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百科首页>> 公卫百科>> 皮肤病 >>基底细胞癌

基底细胞癌
 
摘要: 基底细胞癌是常发生在有毛部位的表皮基底细胞或皮肤附件的恶性肿瘤。其特点为生长缓慢,需要间质,否则癌细胞不能发育成熟、角化和脱落,很少转移。

基底细胞癌是常发生在有毛部位的表皮基底细胞或皮肤附件的恶性肿瘤。其特点为生长缓慢,需要间质,否则癌细胞不能发育成熟、角化和脱落,很少转移。本病多见于白种人,在有色人种较少见。经常暴露于日光下的农民、渔民、海员或喜日光浴者易发本病; X线引起的射线皮炎、烫伤、烧伤等引起的瘢痕疙瘩,内服砷剂如亚砷酸钾或砷剂污染的食物和饮料等,可于日久后发生本病。间有家族同患者。开始为细小、发亮或珍珠样高出皮面的圆形损害,在其菲薄的表皮下,可见扩张的浅表血管。如为轻度外伤后引起的持久性痂,将痂去除后,可有数毫米直径的红斑,显示毛细管扩张。以后逐渐增殖,形成半透明的丘疹,或为坚实的角化性小片,或为表浅的小溃疡。常发于面、耳、颈等处。临床上可分为下列几种类型。①浅表型:常见于上胸部,开始为鳞屑性红斑,在发育成熟后,可有线状卷起边缘,常有小片溃破和结痂,倾向于多数性。②结节溃疡型:开始可为结节,以后中心溃破,向外周扩张,边缘卷起发亮,但不呈线状。整个损害比较坚实,破坏性较大,称侵蚀性溃疡。③硬斑病型:常见于面部,为浅表坚实,黄白色或象牙色小片。④纤维上皮癌型: 似粉红色或无色素沉着的脂溢性角化病或纤维瘤,略高起,表面光滑,或呈蒂形,可为多数性,常见于背部,腹部亦有。⑤色素沉着型: 损害有棕色或黑色素沉着,余同结节溃疡型。⑥痤疮样型: 在青年中即发生结节,逐渐增多扩大,分布于面部和躯干,最后溃破。此型破坏性大。

典型的基底细胞癌,损害常为结节,发展甚慢,逐渐向外围扩张,具线状或较宽的边缘卷起,中心凹陷或溃破,触之坚实,一般不转移,间有自然波动性,所以在很多浅表基底细胞癌中,可见疤痕形成。

组织病理示典型癌细胞,有大的卵圆形或长形核,胞浆较少,界限不清,因此很多癌细胞犹如埋在一个共浆体内,其细胞核与基底层细胞核相比,大小、染色浓度均比较一致,无核分裂象,无间变外观。在光学显微镜下,不见细胞间桥,即在罕见的,有转移的基底细胞癌中,也是如此。在例外的情况下,可见散布在癌细胞中,有的细胞核大而染色深,具多数性和奇异的“星爆裂”样的核分裂象,但其临床过程与寻常基底细胞癌没有区别,说明本病是相当良性的。

结缔组织间质与癌同时增殖,并排列成平行的囊状包围着癌组织,所以两者之间存在着相互关系。接近癌组织的间质,显示年青的成纤维细胞、间质与增殖的成纤维细胞。由于大量酸性粘多糖的存在,可显示粘蛋白变性和异染性。由于在标本固定和脱水过程中,粘蛋白收缩,间质常从癌岛回缩,所以在处理过的切片中,癌岛可与间质分离。虽然这种回缩仅在标本处理过程中产生,但它在基底细胞癌中颇为典型,有助于与其他肿瘤如鳞状细胞癌鉴别。基层细胞癌按组织病理可分为分化和未分化性两大类,而每一类又可分为几种类型。本病须与以下几种疾病鉴别。①皮内痣:常见于面部、触之相当坚实,常有毛长出,可存在多年而大小形态无变化。②角棘皮瘤:为直径1~2cm或更大的半球形坚实结节,表面有毛细管扩张,中心有角质栓,基底绕以红晕,一般经数月后可自愈。③皮脂腺增殖性丘疹:如呈多数性,易于鉴别。典型损害有中心凹陷,狭窄边缘,皮色或黄白色,表面常有细微毛细管扩张。如只有一个,应作组织病理检查。治疗前应考虑损害的位置和组织病理。治疗措施包括:①手术彻底切除。②X线照射:适用于无并发症的不易切除的浅表损害,如眼内眥、眼睑、唇红皮肤连接处、鼻尖、鼻翼等处,可用铝板0.8~1.0mm厚度(65~100KV、5mA、距离15~20cm)每次给680R,每周3次,共给3400R。复发时不能再给。不适用于硬斑病型。该病需要广泛切除。③刮除、液氮、激光。④局部搽5-氟脲嘧啶、足叶草脂、秋水仙碱或氨甲喋呤等。约3.5%的晚期患者复发,应定期随访。


发表评价

词条信息

  • 浏览次数:5123 次
  • 发布时间: 2013-01-06
  • 更新时间: 2013-01-06

参与评价:

  •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热门标签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24750
中国疾控中心信息中心 内容管理与技术支持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8.0以上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昌百路155号 邮编:102206 热线电话:13911841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