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百科首页>> 公卫百科>> 肿瘤学 >>肿瘤免疫治疗

肿瘤免疫治疗
 
摘要: 肿瘤的免疫治疗是通过增强机体的免疫反应,控制肿瘤生长的一种新疗法。其基本原理是改变宿主与肿瘤的力量对比,调动宿主内在的抗癌潜力,消灭肿瘤。治疗手段有非特异性和特异性治疗两种。

肿瘤的免疫治疗是通过增强机体的免疫反应,控制肿瘤生长的一种新疗法。其基本原理是改变宿主与肿瘤的力量对比,调动宿主内在的抗癌潜力,消灭肿瘤。治疗手段有非特异性和特异性治疗两种。

免疫治疗的基本原则

(1) 免疫疗法只能作为肿瘤治疗的综合措施之一。它必须同其他疗法(如手术、放疗或化疗)适当配合,方有可能发挥作用。这是因为: ①同迅速生长的肿瘤相比,机体的免疫力是很弱的。淋巴细胞的体外细胞毒性试验证明,淋巴细胞与靶细胞之间的比例一般必须达到100:1以上,才能出现明显的细胞毒作用。面对迅速生长的肿瘤,体内淋巴细胞不可能达到这样的数量优势。及至肿瘤发展到中晚期,机体的免疫力更处于绝对劣势。据估计,免疫系统只能对付105~106的肿瘤细胞,超过这个限度,就无能为力。②封闭因子及抑制细胞以不同的机理干扰淋巴细胞对瘤细胞发挥细胞毒性作用,这就使在数量上居劣势的免疫系统更处于不利地位。因此,瘤块愈大,病期愈晚,瘤细胞愈易逃脱免疫系统的打击,免疫治疗的效果愈差。已经证明,封闭因子和抑制细胞的产生,均与肿瘤抗原有密切关系。③肿瘤生长对宿主的免疫功能有非特异性抑制作用。因此,对多数病人来说,首先必需采用已证明行之有效的方法,把肿瘤绝大部分除去,把不能被消灭的瘤细胞数减少到最低限度,最大限度地消除或削弱瘤细胞的自我保护能力;然后,用加强宿主免疫力的方法来对付最少的残余肿瘤,可望获得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原理,单用免疫疗法治疗晚期肿瘤是不足取的,不仅疗效不佳,甚至有促进肿瘤生长的可能。

(2)免疫治疗的效果取决于肿瘤的免疫原性。对免疫原性强的肿瘤,免疫治疗的效果好,对免疫原性弱的肿瘤则效果差。有的实验性动物肿瘤在生长一段时间后自然消退,表明其强免疫原性,而人类肿瘤的自然消退则相当罕见,足见人类肿瘤的免疫原性是弱的。有人曾收集人类肿瘤自然消退的病例,其中以黑色素瘤、成神经细胞瘤、肾癌等较多。因此,这些肿瘤以及其他恶性肿瘤,包括各种肉瘤、绒膜癌、各种白血病,常被选为研究人类肿瘤免疫和开展免疫治疗的对象。但是,目前还没有可靠的方法判断人类肿瘤的免疫原性,因而不易判断免疫治疗的成败与肿瘤免疫原性的强弱有无关系。因为人类肿瘤的免疫原性弱,即使在施行特异性免疫治疗时,常辅以非特异性免疫刺激剂作为免疫佐剂,以加强特异性免疫效应。

非特异性免疫治疗

细菌及其产物 早在1891年,Coley发现患丹毒的肉瘤患者若感染波及有肉瘤侵犯的皮肤时,可以导致肉瘤的消退。后来他用链球菌和其他细菌制备Coley毒素,用来治疗恶性肿瘤(瘤内注射Coley毒素),得到了一些肿瘤消退的效果。这是最早用细菌及其产物治疗恶性肿瘤的尝试。肺癌和食管癌患者,若在手术后并发脓胸并经治愈,其预后反而得到了改善(只限于新生物局限和无远处转移的患者)。由于上述和类似的临床观察,便开展了用不同的细菌或细菌产物治疗恶性肿瘤的实验研究和临床试用,其中以卡介苗和短小棒状杆菌最受重视。

