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百科首页>> 公卫百科>> 肿瘤学 >>肿瘤的免疫诊断

肿瘤的免疫诊断
 
摘要: 肿瘤的免疫诊断是依据免疫原理及方法对肿瘤进行定性判断,以求及早发现于亚临床阶段,有助于提高疗效。肿瘤免疫学的进展为上述临床课题的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

肿瘤的免疫诊断是依据免疫原理及方法对肿瘤进行定性判断,以求及早发现于亚临床阶段,有助于提高疗效。肿瘤免疫学的进展为上述临床课题的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目前免疫诊断的研究和应用发展较快,但临床证实有效的尚局限于肝癌、恶性畸胎瘤、绒膜癌等几种肿瘤,因而还处于开拓阶段。肿瘤免疫诊断包括两方面内容:①测定体内来自相应肿瘤细胞的相关物质,如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等。②测定机体可能存在的特异性免疫反应的某些环节,如特异性抗体或致敏的淋巴细胞,特异性皮肤超敏反应,白细胞粘附抑制试验,细胞毒反应等测定。

测定肿瘤相关物质

甲胎蛋白与肝细胞癌及胚胎性肿瘤 甲胎蛋白(γ-fe-toprotein,AFP)是甲种胎儿蛋白的简称,是动物胎儿期由卵黄囊、肝、胃肠道,后来主要由肝产生的一种球蛋白。正常人血清中含有少量AFP,浓度在10ng/ml以下。肝细胞癌及恶性畸胎瘤患者血清中,AFP含量往往超过500ng/ml并持续于高水平上。在确诊前如能排除妊娠及肝炎急性期等情况,则高度提示为上述恶性肿瘤。由于恶性畸胎瘤较少见且易于鉴别,AFP从而成为诊断肝细胞癌的重要依据,但AFP阴性并不能排除肝细胞癌,尤其对老年患者更需注意。应用AFP测定可以早期诊断肝癌。在我国肝癌高发地区,采用简易敏感的反向血凝或用火箭电泳自显影等技术在自然人群中进行血清AFP含量的普查,对于阳性对象应用灵敏定量的火箭电泳或放射免疫等技术进行动态追随,可以查出AFP呈现上升趋势又无明显症状的早期患者。AFP低水平波动性升高(一般在25~200ng/ml)常见于一些慢性肝病的患者,可能来源处于持续增生状态的肝细胞,发生肝硬变或肝癌的机会较高。AFP测定可为较多发现肝癌的易感人群提供诊断的途径。血清AFP含量的变化与肝癌细胞数的消长密切相关。手术切除干净,AFP迅速下降并维持在正常水平,肿瘤复发时AFP回升,因此,可以作为判断疗效和预后的一项指标。

癌胚抗原与结肠癌等胃肠道肿瘤 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是一组糖蛋白,初见于结肠癌和胎儿胃肠道,在异种动物中能引起抗体,可用免疫及物理化学方法予以纯化。CEA的含量甚低,一般需用敏感的放射免疫法或酶标测定来定量。正常人血清中也有少量CEA,浓度一般在2.5ng/ml以下。结肠癌及胰腺癌患者,血清CEA含量往往升高,超过2.5ng/ml的水平;当肿瘤有转移时,约半数以上患者可升高到5ng/ml以上; 少数胃癌、乳腺癌、妇科肿瘤以及一些良性疾患如慢性肝病、溃疡性结肠炎等患者,CEA含量也升高。CEA对结肠癌和胰腺癌等,不具备早期诊断的价值,但对于观察治疗后的近期效果以及有无复发具有一定的意义。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与绒膜癌等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是由胎盘滋养层细胞所分泌的一种糖蛋白激素。正常人血清中HCG的浓度低于1ng/ml。良性疾病患者,HCG可增高;绒膜癌患者的HCG几乎都显著升高。葡萄胎去除后定期观察尿或血清中HCG是否有回升趋势,可发现早期绒膜癌病例。HCG也是反映绒膜癌疗效的重要指标,化疗疗程结束后一周,如HCG不下降,说明对有关药物不敏感,需改变药物治疗方案。半数以上畸胎性肿瘤患者,HCG含量也增高,与AFP测定并用,在诊断和指导治疗进程上有较大的应用价值。此外,在少数的乳腺癌,及胃肠道肿瘤患者中,HCG的含量也可以升高,但幅度一般较小。

其他免疫诊断方法 降钙素对甲状腺髓样癌、五羟色胺对于类癌以及抗EB病毒的IgA抗体滴度对于鼻咽癌都已证明有较好的辅助诊断价值。

测定机体对肿瘤的免疫反应性 利用患者可能存在的某种特异性、免疫反应,协助肿瘤的诊断,但其临床实用意义,尚有待研究。常用的方法如下:

延缓型皮肤超敏试验 肿瘤患者的淋巴细胞可能对有关的肿瘤抗原发生致敏。如从肿瘤细胞提取抗原,经适当纯化后少量注入患者皮内,有关的肿瘤抗原将与皮肤内的致敏淋巴细胞相遇,刺激后者产生淋巴因子,导致局部发生以单核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表现为逐渐形成的红肿硬结。方法虽简便易行,但这一反应是否来自制剂中的肿瘤抗原,尚难肯定,还不能用于肿瘤的临床诊断。白细胞粘附抑制试验 简称LAI (leucocyte adhera-nce inhibition)是应用较多的一种简便的体外测定特异性细胞免疫方法。其原理尚不清楚,可能是肿瘤患者的淋巴细胞对可能存在的有关肿瘤抗原发生致敏,这些淋巴细胞在体外与相应的抗原再次接触时就会释放淋巴因子,后者可抑制多核及单核细胞粘附于玻璃表面,使其脱落,根据白细胞从粘附状态脱落的多少来衡量反应的程度。LAI已用于肺癌、胃癌、乳腺癌等肿瘤的临床观察,其结果表明,肿瘤患者的粘附抑制率一般比正常组或其他对比的肿瘤患者组要高,因而可能发展为肿瘤诊断的一项辅助手段。

细胞毒试验 用体外培养的肿瘤细胞作为靶细胞,加入来自肿瘤患者的免疫效应成分,根据靶细胞受破坏或其生长受抑制的程度,判断机体对有关肿瘤的免疫反应性。一般较多应用淋巴细胞观察其免疫反应性,称淋巴细胞的细胞毒试验,对于探讨机体对肿瘤的免疫反应性是有意义的,但因结果波动,实验程序复杂还不宜用于肿瘤的临床诊断。

此外,还有用白细胞移动抑制、特异性淋巴细胞转化以及巨噬细胞泳速测定等方法来反映机体对有关肿瘤的特异性免疫反应。这些方法对肿瘤的诊断意义尚待进一步研究。


发表评价

词条信息

  • 浏览次数:4770 次
  • 发布时间: 2012-12-13
  • 更新时间: 2012-12-13

参与评价:

  •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热门标签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24750
中国疾控中心信息中心 内容管理与技术支持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8.0以上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昌百路155号 邮编:102206 热线电话:13911841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