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百科首页>> 公卫百科>> 皮肤病 >>沥青皮炎

沥青皮炎
 
摘要: 沥青可分石油沥青、煤焦沥青、页岩沥青和天然沥青等,在工业上应用最广泛者为石油沥青和煤焦沥青,而急性沥青皮炎的发生主要见于操作煤焦沥青的工人。沥青中所含的吖啶、吡啶、蒽、萘、酚等对人体都有一定危害性。

沥青可分石油沥青、煤焦沥青、页岩沥青和天然沥青等,在工业上应用最广泛者为石油沥青和煤焦沥青,而急性沥青皮炎的发生主要见于操作煤焦沥青的工人。沥青中所含的吖啶、吡啶、蒽、萘、酚等对人体都有一定危害性。煤焦沥青中的有害物质更多,特别是吖啶类光感性物更多而浓度更高。煤焦沥青引起的急性皮炎和眼部症状的发病机理,主要是光毒性作用。此外,沥青中含有的酚、萘、吡啶等都有一定的刺激性,亦能引起机体的多种反应。

沥青皮炎主要表现为皮肤粘膜病变,并可伴有程度不等的全身症状。皮炎发生在阳光下操作煤焦沥青的工人,往往在接触沥青或其烟雾后几小时或1~2天,皮肤局部出现红斑、水肿,严重者可有渗出,尤以面部为甚。有灼痛感,在晒到阳光时或淌汗,用水洗涤时,灼痛加剧。严重者同时还可出现全身乏力、头痛、头晕、心悸、胸闷、恶心、呕吐、腹痛、咳嗽、耳鸣以至发热等。嗜酸性粒细胞可增高。病程短,在经过几天的休息及适当处理后,全身症状及皮肤炎症能迅速消退,继之有局部皮肤轻度脱屑而全愈。但若在同样条件下再接触,皮炎可再发,唯症状较初次为轻。

痤疮样损害发生在与沥青长期接触的部位。其临床表现与接触石油、机油等而引起的“油疹”相同。

中毒性黑变病见于操作沥青的工人,特别是接触煤焦沥青及其烟雾者。常发生在程度不一的皮炎之后,在面部、颈项、上肢等暴露部位皮肤色素增深,特别在眼睑周围及颧部最显著,局部皮肤呈棕褐色或黑褐色斑片,与正常皮肤无明显分界。

疣状损害发生在皮肤暴露部位。其临床表现同操作石油或其他油类所发生者相同。

据国外报道长期接触沥青能引发皮肤上皮癌,特别是皮肤在受到高温沥青灼烧后,可产生急性皮肤癌。我国除有一例因长期操作页岩油发生皮肤癌的报导外,尚未发现因接触沥青而产生皮肤癌肿的其他病例。但在上海瑞金医院皮肤科的实验室研究中,已证实用各种沥青涂擦家兔、大白鼠、小白鼠等的皮肤,都能产生实验性皮肤癌,而煤焦沥青的致癌作用,较石油沥青为大。

粘膜症状主要见于操作煤焦沥青的工人,眼部症状最普遍。计有视力模糊、羞明、流泪、结膜炎、角膜炎等。这些症状在遇到阳光时更严重。此外,鼻炎、咽喉炎亦常见。

操作沥青工作者,特别是接触煤焦沥青者,必须严格按照国务院1956年颁布的《关于防止沥青中毒的办法》的细则进行。尽量防止工作人员直接接触沥青特别是煤焦沥青及其烟雾。在操作沥青时必须穿戴防护衣、面罩、防风眼镜、手套等。皮肤暴露部位可涂以适宜的防护膏。避免在阳光下操作沥青,特别是煤焦沥青。工作场所必须有良好的劳动卫生条件,如通风排气,吸尘等设备,工作场地要有一定的清洁卫生制度。工作服等个人防护用具必须经常保持清洁,劳动后必须洗面、洗手、淋浴以去除沾污皮肤的沥青。加强安全生产及清洁卫生的宣教工作。对操作沥青的工人,要有定期的体格检查制度。

治疗按对症处理。


发表评价

词条信息

  • 浏览次数:4704 次
  • 发布时间: 2012-12-18
  • 更新时间: 2012-12-18

参与评价:

  •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热门标签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24750
中国疾控中心信息中心 内容管理与技术支持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8.0以上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昌百路155号 邮编:102206 热线电话:13911841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