疣状角化不良瘤又称孤立性毛囊角化不良病,多见于男性老年人。好发于头皮、面或颈部,偶见于躯干或口腔粘膜。损害为单个略高出皮面之黄至黑色或肉色的结节或囊肿,直径约3~8mm,顶部中央有脐形窝,内含角质样物质,并有恶臭脓性排出物。损害中央凹陷成杯状,因早期常与毛囊或皮脂腺相连,一般认为是极度扩大的毛囊。杯状凹陷上部充以角质,近皮面边缘处粒层明显增厚,但向下逐渐变薄,以至消失于近基底层处。下部棘层和基底层明显,有很多棘突松解的角化不良细胞,并见基层上腔隙。周围有结缔组织鞘。基底部有很多衬以单层基底细胞的乳头伸向腔隙内形成绒毛。临床上本病有时需与光化性角化病,基底细胞癌和脂溢性角化病等鉴别。组织学上须与毛囊角化病、家族性良性天疱疮、鳞状细胞癌、假腺样鳞状细胞癌和乳头状汗腺腺瘤等鉴别。治疗可用激光、电灼或手术切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