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通性毛囊炎病因尚不明了,多见于青壮年,好发于四肢,尤其上臂伸侧多见,偶见于臀部及股外侧。皮疹特点为毛囊角栓性丘疹,色红,直径约为2~8mm,除去角栓有出血现象,遗留凹陷性小疤痕,自觉瘙痒。组织病理特点为毛囊扩张,其内充满角质碎片,毛囊上皮可穿入真皮内,与真皮的胶原束混杂在一起。结缔组织变性坏死后,可形成炎症反应,位于毛囊的壶腹部,相当于皮脂腺口附近,并可见炎症细胞进入毛囊内。而在毛囊周围则见有假性上皮瘤样增生现象。真皮变性弹力纤维被毛囊上皮包绕而向毛囊腔内延伸,但真皮内的弹力纤维并不增多变粗。根据发病年龄,皮疹分布部位及病理组织学特点可以确诊。应与穿通性弹力纤维病,毛囊和毛囊旁过度角化病鉴别。本病目前尚无满意疗法,可外用角质剥脱剂及皮质激素乳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