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百科首页>> 公卫百科>> 环境卫生 >>环境流行病学调查

环境流行病学调查
 
摘要: 环境流行病学调查是为探讨环境因素引起人类群体健康效应的一种研究方法。

环境流行病学调查是为探讨环境因素引起人类群体健康效应的一种研究方法。

调查目的 (1)通过环境监测已查知一项或一组有害因子(化学物质、物理因素)和它的环境负荷,在此基础上阐明这种因子的人群健康效应和效应谱(包括:正常、异常负荷、病前效应、疾病等的出现率)。

(2)凭借一些特异性健康效应指标(例如测定尿中的粪卟啉来检查铅对机体的损害),以查知某因子的人体效应,并进一步探求暴露与效应之间的梯度关系。

(3) 已发现人群的某种健康损害 (疾病或非临床型的健康损害),需要通过流行病学调查,追查环境病因(病因物质、致病条件等)。

调查方法 对于已知环境有害因子的调查,采用横断面调查法。这是指在某一个选定的时间内调查有害因子的环境负荷以及人群的健康状况,调查获得的资料是说明环境与人群健康的现况。例如: 有害因子在环境中的当前负荷水平,人群中健康效应的反应率(如疾病的现患率、其它健康状况异常的出现率等)。

(1)环境负荷的调查: 环境负荷调查的目的是查明人群接触有害因子的实际水平。环境负荷调查的地区应有一定数目的居民,同时,也应考虑有害因子在环境中的分布情况,而选择数个接触水平不同的地区。

环境负荷的调查方法是测量环境样品中有害物质的含量,故对环境样品的采集要有正确的设计。例如:采样布点及采样频数太少将造成测量结果偏差过大; 密布的采样点以及频繁的采样,事实上不可能也不需要。空气、流动的水体属于变异因子较多的环境,采样点分布要密一些,采样的次数也要频一些;土壤、作物属于变异因子较少的环境,采样的布点以及采样频数均可少些。环境样品中的有害物质要能够经口、经呼吸道侵入人体。

环境负荷的断面调查应当限制在一定时间内进行,拖延时间则不符合时间断面负荷的概念。对于有害物质在环境中浓度变动极大时,采样测定工作必须在短时间内迅速完成(例如空气、水体中有害物质的浓度)。土壤、作物中有害物质含量的时间性波动较小,在一个较长的工作期内采样测定是许可的。

(2) 人群健康效应的调查: 健康效应是一个范围广泛的概念,应包括有害因子引起的人体各种反应以及反应的不同水平,健康效应可分特异性反应和非特异性反应。①特异性反应: 与环境中某种有害因子直接关联而导致包括急性与慢性中毒、疾病的亚临床型、疾病前期的不良反应以及不影响正常生活和劳动、没有不适感觉的机能改变等反应。②非特异性反应: 居民中一般健康状况降低,表现在一般的患病率、死亡率升高,肿瘤、畸胎、畸形、先天愚型、生育异常(不育、流产、死胎等)的出现率高于一般正常人群,免疫机能下降,而又无其它特异性反应解释的异常改变。

对环境中已知有害因子进行健康效应调查时,首先应选择特异性效应指标。但是,遇到有害因子是一种复杂的情况(例如石油污染地区),首先是难以确定环境中起作用的组分是何物,而且很可能是综合的效应,对这种情况才采用非特异性观察指标。

人群健康状况的断面资料,说明了环境中有害因子对人体健康影响的程度和范围,亦即说明了环境负荷的效应,但是这是环境负荷与暴露时间综合作用的结果。由于横断面调查期间测量的环境负荷是一个瞬时值,不能代表调查前一个很长的时间阶段内的平均负荷,因此不能获得关于人群在暴露时间内平均暴露水平的概念,也因此不能准确地估计暴露效应关系。

研究暴露与效应之间的梯度关系,探查环境污染致病原因的调查,可采用纵断面调查法,即在选定的地区内,有计划地进行若干年的长期连续观察,对环境负荷与人群健康状况作若干次的横断面调查,其中对环境负荷的断面调查的次数应当更多一些,联接许多横断面调查即构成纵断面调查。根据这种调查资料可阐明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发展过程以及暴露效应关系。

前瞻性调查是纵断面调查方法之一,特别适用于环境健康危害事件的病因学研究。这种方法是将一选定的人群划分为暴露于某可疑病因组和非暴露可疑病因组,两组的其它各方面条件都应相同,经过若干年的访视,对两组的疾病发病率、死亡率或其它健康损害的出现率进行对比分析,以估计可疑病因存在的危险性和与健康危害的联系。


发表评价

词条信息

  • 浏览次数:9003 次
  • 发布时间: 2012-12-12
  • 更新时间: 2012-12-12

参与评价:

  •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热门标签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24750
中国疾控中心信息中心 内容管理与技术支持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8.0以上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昌百路155号 邮编:102206 热线电话:13911841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