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络合剂是特效解毒剂之一,是一些能与多种金属离子结合,成为稳定络合物的有机化合物,用于治疗金属中毒。络合后的金属,成为溶于水的无毒或低毒物质,从尿中排出。
硫醇类化合物 又称巯基络合剂,本类药物在碳链上带有活性巯基,与一些金属的亲和力大,故能夺取已与组织酶系统结合的金属,形成不易分解的物质由尿中排出,并可使组织中的巯基酶恢复活性。
二巯基丙醇(BAL) 临床用于急慢性砷、汞中毒效果较好; 对锑、铊、铬、镉、镍、铋和金中毒有一定疗效。治疗用10%油剂作深部肌内注射。急性中毒时,每次2.5~4mg/kg,第1~2日每4~6小时一次,第3~4日每6~8小时一次,以后每12小时一次,7~10日为一疗程。剂量及疗程可根据病情轻重而增减。慢性中毒可用120~150mg,每日1~2次,3日为一疗程,用2~4疗程。每一疗程间隔4日。铬溃疡或皮肤损害,可配制BAL软膏外用。本品副作用较大,多见于用药15分钟后,出现兴奋、血压上升、恶心、呕吐、关节肌肉疼痛及发热等。剂量过大可致痉挛、昏迷。多次注射可引起皮肤过敏。目前本品已逐渐为其他巯基药物所取代。
二巯基丙磺酸钠(DMPS,商品名Unithiol) 作用较BAL强,毒性较小。临床上对砷、汞中毒有较显著的排毒作用,对铋、铬、锑等中毒,也有一定疗效。治疗用5%溶液,肌肉或静脉注射。急性中毒可用250mg,一日2~4次,以后视病情酌减至1~2次,持续1周。慢性中毒用125~250mg肌肉注射,每日一次。用药3日休息4日为一疗程,可用2~4疗程。治疗量一般无副作用,静脉注射速度较快时,可引起一过性恶心、头晕、口唇发麻及心悸等。偶可有过敏反应,如发热、皮疹等。个别患者可发生过敏性休克或剥脱性皮炎。
二巯基丁二酸钠 (NaDMS) 对锑、砷中毒疗效显著,对汞、铅、铜、镍、钴等中毒亦有效。本品为粉末状结晶,用时配成10%溶液,缓慢静脉注射。亦可加入普鲁卡因后肌肉注射。急性中毒每日3~4g,分次注射,3~5日后酌减。慢性中毒每日用1g,用药3日休息4日为一疗程,可用2~4疗程。副作用有轻度一过性头晕、恶心、口臭等。慢性中毒治疗过程中,可出现过敏性皮疹,常在第3疗程的第一针后发生。本品必须在注射前临时溶解,如水溶液呈土黄色或混浊时,禁忌使用。
青霉胺 为青霉素的代谢产物。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肝豆状核变性,排铅、排汞皆有一定作用,但效果不及依地酸钠或二巯基丙磺酸钠,故不作为首选药物。治疗慢性铅、汞中毒,剂量为200~300mg,一日3次,5~7日为一疗程,停药3日再服用第2疗程,一般用2~4疗程。副作用有轻度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偶有发热、过敏性皮疹、白细胞减少等,服用维生素B6可减轻副作用。
乙酰青霉胺 用于治疗汞或甲基汞等中毒。本药能通过血脑屏障及胎盘屏障。剂量为250mg,每日4次,10天为一疗程,可用3~4疗程。其疗效较青霉胺好,副作用亦较小,对血液及肝、肾功能无不良影响。
β-巯乙胺(半胱胺) 可解除金属对细胞中酶系统的作用,并有抗氧化性能。用于治疗急性四乙铅及铊中毒,亦可用于预防及治疗X射线或镭引起的放射病。治疗用1%溶液静脉注射,每日200~400mg。亦可肌肉注射。一般无明显副作用。
巯丙甘(α-巯基丙酰甘氨酸) 排汞效果较二巯基丙磺酸钠差。口服150mg,每日3次,10日为一疗程。或用100~200mg,静脉或肌肉注射,每日1~2次,3日为一疗程。无明显副作用。