(1)卡介苗: 五十年代末,动物实验发现预先接种卡介苗(bacillus Calmette-Guerin,BCG)能够防止移植性肿瘤的生长,并认为其预防作用与激发宿主的网状内皮系统有关。后来,又用BCG治疗已经生长的实验性肿瘤,也观察到疗效,但需具备以下条件: ①肿瘤小。②宿主对结核菌抗原有产生免疫反应的能力。③宿主对肿瘤抗原能产生免疫反应。④BCG中含有适当数量的活菌和⑤BCG能与瘤细胞接触。到六十年代后半期,BCG开始被试用于治疗肿瘤病人。可局部或全身使用,前者将BCG直接注入瘤内或其邻近部位; 后者是在四肢作皮肤划痕或皮内注射,而且常与手术或化疗合并应用,作为一种辅助治疗。1967年Morton用瘤内注射BCG的方法治疗黑色素瘤的皮肤转移结节,取得较好的疗效。疗效还与机体的免疫反应性有关; 出现肿瘤消退的,常只限于治疗前对二硝基氯苯(DNCB)或纯化蛋白衍生物(PPD)皮试反应阳性的病人和那些治疗前反应阴性但在治疗中转阳的病人。瘤内注射BCG也用于治疗皮肤癌、蕈样霉菌病、乳腺癌皮肤结节等,均有一定效果。动物实验和临床观察都已证明,瘤内注射BCG是疗效最好的给药途径。它不仅可使被注射的肿瘤消退,还可破坏局部引流淋巴结内可能存在的微小转移灶。瘤内注射疗法只能用来治疗体表肿瘤,故其应用受到限制。Math’e最先用BCG皮肤划痕法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获得相当满意的效果,但其他人未能重复其疗效。BCG也用于治疗急性粒细胞白血病。Powles等用BCG加X线照射过的白血病细胞,配合化疗,与单用化疗的对照比较,复发率较低,缓解期较长,复发后还可诱导第二次缓解,因而存活时间也较长。BCG治疗有一定的毒副作用。瘤内注射可引起恶寒、发热等类似流感的全身反应,注射局部可出现溃疡。有些病人可发生BCG感染,尤其是肉芽肿性肝炎,用异烟肼治疗,一般能够得到控制。皮内注射或BCG皮肤划痕法引起的全身反应一般较轻微,但皮内注射可引起经久不愈的溃疡,反复注射(尤其是瘤内注射)可导致严重的过敏反应,甚至死亡。

(2)卡介苗的甲醇提取残渣: 用酚灭活BCG,经丙酮处理后再用甲醇提取所得的残渣,有强的免疫刺激作用,在某些动物肿瘤系统中也证明有疗效。同BCG比较,其优点是稳定,免疫刺激作用较强,不致引起结核菌感染。但用于病人则为期尚短,但看来有些疗效。它除了不致引起结核菌感染外,其他副作用与BCG相差无几。(3) 短小棒状杆菌: 短小棒状杆菌为革兰阳性厌氧杆菌,对人无致病性,可从正常人的骨髓中分离出来。福尔马林灭活或热灭活的菌苗,有激活网状内皮系统的作用,因而可以诱导大量激活的巨噬细胞,这可能是其抗癌活性的主要效应细胞。唯短小棒状杆菌对T细胞并无激活反而有抑制作用。动物实验证明,短小棒状杆菌的疗效也以瘤内注射最好,静脉注射和腹腔注射次之,皮下注射无效。初步临床观察也获得同样印象。凡能作瘤内注射者,不论是原发瘤或转移灶,均宜采用此途径,可以观察到肿瘤部分消退甚至全部消退。短小棒状杆菌作胸腔或腹腔内注射,已被用来治疗癌性胸腹水,可使积水完全而持久消退。近年来国外多采用静脉输注的方法治疗晚期肿瘤,有些报道确有明显的疗效。困难在于,静脉输注常引起高热、寒战、恶心、呕吐等一系列剧烈反应,不易为病人所接受。迄今,大部分的临床报道属Ⅰ期和Ⅱ期临床试用。正式的临床研究,包括与其他疗法配合使用,并用相应的对照组作比较,尚在进行中。故短小棒状杆菌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作用和地位目前尚无结论。

化学致敏剂 用化学试剂,如二硝基氯苯(DNCB),使病人致敏后,再用它在肿瘤部位引起迟发超敏反应性炎症,可以导致肿瘤消退。方法是使用大剂量(1~2mg)DNCB涂抹于皮肤上使病人致敏; 两周后用不同剂量(25、50、100……μg)DNCB测试皮肤迟发超敏反应,选择能引起正常皮肤红斑的最小剂量,将DNCB涂沫于有肿瘤侵犯的部位。通常,在肿瘤侵犯的部位,炎性反应比正常皮肤剧烈,并可导致肿瘤消退。用此法治疗过皮肤表层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原位癌)、蕈样霉菌病、阴茎癌以及乳腺癌和淋巴瘤的皮肤转移灶; 其中以表层基底细胞癌的疗效最好。

