腺痣是以皮脂腺为主的局限性表皮发育不良性桔黄色疣状错构瘤。皮损边界清楚,表面呈疣状斑块。[阅读全文]
摘要:电离辐射的“量”和单位,从1928年以来一直是由“国际辐射单位和测量委员会(ICRU)”讨论制定。1975年第十五届国际计量大会(CGPM)做出决议,将电离辐射量纳入国际单位制(我国规定,按国际惯例用符号SI表示)体系;1979年又在第十六届CGPM上接受辐射防护中使用的“剂量当量”为国际单位制。我国“国际单位制推行委员会”也建议采用和推行国际单位制。[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