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百科首页>> 公卫百科>> 寄生虫病学 >>吸吮线虫与吸吮线虫病

吸吮线虫与吸吮线虫病
 
摘要: 结膜吸吮线虫(Thelazia callipaeda Railliet & He-nry,1910)属吸吮科,成虫寄生于人眼结膜囊内引起吸吮线虫病。

结膜吸吮线虫(Thelazia callipaeda Railliet & He-nry,1910)属吸吮科,成虫寄生于人眼结膜囊内引起吸吮线虫病。

结膜吸吮线虫成虫线头状,淡白色,半透明。雌虫长6.2~17.8mm,宽0.38~0.85mm,阴门位于虫体前段腹侧,相当于食道的后1/5处。雄虫长4.8~15.5mm,宽0.25~0.75mm,尾部弯曲如钩,肛殖孔在亚尾端,孔前后有左右并列的感觉乳突12对,其中孔前8对,孔侧1对,孔后3对。交合刺2根,长、短各一,长短交合刺之比为12:1。短交合刺曲棍形,较粗硬; 长交合刺较纤软。虫体表皮均作叠瓦状环形皱折,锐缘向后,侧面呈锯齿状,尤以虫体前段更为显著。虫体两端略细。前端顶部有漏斗状口,无唇。口内缘有索状表皮增厚6个,增厚的中部有1结节。口外缘有头乳突4对。口两侧各有头感器1个,其中央凹陷若裂孔状。亚头端左右侧线上各有颈乳突1个。尾末端有尾感器2个,左右并列,中部有乳头状突起,突起的中央有一凹陷,此虫为卵胎生,卵呈降落伞状,壳薄而皱,无色,透明,大小约60×40μm,内有1条发条状盘曲的幼虫。

卵存在于宿主的眼分泌物中,随中间宿主家蝇舐食眼分泌物而进入蝇体。幼虫在蝇体内经蜕皮发育为感染期幼虫。此时,当家蝇再吸吮终宿主眼分泌物时,感染期幼虫即自蝇口器逸出进入结膜囊内,约1个月后,发育为成虫。成虫寿命至少1年。终宿主主要为家狗,其次为家猫。人仅偶受感染。

我国各地均有狗、猫感染此虫。河北、河南、福建、贵州、湖北、湖南、安徽、四川、山东等省有病例报告。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泰国、缅甸、日本、朝鲜、苏联也有本病存在。

虫体在眼结膜囊内活动时,其表皮的叠瓦状环形皱折结构对结膜和眼球的磨擦及其口囊对结膜的吸吮,引起结膜炎症和继发感染。由于眼痒和眼分泌物增多,使患者不断揉眼,更加重对结膜甚至角膜的损害。曾报道成虫侵入人眼前房、眼睑脓肿和眼睑乳头状瘤内。

结膜吸吮线虫病的症状有眼内异物感、眼痒、眼痛、流泪、分泌物增多、结膜充血、结膜下出血、结膜微溃疡形成及继发性感染等。如感染较久,可使角膜混浊或结疤。成人因眼痒而揉眼时,常可自行擦出虫体。婴幼儿则常因眼痒、眼痛等结膜炎症刺激而夜啼,影响睡眠。虫体若侵入眼前房,患者感眼内有丝状物上下移动。

诊断方法为仔细检查上、下结膜囊,有无活动的虫体。取眼分泌物镜检有降落伞状的虫卵,亦可确诊,但检出率较低。

虫体寄生于结膜囊内时,应与曼氏迭宫绦虫裂头蚴、羊狂蝇幼虫及其它眼蝇蛆病等相鉴别。虫体若寄生于眼前房,应与班氏丝虫成虫或微丝蚴、马来丝虫微丝蚴、棘腭口线虫幼虫、狗(或猫)弓蛔虫幼虫等的感染相鉴别。

治疗可用0.5~1.0%地卡因麻醉,翻开眼睑,彻底检查全部结膜囊,取出虫体。结膜炎症应予对症治疗。若寄生于眼前房内,应手术取虫。

预防主要为搞好环境卫生,防制家蝇孳生。

加利福尼亚吸吮线虫(Thelazia californiensis Price,1930)仅发现于美国西部加里福尼亚州,终宿主为鹿,牛、羊亦可感染,其成虫也偶可寄生于人眼结膜囊内,但极罕见。


发表评价

词条信息

  • 浏览次数:4448 次
  • 发布时间: 2012-12-17
  • 更新时间: 2012-12-17

参与评价:

  •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热门标签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24750
中国疾控中心信息中心 内容管理与技术支持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8.0以上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昌百路155号 邮编:102206 热线电话:13911841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