左旋咪唑 为四咪唑的左旋体,原是一种广谱驱虫药,后来发现它还有增强免疫的功能。它能使处于抑制的免疫功能恢复正常,但不能使正常的免疫功能再进一步提高,故可视为一种免疫调节剂。它能增强T细胞和巨噬细胞的功能,对B细胞功能和抗体生成无影响。接受放疗或化疗的病人,其免疫功能处于受抑制状态,用左旋咪唑来改善机体的免疫状况,可能对预后有帮助。对于左旋咪唑的使用价值还有待进一步估价。

特异性免疫治疗 特异性免疫治疗是针对肿瘤抗原的免疫治疗。按其机理可分为主动性、被动性和过继性免疫治疗三种。

主动特异性免疫治疗 一般用自体肿瘤、异体肿瘤或培养的瘤细胞株制成瘤苗,给病人作免疫注射。瘤细胞需经X线或丝裂霉素处理,使之失去增殖能力,但仍保存其抗原性。因人类肿瘤的免疫原性弱,用瘤苗作特异性免疫治疗虽有成功的病例,但多数疗效不显著。因此,探索了可能增强肿瘤免疫原性的方法,如把一个免疫原性强的物质(如家兔丙种球蛋白)结合到瘤细胞上;或用病毒感染瘤细胞,使瘤细胞表面出现另外一种抗原;这些方法对本来免疫原性弱的肿瘤抗原可能起一种辅助作用。这种情况同半抗原-载体效应颇有相似之处,使宿主对弱肿瘤抗原产生免疫反应。此外,可用神经氨酸酶处理瘤细胞,除去包裹在瘤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唾液酸残基,可能把肿瘤抗原决定簇充分暴露出来。这些方法均已试用于临床,收到一些效果。

被动特异性免疫治疗 被动免疫治疗是指将含有特异抗体的血清给肿瘤病人注射。按其来源有异种血清和同种异体血清两种。异种血清的制备是将人的肿瘤免疫动物,取其血清经相应的正常组织吸收后而得。早期有用异种抗血清治疗白血病有效的报道;对实体瘤,异种抗血清治疗无效。现已极少使用,因为: ①不易获得只针对肿瘤抗原的高效价抗血清;②异种蛋白易引起过敏反应;③免疫球蛋白分子量大,进出血管都较困难;④治疗动物实验性肿瘤时,较常出现免疫促进现象,即有促进肿瘤生长的作用。

有人把同位素或抗癌药结合到特异的异种抗体上,利用抗体为运载工具,把同位素或化疗药物带到肿瘤部位,发挥其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这就是所谓的免疫化疗。从理论上看,这是一种聪明的设计,但有不少实际困难。虽有个别令人鼓舞的报道,但是不能确定疗效的取得究竟是免疫化疗的结果,还是化疗本身的作用。

用同种异体血清作被动免疫治疗,血清需取自经过治疗确已痊愈的同一组织学类型的肿瘤患者。淋巴细胞体外细胞毒性试验证明,带瘤病人的血清因有特异性封闭因子,能抑制淋巴细胞对瘤细胞的细胞毒作用;而肿瘤已经根治性切除的病人血清,则对带瘤病人血清的封闭活性有特异的拮抗作用,这一作用是由于有去封闭因子所致。去封闭因子也是一种抗体。由于来源困难,用有去封闭活性的同种异体血清治疗恶性肿瘤的机会不多,但有成功的报道。

继承性免疫治疗 把特异致敏的淋巴细胞或其亚细胞成分转输给病人,称为继承性免疫治疗。

(1)淋巴细胞疗法: 有以下几种方法进行淋巴细胞的继承性免疫治疗。①将治愈的恶性肿瘤患者的淋巴细胞转输给患同组织学类型的肿瘤病人。由于来源困难,实际应用甚少。②体外致敏法: 取正常人淋巴细胞,在体外与肿瘤共同培养,使淋巴细胞被肿瘤抗原所致敏。然后,将淋巴细胞输给相应的肿瘤病人。体外致敏,虽在理论上是可行的,但实际效果难以确定。③体内致敏: 选择两名恶性肿瘤患者(如黑色素瘤),用手术方法切取各自的肿瘤一块,彼此进行交叉皮下移植。若肿瘤移植物被排斥,说明受体对移植肿瘤产生了免疫反应。从外周血分离淋巴细胞,转输给对方(即提供肿瘤移植块的患者)。据少数报道有一定效果。体内致敏还可在动物身上进行,即将病人的肿瘤接种到动物身上,然后取动物的淋巴细胞输给病人。

