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毒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是由毒物引起的全血细胞减少症,系骨髓造血组织减少,造血功能衰竭的一种综合征。临床上以贫血、出血及感染性发热为主要表现。再生障碍性贫血中能查明原因者约占总发病数的50%,其中以化学物质占首位,大多为药物。生产性毒物中以苯及其衍生物如三硝基甲苯及二硝基酚等为最多。此外,尚有砷及重金属、四氯化碳、DDT、六六六以及有机磷农药等。毒物可抑制造血干细胞或破坏骨髓微循环而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苯和抗肿瘤药物等在体内达到一定剂量时,即能抑制造血功能,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并能在动物实验中加以证实。大多数学者认为该类毒物或其在体内的代谢产物通过不同途径,抑制或破坏核酸合成,影响细胞核分裂,对处于增殖期的定向干细胞有明显损害。其他生产性毒物仅在少数患者引起一种或多种血细胞减少,与剂量不一定成比例,有时不能在动物实验中加以证实。该类毒物对造血系统的损害机理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近年来有人提到再生障碍性贫血尚可能由包括化学毒物在内的各种因素激发自身免疫反应,导致T淋巴细胞毒素的产生而破坏自身干细胞。淋巴细胞毒素学说虽已经骨髓培养和临床实践部分证实,但其与化学毒物间的相互关系还有待进一步阐明。
中毒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表现和诊疗方法与其他再生障碍性贫血相同。预防和隔绝毒物接触为根本性措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