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百科首页>> 公卫百科>> 肿瘤学 >>肿瘤的发病和分布

肿瘤的发病和分布
 
摘要: 掌握肿瘤在人群中的发病情况和分布规律对制订肿瘤防治计划,探讨肿瘤的病因以及评价肿瘤防治研究工作的质量和效果有重要意义。

掌握肿瘤在人群中的发病情况和分布规律对制订肿瘤防治计划,探讨肿瘤的病因以及评价肿瘤防治研究工作的质量和效果有重要意义。研究的基本方法是通过调查统计、按照人群的自然和社会特征确定其发病水平、变动和分布规律。我国通过大规模的死亡调查,现已编绘出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恶性肿瘤地图集》。

肿瘤发病水平 衡量肿瘤发病水平高低常用的统计指标为发病率、死亡率和患病率。肿瘤发病率是反映肿瘤发病水平常用的指标。但须有健全的人口出生、发病、死亡登记报告制度作为基础。世界卫生组织每年收集世界部分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数、肿瘤的发病人数、汇编出版《五大洲癌症发病率》一书。对于没有建立和健全人口出生、发病、死亡登记报告制度的国家或地区,调查若干年恶性肿瘤的死亡情况,以死亡率近似地反映发病情况。1973~1975年,我国人口的主要死因调查统计结果表明,男、女性死于恶性肿瘤者仅次于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血管病,居死因的第三位,分别占男、女总人口死亡构成的11.45%和8.99% (见表)。根据1973~1975年中国人口不同年龄组段死因构成情况: 0~14岁儿童少年期、恶性肿瘤死亡仅占总死亡的0.80%,居各种死因的第11位; 15~34岁青年期,上升为第四位 (占总死亡的7.88%);35~54岁壮年期已居人口死因的首位(占总死亡的21.58%)。说明恶性肿瘤不但在我国人口中为重要的死亡原因,而且对壮年及老年者的危害更为严重。1976年,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在全世界40亿人口中,每年因恶性肿瘤而死亡者约500万人。

肿瘤普查,除可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外,还能取得患病率数据,供病因及防治工作参考;但因工作量很大,并且其代表性和可靠性受普查对象和方法的影响,一般不用这种方法来掌握肿瘤的发病情况。由于人体各部位恶性肿瘤的发生频率不同,因而不同的国家或地区恶性肿瘤部位构成也不相同。例如我国各省、市、自治区肿瘤的部位构成情况就有很大差别。这些差别对于确定肿瘤的防治重点和病因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肿瘤发病的时间趋势 掌握各种肿瘤在人群中的发病时间趋势,除了对肿瘤防治工作计划的制订和执行、病因假说的提出和验证有重要意义外,在监视环境致癌物质中也有很大作用。由于肿瘤的潜伏期相当长(需几年或几十年),因此肿瘤的发病时间动态呈长期限变动趋势,需要若干年甚至几十年的长时间观察才能确定其变动方向。如我国上海市卢湾区1952~1978年人口死因统计表明,恶性肿瘤的死亡率1952年为6.3/10万,1962年16.0/10万,1974年26.3/10万。增长速度男性大于女性。二十多年来,各部位恶性肿瘤中胃、肝、食管及肺癌死亡率明显上升,男女一致,尤以肺癌最为显著;子宫颈癌死亡率有所下降; 鼻咽癌,乳腺癌,胰腺癌等总的趋势变动不大。国外的统计表明,近二十多年来大多数国家恶性肿瘤的死亡率也明显增加,尤以男性增长显著,而女性增长不多,甚至在一些国家有减低的趋势。各部位肿瘤中,明显增高的有肺癌,胰腺癌和前列腺癌,降低的有胃癌、子宫颈癌、而乳腺癌则较稳定。


