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百科首页>> 公卫百科>> 皮肤病 >>脂溢性皮炎

脂溢性皮炎
 
摘要: 脂溢性皮炎是一种皮脂溢出部位的慢性皮肤炎症,主要损害为鲜红色或黄红色斑片,表面覆有油腻性鳞屑或痂皮,通常发生在头皮,可向下蔓延至其它皮脂腺较多的部位。病因尚未完全明了,可能是在皮脂溢出过多的基础上继发炎症,包括霉菌(卵圆形糠粃孢子菌)及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粉刺棒状杆菌等) 的感染。

脂溢性皮炎是一种皮脂溢出部位的慢性皮肤炎症,主要损害为鲜红色或黄红色斑片,表面覆有油腻性鳞屑或痂皮,通常发生在头皮,可向下蔓延至其它皮脂腺较多的部位。病因尚未完全明了,可能是在皮脂溢出过多的基础上继发炎症,包括霉菌(卵圆形糠粃孢子菌)及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粉刺棒状杆菌等) 的感染。此外,遗传因素,代谢障碍,机械或化学刺激(如理发时抓头皮、肥皂洗头次数过多),卫生习惯不良致汗液脂垢腐败分解等,对本病的发生可能也有一定影响。本病多见于皮脂腺分泌旺盛的青壮年,损害为黄红色或鲜红色斑片、上覆油腻性鳞屑和痂皮。发生在头皮上的有两种类型: ①鳞屑型: 常呈小片糠粃状脱屑,较干燥,梳发时有多量灰白色鳞屑飘落,犹如麸皮。鳞屑亦可大而多,堆积成干燥而互相粘连着的厚片,颇似银屑病的鳞屑,但有油腻感,边缘不如后者整齐。鳞屑下皮肤有轻度红斑或散在针头大红色毛囊丘疹。头发干燥、细软、稀疏,并逐渐自头顶部开始脱发而延及额上部。②痂皮型: 多见于肥胖者。头皮厚积成片状粘着油腻性黄色或棕色痂。痂下炎症明显,间有糜烂、渗出,微有臭气,常下行扩展至前额、耳后及其它皮脂溢区域。

颜面受累时,常见眉部及鼻唇沟有油腻性鳞屑或薄痂附着,基底微红。耳部可累及整个耳郭、外耳道和耳后皱襞,后者有时红肿渗出,覆以黄色厚痂,并伴有裂隙,可并发耳霉菌病。躯干多为圆形、椭圆形大小不一的斑片,或为疏散或融合、覆以鳞屑的小丘疹。此种斑片边界明显,向外扩张倾向融合,或中心吸收呈环形、多环形或地图状等形态。斑片多呈红色、淡红色而带黄色,伴以鳞屑或结痂。皱襞部如乳房下、腋窝、外阴、两腿、腹股沟等可呈大片红斑、糜烂似摩擦红斑,或边缘呈环形似体癣,易伴发念珠菌、链球菌或表皮霉菌感染。主观有不同程度瘙痒。病程慢性,易反复发作。严重者皮疹泛发,全身皮肤弥漫潮红,脱屑极著,称为脂溢性红皮病。

组织病理为非特异性炎症,角层有显著角化不全,棘层中度肥厚,有轻度细胞内水肿和海绵状态,真皮内有轻度慢性炎症浸润。

根据发生于头皮等皮脂溢区的干性或带油腻性的鳞屑或痂皮,基底微红或呈黄红色斑片,对称分布,病程缓慢等特点,本病诊断不难,但应与头皮银屑病鉴别,后者鳞屑显著增厚,皮损边缘清楚,常波及发际,发呈束状、不脱发,四肢伸侧常同时有皮疹。头癣、黄癣亦易与厚痂型脂溢性皮炎混淆,但有特殊的黄痂和鼠臭味,且有头发脱落和疤痕形成,病发的霉菌检查阳性。

患者应少食动物脂肪和甜食,多吃蔬菜,避免各种机械性刺激如搔抓或用力篦头等。洗头不宜过勤,以促使皮脂分泌更亢进,少洗则堆积之皮脂产生反压力,可减少皮脂腺的活动,使其分泌逐渐减少。局部用药以减少皮脂、去除鳞屑、消炎、止痒为主。鳞屑型可用1 %氯霉素2 %水杨酸酒精溶液、3%樟脑醑、10%磺胺醋酰钠溶液或复方水化氯醛头皮醑(水化氯醛3.0,水杨酸3.0,篦麻油或甘油4.0,酒精加至100.0)等。痂皮型可按渗出型湿疹处理,躯干及皱襞损害可根据情况用湿敷、白色洗剂、硫黄雷琐辛糊剂(升华硫黄10.0、雷琐辛5.0、糠馏油5.0、氧化锌15.0、滑石粉15.0、凡士林加至100.0)等。有感染者可并用抗生素或抗霉菌制剂。内服维生素B族制剂如维生素B6、核黄素或复方维生素B等可能有益。急性和严重病例如脂溢性红皮病可用皮质激素及抗生素。

婴儿脂溢性皮炎多见于出生后3~4周,临床表现与成人脂溢性皮炎的痂皮型相似,但没有毛囊损害,痒不著,一般经3~4周后可全愈,少数可维持数月,愈后不再复发,肛周和外阴部被累时,常并发尿布皮炎,治疗困难。本病应与遗传过敏性皮炎鉴别,不同之点是后者常有遗传过敏的家族史,较少在生后2月以内发病,初起损害主要在面颊、前额,为红斑、丘疹、水疱等,痒感显著,病程长,常反复加重,可伴发过敏性鼻炎和哮喘。治疗可按成人脂溢性皮炎处理。


发表评价

词条信息

  • 浏览次数:6077 次
  • 发布时间: 2012-12-17
  • 更新时间: 2012-12-17

参与评价:

  •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热门标签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24750
中国疾控中心信息中心 内容管理与技术支持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8.0以上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昌百路155号 邮编:102206 热线电话:13911841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