用淋巴细胞作继承性免疫治疗,存在下述问题: ①因供体与受体的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差异,被转输的淋巴细胞容易被受体所排斥,这在反复输注的情况下更易发生。因此,即使产生效果亦难于持久。此外,若受体的免疫功能处于明显抑制状态,还可发生移植物抗宿主反应,破坏机体正常功能。②近年关于致敏淋巴细胞识别靶细胞并发挥细胞毒作用的机理,有了新的认识。例如对病毒感染的细胞,致敏淋巴细胞要对它产生细胞毒性,需具备两个条件,即要有识别靶细胞上的病毒抗原的特异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与靶细胞具有共同的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两个条件,缺一不可。对肿瘤细胞的细胞毒作用,初步证明也是这样。基于这一理论,输注同种异体的致敏淋巴细胞是不可能发挥作用的;如果取得了疗效,还需探讨是否因特异性细胞毒作用以外的其他方式而实现的。

(2) 转移因子: Lawrence在1954年发现,转输结核菌素皮试强阳性人的白细胞或白细胞的溶解产物,可将皮试反应性传递给结核菌素阴性的人。这种产物是一种可透析性小分子物质(分子量小于一万),不能被去氧核糖核酸酶、核糖核酸酶或胰蛋白酶所分解,取名为转移因子或TF (transfer factor)。它不是从粒细胞而是从淋巴细胞提取得来的。转移因子已广泛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包括恶性肿瘤。用于治疗肿瘤的转移因子有非特异性和特异性之分。非特异性转移因子是从正常人(无肿瘤疾患)的外周血、扁桃体或脾脏淋巴细胞提取的。从理论上讲,非特异性转移因子虽可能传递象抗结核这样的免疫性,但不能提供抗肿瘤的特异性免疫。由于来源广泛(如从健康献血员获得白细胞),提取方法不难,非特异性转移因子治疗各种恶性肿瘤在国内外应用都较多。虽然接受治疗的病人多感到病情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有客观治疗效果的只见于个别病人,而且疗效也不显著和持久。特异致敏的淋巴细胞(动物的淋巴细胞除外)可用以提取特异性转移因子。用转移因子代替致敏淋巴细胞,可以防止由于供体和受体之间组织相容性抗原的差异所引起的移植物排斥和移植物抗宿主反应。特异性转移因子还可得自: ①对肿瘤有特异性淋巴细胞毒作用的成骨肉瘤患者的亲属和密切接触者,以治疗成骨肉瘤;②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病人,以治疗鼻咽癌。用特异性转移因子治疗恶性肿瘤,疗效似较非特异性转移因子显著。由于来源困难,接受治疗的病例不多,尚难评价。

(3) 免疫核糖核酸: 免疫核糖核酸 (immune RNA,iRNA)是从致敏淋巴细胞提取的大分子(分子量为1~3×105)物质,它可超越种属界限转输特异免疫性(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Alexander最先发现用大鼠肉瘤免疫绵羊,再从绵羊的淋巴细胞提取iRNA,后者成功地将抗肿瘤免疫性传递给正常大鼠。Pilch在小鼠肉瘤系统证明iRNA的作用之后,将iRNA用于治疗恶性肿瘤病人。在我国,iRNA也被较广泛地用于治疗各种恶性肿瘤,包括胃癌、食管癌、乳腺癌、肺癌、肝癌等。iRNA有两种用法: 一是先用细胞分离器分离病人的淋巴细胞,然后用iRNA在体外使淋巴细胞致敏。另一是把iRNA直接注射于病人体内。前者手续复杂,不常被采用。其优点是iRNA不致被体液中丰富的核糖核酸酶所分解,异性蛋白也不会混杂在iRNA内引起过敏反应。给病人注射iRNA多采用皮内注射途径,因其被核糖核酸酶分解的可能性较小。iRNA治疗肿瘤的疗效似比转移因子明显,但多数报道缺乏严格的随机分组做对照比较,故疗效难以评价。经验证明,合格的iRNA制品(蛋白含量少于1%)经反复应用不致引起机体的过敏反应,因而是安全的。


发表评价

词条信息

  • 浏览次数:5650 次
  • 发布时间: 2012-12-13
  • 更新时间: 2012-12-13

参与评价:

  •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热门标签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24750
中国疾控中心信息中心 内容管理与技术支持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8.0以上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昌百路155号 邮编:102206 热线电话:13911841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