聚巯基树脂 系在聚苯乙烯树脂的苯环上结合CH2SH基团,用作排除烷基汞的络合剂。由于本品在肠内不被吸收,而能与胆汁内排出的烷基汞结合后随粪便排出,阻断毒物的肠肝循环而起到排毒作用。
多胺多羧类化合物 本类化合物络合效果良好。
依地酸二钠钙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钙,CaNa2EDTA)最常用于无机铅中毒的治疗,对排锰、镉也有一定疗效。临床用其钙盐,以防体内钙被络合。用法为每日0.5~1g,加入10%葡萄糖液250ml内静脉滴注。用药3日停药4日为一疗程,常用2~5疗程。亦可每日0.25~0.5g肌肉注射,加入普鲁卡因以减轻局部疼痛。口服效果不明显。一般无明显副作用,部分患者可出现头晕、乏力、恶心、食欲减退等症状。剂量超过每日50mg/kg或长期持续使用,可引起肾脏病变。
二乙烯三胺五乙酸(DTDA,商品名促排灵) 临床用其三钠钙盐。本品可络合铅、钴、锌、铬、锰、铁等,促使从体内排出,亦可加速一些放射性元素如钚、钇、镧、铈、钍、钪、锶、镅、锎等的排泄,也用于治疗含铁血黄素沉着症。治疗剂量为每日0.5~1g,溶于生理盐水250ml内静脉滴注,每日一次,用药3日停药4日为一疗程,一般用2~5疗程。亦可用0.5g溶于2ml生理盐水作肌肉注射。副作用和依地酸二钠钙相似。
螯合羧酸(811) 为我国合成的一种有多胺羧结构的邻苯二酚型络合剂。用于促排钍、铅、汞等重金属。剂量为0.25~0.5g,肌肉注射,每日一次,用药3日停用4日为一疗程。
此外,尚有羟乙基乙烯二胺三乙酸(HEDTA): 能促进体内铜、铁的排泄,口服1g,每日3次; 2,2—双[二(羧甲基)胺]二乙醚(BADE)络合放射性锶的作用较强; 1,2-二氨基环乙烷四乙酸(DCTA),与140镧络合效果较好。
其他络合剂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Dithiocarb) 主要用于治疗急性羰基镍中毒。在吸入毒物后立即口服0.5g,每日4次,同时服用碳酸氢钠0.5g,以减少胃部反应。吸入毒物4~8小时内给药,疗效显著,24小时后再给药疗效较差。国内已试制成肠溶片,以减少胃部刺激症状。
2,3-二羟基苯甲酸(2,3-DHB) 为口服铁络合剂,每日26mg/kg,连服1~3周。亦可肌肉注射。
去铁敏(Deferoxamine) 含大量羟肟酸基团,为主要络合基团,对三价铁离子的络合作用较强。500~600mg肌肉注射,每日2次; 以后400~600mg,每日1次。亦有开始给1g,后每4~12小时0.5g。亦可给去铁敏B1~2g肌肉或静脉注射,注意可能引起血压下降。
三乙四胺二盐酸盐(TETA) 为口服络合剂,能排除体内贮存的铜,并消除神经系统症状。口服1g,每日2次; 1周后给400mg,每日3次。一般无副作用。不能耐受青霉胺副作用的患者可选用本药。
双硫腙 用于治疗铊中毒,口服10mg/kg加入10%葡萄糖100ml,每日2次,连用5天,同时定期测尿糖。
有机磷酸类 包括多胺多磷酸、取代甲烷二磷酸,如EADP、EHDP等。此类药物与铍、镁、铜等有较强络合作用,也可促使蓄积在骨骼中的铅排出。多磷多羧酸与汞、金等络合力强。
晚近研究天然产物如红酵母酸、海藻酸钠等,可用作络合剂,很有发展前途。在改进剂型上,研究用卵磷脂和胆固醇做成脂肪微粒,将DTPA包在其中,具有脂溶性,可带入细胞内起络合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