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缔组织痣,是真皮间质中局限性发育异常或痣样病变,中胚叶的弹力组织、胶原、平滑肌、脂肪组织和血管等可有不同程度的累及。
本病的鲛鱼皮斑可以是结节硬化症的一种特征性表现;播散性结节型是Buschke-Ollendorff综合征的一个组成成分,由常染色体显性基因决定,其他型的结缔组织痣是孤立的发育缺陷,而非基因决定。
临床表现呈多种形式:①弹力纤维痣:损害为丘疹或结节,单个或多个,象牙色或皮肤色,稍隆起,质地坚实如象皮或柔软,散在分布,从针头至1cm以上,聚合成大小不等的斑片,分布不对称。有时为毛囊性,或呈带状,成群出现时类似鹅卵石痣,好发生于上胸1/3、背、腰、臀、大腿和腹部,出生即有,或以后发生,也有发育期出现的,可终生持续不变,亦可在数月或数年内缓慢扩展。②结节型:表面光滑,皮色或黄色结节,散在分布或形成斑块。常在5~10岁出现,发生在大腿、下腹和臀部,或臂和小腿部。在Buschke-Ollendorff综合征中,常伴有脆弱性骨硬化。③鲛鱼皮斑:呈皮色或黄色斑块,椭圆形,直径达5×10cm,质柔软,表面皱起或不规则,有时色素沉着,位在腰骶部,偶尔在躯干部,有时作为结节硬化症中的一种表现。④其他型式:由不同比例的皮色或象牙色黄丘疹、斑块和结节构成,小的仅可摸及,较大的成肿块,可与其他发育异常或缺陷并发。组织病理示弹力纤维增加或减少,或全部缺如,或断裂呈退行性变,有时胶原束增厚增粗,且呈均一性。有时可见立毛肌增加,与毛囊无关,有些混有脂肪组织、血管、神经和畸形表皮。因无主观不适,预后良好,故不需治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