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癣是由各种毛癣菌和小孢子菌引起的胡须区慢性病,有浅部和深部感染两型。浅表型的须癣,很象生在光滑皮肤上的体癣,有脱屑的中心区,外围绕以活动性的水疱或脓疱。此种原发性损害位于须部毛囊口,皮肤明显肿胀,限界清楚,患处胡须松动或折断,没有光泽,并在其中心部位产生秃毛区。霉菌检查阳性。深部感染的特征为有深部毛囊性脓疱,并形成脓肿和结节状脓性秃发癣样病灶,较湿润,胡须易拔除。毛囊内可形成瘘管,并可挤出脓液。病灶一般局限于一处,但亦可侵及整个胡须部位。早期可有微痒,较深的感染常有触痛。上唇很少被侵袭,这是本病与寻常须疮不同之处。如病原体为狗小孢子菌,用滤过紫外线照射时,可有荧光,而红色及疣状等毛癣菌引起的无荧光。须癣应与须疮鉴别,后者胡须可以松动,但不折断,霉菌检查阴性。
预防须癣应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接触患癣的动物如牛、马、羊、狗、猫等。治疗应先消灭胡须霉菌,如损害小,可用手镊子将病须拔掉,然后擦以5%硫黄软膏、5%白降汞软膏或1%克霉唑霜。顽固病例可用X线照射脱须。如损害较多较大,拔毛困难,可参考头癣治疗方法,内服灰黄霉素结合局部搽药,可获痊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