1973~1975年我国24省、市、自治区人口死因统计*


男 性女 性合 计
死 因死亡率
(/10万)
构成
(%)
死 因死亡率
(/10万)
构成
(%)
死 因死亡率
(/10万)
构成
(%)
1.呼吸系病
2.其他心血管病
3.恶性肿瘤
4.外伤、中毒及意外
5.消化系病
6.传染病
7.脑血管病
8.新生儿病
9.结核病
10.动脉硬化性心脏
117.52
94.34
87.77
82.01
72.60
64.08
59.73
50.98
46.01
23.38
15.33
12.33
11.45
10.70
9.47
8.36
7.79
6.65
6.00
3.05
1.呼吸系病
2.其他心血管病
3.恶性肿瘤
4.脑血管病
5.传染病
6.消化系病
7.外伤、中毒及意外
8.新生儿病
9.结核病
10.动脉硬化性心脏
118.20
114.55
65.96
65.55
63.40
60.62
58.61
41.51
40.44
26.54
16.11
15.61
8.99
8.93
8.64
8.26
7.99
5.66
5.61
3.62
1.呼吸系病
2.其他心血管病
3.恶性肿瘤
4.外伤、中毒及意外
5.消化系病
6.传染病
7.脑血管病
8.新生儿病
9.结核病
10.动脉硬化性心脏
117.85
104.19
77.14
70.60
66.76
63.75
62.57
46.36
43.29
24.92
15.70
13.88
10.28
9.40
8.89
8.49
8.33
6.18
5.77
3.32



*除肿瘤外,只完成了24个省其他疾病的死因回顾调查,故本表只根据24个省的调查资料进行对比。

肿瘤发病的人群分布 肿瘤在不同人群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水平是不同的。研究其人群分布规律对制订肿瘤的防治计划、探讨病因以及评价防治效果均有意义。人群可按年龄、性别、婚产状况、职业、民族和习惯等特征进行分组,这些特征与肿瘤的发病和死亡水平有密切关系。

(1)年龄分布: 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生肿瘤的危险性增高,唯儿童期例外,5岁以下的婴幼儿肿瘤发病率或死亡率比其后的十年高,主要是白血病及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年龄构成不同的人群对肿瘤的平均发病与死亡水平有明显的影响,在进行比较研究时必须进行年龄调整。恶性肿瘤的年龄性别死亡率曲线与发病曲线形状相似。在其死亡人数中,分析不同年龄组恶性肿瘤死亡的构成情况,有助于了解对不同年龄人群的危害程度。各个部位恶性肿瘤的年龄性别发病曲线的形态不同,研究这些曲线的特点,对了解肿瘤的病因和发病规律也有很大意义。

(2)性别分布: 一般恶性肿瘤男性比女性高发,但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有所不同。通常10岁以下男性发病较高,15~50岁之间显示女性上升。50岁以后男性发病率又明显高于女性,各部位肿瘤中,男性显著高于女性者有上消化道和呼吸道癌; 差别不大的有网织内皮系统和造血组织恶性肿瘤;女性较常见的有乳腺,生殖器官、胆囊和甲状腺肿瘤。其他部位肿瘤,两性间的发病率相似,同一部位肿瘤在不同地区或国家,其两性发病比例有所不同;高、低发病区之间,其性别比例亦有差别。

(3)婚产状况: 婚产状况与某些恶性肿瘤有关。如早婚多产妇女,子宫颈癌多见,而犹太妇女和未婚妇女发病低。过晚结婚及生育少的妇女,其乳腺癌发病危险性升高,可能与内分泌功能有关。

(4)职业: 目前已证实有些肿瘤发病与职业有关。例如放射性矿山坑下作业工人的支气管癌发病较高,与支气管癌发病有关的职业还有煤气制造工、石棉矿加工、接触砷尘的矿工、冶炼工等,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需要加强对职业癌的防治和研究。

(5)种族: 不同民族恶性肿瘤的发病也有差异。我国少数民族常见肿瘤的死亡统计表明,恶性肿瘤的死亡率以啥萨克族最高,其次为回族、朝鲜族,而以苗族、彝族最低,仅及哈萨克族的1/4左右。各部位肿瘤的发病在不同民族中也有明显差别。食管癌以啥萨克族最为多见,子宫颈癌以维吾尔族、蒙族和回族妇女高发,肺癌则以朝鲜族常见。国外的报道也有类似情况,肝细胞癌以非洲班图人最多见,其它非洲人并不高发; 皮肤癌以白人居多,有色人种少见。


发表评价

词条信息

  • 浏览次数:6979 次
  • 发布时间: 2012-12-13
  • 更新时间: 2012-12-13

参与评价:

  •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热门标签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24750
中国疾控中心信息中心 内容管理与技术支持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8.0以上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昌百路155号 邮编:102206 热线电话:13911841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