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百科首页>> 公卫百科>> 劳动卫生 >>作业能力

作业能力
 
摘要: 劳动者在从事某项生产劳动过程中,完成该项工作的能力叫做作业能力。其高低是在不断变动的。如何尽可能在较长时间内维持较高的作业能力而不致损害劳动者的健康,是劳动生理学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

劳动者在从事某项生产劳动过程中,完成该项工作的能力叫做作业能力。其高低是在不断变动的。如何尽可能在较长时间内维持较高的作业能力而不致损害劳动者的健康,是劳动生理学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

体力劳动作业能力的高低,可通过测定单位时间内产品的质和量以及作业的有效持续时间来进行观察。还可通过测定劳动者的某些生理指标的变动情况来进行衡量。例如可测定握力、耐力、视觉运动反应时、手动频率、心率等。虽然体力劳动的作业能力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而不尽相同,但却有其一般的变化规律。以日班为例: 工作日开始时效率一般较低,其后动作逐渐协调、加快和更准确,工作效率不断上升,单位时间的产量逐渐增高,操作时间缩短和废次品减少,这段时间约持续1~2小时,叫做工作入门期。当工作能力达最高水平时,即进入高效稳定期,一般能维持1小时左右,此期中各项生产指标变动不大。随后即转入疲劳期,工人主观感到劳累、操作活动的速度和准确性下降、单位时间的产量减少和废次品增多。午餐后的第一、二阶段较午餐前短,第三阶段则提早出现。有时在工作日快结束时,可见到工作效率一度增高,这与赶任务争取完成或超额完成任务的情绪有关。这种现象叫做终末激发,但这种情绪激发并不能持久。熟练工人多是使第一、三阶段时间缩短,而延长第二阶段。




体力劳动作业能力的时间变化

1.工作入门期; 2.高效稳定期; 3.疲劳期; 4.终末激发


脑力劳动的作业能力及其效果存在着极大的个体差异,并缺乏直接衡量其质量的指标,且更易受环境因素和个人情绪的影响,故其作业能力变动的规律性远不如体力劳动时那样明显。

影响作业能力的因素很多,主要有: ①社会因素如社会制度、家庭关系、上下级关系、群众关系的好坏; ②生产环境因素如气象条件是否适宜、生产设备与工具的好坏或熟悉、顺手程度,有无噪声振动等影响; ③劳动组织如劳动时间的安排是否恰当、劳动与作息制度是否合理等; ④个体因素如劳动者个体的身材大小、年龄、性别、健康和营养状态是否宜于该项作业、平时是否坚持锻炼与练习,以及是否已引起疲劳,等等。

要提高作业能力除应尽力改善社会因素外,首先必须设法充分发挥劳动者的主观能动性,这是提高作业能力、防止疲劳过早出现的重要保证。其次应采取如下具体措施: ①以机械化、自动化、遥控等为目标努力革新生产工艺、技术和工具; ②改进操作方法,总结群众先进经验,并按生理特点来加以整理提高,以使操作合理化和生产工具与被加工物体安置合理化; ③针对不同作业的特点,坚持合理的锻炼和练习以养成良好的动力定型;④制订合理的劳动休息制度,改善劳动组织 (工作的分配和协作),注意劳逸结合; 改善劳动环境条件,供给合理营养,注意个人卫生以及加强疾病的防治等。总之一切能减轻劳动强度、减少静力作业成分、减少劳动紧张程度、保护健康和增强体质的措施,都有利于提高作业能力。


发表评价

词条信息

  • 浏览次数:5259 次
  • 发布时间: 2012-12-17
  • 更新时间: 2012-12-17

参与评价:

  •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热门标签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24750
中国疾控中心信息中心 内容管理与技术支持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8.0以上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昌百路155号 邮编:102206 热线电话:13911841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