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百科首页>> 公卫百科>> 肿瘤学 >>癌瘤药物治疗的药理学基础

癌瘤药物治疗的药理学基础
 
摘要: 抗癌药物较多,为了合理使用并提高疗效,除应具有一定临床经验外,还需有较多的药理学基础知识,包括药物作用原理、药物代谢规律、细胞动力学原理。

抗癌药物较多,为了合理使用并提高疗效,除应具有一定临床经验外,还需有较多的药理学基础知识,包括药物作用原理、药物代谢规律、细胞动力学原理。从现有各种抗癌药物,按作用原理归类,分述如下:

影响DNA、RNA及蛋白质生物合成的药物 包括许多抗代谢药物,如甲氨喋呤(MTX)、5-氟脲嘧啶(5Fu)、6巯基嘌呤(6-MP),羟基脲(HU)、阿糖胞苷(Ara-C)、L-门冬酰胺酶(ASP)等。前五种药主要影响瘤细胞的酶系,使DNA和RNA的前体物合成受阻,终至形成障碍,不能行使其原有功能,从而抑制细胞的生长繁殖,导致瘤细胞死亡。从生化药理学观点,它们对酶的作用性质已较为清楚,可用以进行合并治疗和解除毒性;但从分子生物学方面,它们在生物大分子的具体作用位点仍未阐明,与目前对酶的主体化学构形等知识缺乏有关。这些药物在影响瘤细胞核酸合成、代谢的同时,对体内增殖迅速的正常细胞也有抑制作用,因而不能达到特效目的。门冬酰胺酶具有较高的选择性。瘤细胞需要外源性门冬酰胺,但此酶能分解门冬酰胺,使瘤细胞不能继续进行蛋白质合成而致于死亡;正常细胞因能自身合成门冬酰胺,受本药的影响较小。

直接影响复制的药物 包括许多烷化剂,如氮芥、乙酰亚胺、磺酸酯、自力霉素、丙亚胺等,能与许多生物活性基团如氨基、羧基、羟基、磷酸根等起烷化反应; 在二条DNA的链间形成交叉联结或在一条链上产生链内交叉联结,使DNA的单链或双链产生断裂或发生去嘌呤反应,使碱基对的配码错误。已证明许多烷化剂能与核酸碱基形成较牢固的共价键结合,如对鸟嘌呤上的7位N之结合率可达90%,还可产生磷酸酯化反应; 这些均可使DNA的模板发生改变,从而影响复制的功能,使肿瘤细胞染色质畸变、断裂,不能进行分裂与增殖。这些药物有的具有一个反应的功能团,称单功能团烷化剂;有的具有二个功能团,称双功能团烷化剂。它们对瘤细胞的作用与放射线很相似,所以也称为类放射线药物。

作用于转录的药物 包括更生霉素、红比霉素、阿霉素等,它们都能嵌入一段DNA链中,以氢键及离子键的方式与DNA中的碱基及磷酸根结合,干扰DNA进行转录的功能。它能使核仁中的DNA不能顺利合成核蛋白体RNA(rRNA)及其前体,使细胞及核内的RNA断裂,核中的RNA不能向胞浆中转移,rRNA的合成受影响,抑制产生特异的酶,中止DNA的进一步合成,使细胞停顿在G1期。

作用于翻译的药物 此类药物中以嘌呤霉素为代表,其结构式与转移RNA(tRNA)相似,均含有氨酰基。tRNA携带氨基酸进行翻译,使转移RNA肽链增长时,嘌呤霉素能作用于使肽链增长的地方,将肽链过早释放,不能形成完整的蛋白质,最后影响细胞的增殖。

影响纺锤丝的药物 如秋水仙碱、长春碱、长春新碱、表鬼臼毒噻吩糖甙(Vm26)、表鬼臼毒Vp16-213等,都能影响瘤细胞分裂过程中的微管系统,使微管变成可溶性复合物或形成微管结晶,则微管系统不能维持其动态平衡。纺锤丝中的亚蛋白单位(微管素tubulin)失去聚合能力,染色体便无法移动,细胞分裂停留在中期赤道板上;还能使纺锤丝中断或消失。此外,对RNA合成等环节也有影响。

影响生物膜的药物 近年来,已证明一些影响生物膜特性的药物如PHA(植物血凝素)、刀豆素A、多糖类药物cAMP衍生物及抑素等对肿瘤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它们能影响生物膜上的糖蛋白或糖脂,改变其恶性行为,恢复接触抑制及使免疫反应正常化。有的能改变细胞内第二信使cAMP的水平,对DNA的复制施加影响,从而达到逆转癌细胞的作用。这方面的研究仍在继续,值得重视。

上述具有不同分子生物作用的抗癌药物,对不同癌瘤的治疗效果并不一样,各有其敏感的抗瘤谱。临床使用时应加以选择,并根据其疗效和毒性的增减合并用药,能收到更大的功效。


发表评价

词条信息

  • 浏览次数:5274 次
  • 发布时间: 2012-12-13
  • 更新时间: 2012-12-13

参与评价:

  •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热门标签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24750
中国疾控中心信息中心 内容管理与技术支持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8.0以上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昌百路155号 邮编:102206 热线电话:13911841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