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百科首页>> 公卫百科>> 皮肤病 >>恶性黑瘤

恶性黑瘤
 
摘要: 恶性黑瘤是表皮或粘膜的黑素细胞的恶性肿瘤。白种人比有色人种发病率高。

恶性黑瘤是表皮或粘膜的黑素细胞的恶性肿瘤。白种人比有色人种发病率高。在上海地区的发病率(1974年)为0.41/10万人。据上海肿瘤医院的资料,本病占皮肤恶性肿瘤的10%,占全部恶性肿瘤的1~2%。近年来有增加的趋势。病因复杂。约2/3病例开始为痣,主要由色素痣、特别是交界痣发展而成。但在人群有痣者中仅极少数恶变,估计10万个色素痣中只有1个恶变。外伤、日光和紫外线照射可能为诱发因素。浅色皮肤或较易晒黑者易得此病。皮损好发于头面、颈和四肢末端,亦提示与光照有关。有的病例有家族史。遗传性日光过敏性疾病——着色性干皮病可并发本病。似与性腺内分泌有关。本病死亡率在男性较高,在育龄妇女则存活率较高,本病的死亡率虽随年龄而增长,但绝经期后妇女死亡率仍比男子明显低。

本病大都起于色素痣。当原有的色素痣瘙痒、边缘不规则扩大、浸润增厚、色泽加深、出血、溃破、红晕、或周围有卫星痣出现,应考虑本病。临床有三种类型:

雀斑样恶性黑瘤 好发于暴露部位,如面、颈部和手背,尤以颧部为最常见,且可累及下眼睑。褐色到黑色的扁平雀斑样损害,直径可达3~6cm或更大。损害可自行消退和复发。经10~15年或更久时间,可出现结节性损害,其直径可达1cm。女为男的一倍。平均发病年龄为70岁。预后良好。

散发性浅表黑瘤 也称原位湿疹样癌样恶性黑瘤。开始为斑疹损害,不久出现结节。损害比前者小,直径约2.5cm,常呈弧形,可隆起,边界清楚,颜色不一,可呈褐色、黑色、粉红,甚至灰色或白色。此型皮损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而以背部及上肢多见,但亦可累及粘膜。两性均可受累。发病年龄较早,平均为45岁。多在一年内侵入真皮,预后中等。

结节性黑瘤 损害为暗红色或粉红色结节,隆起呈息肉状,可溃破。周围散发褐色和黑色斑。肿瘤生长迅速。好发于背及头面部。也可发生于粘膜。平均发病年龄为50岁。男为女的一倍。预后较差。

此病尚有以下几种损害: 发生于甲下或甲皱襞的黑瘤称黑素性瘭疽,开始呈褐色,邻近的甲轻度变形,当肿瘤长大时,甲呈进行性营养不良。偶尔原发性黑瘤可完全无黑色素,称为无黑素性黑瘤,常见于结节性黑瘤,此种黑瘤起源于部分有色素沉着的原发性损害,可能是恶性黑瘤的一种变型; 有些病例起于恶性黑瘤中的小片粉红色区,转移时无黑色素合成,女性较多,预后不良。原发性粘膜恶性黑瘤比较常见。有报告见于女阴、阴道、子宫颈、龟头、口腔、食道、肛门、眼结膜和脉络膜等处。原发性恶性肿瘤也可起于视神经、乳房、膀胱、周围神经、肠、卵巢、软脑膜、肾上腺、肺、肝、胆和腮腺。

恶性黑瘤进展迅速,亦可自行消失。肿瘤可局部扩张,或由淋巴管转移至局部淋巴结,或由血行转移至其他内脏器官,如胆、胃肠粘膜、脾等。

组织病理按不同类型而异。在雀斑样恶性黑瘤,黑素细胞增多,形态正常、较大或畸形,均可分布于基底层;在扁平黑色区,大量不同形态的黑素细胞位于基底层,沿表皮真皮联接处,其下乳头层有淋巴细胞和含有黑素的巨噬细胞浸润; 在真皮他处有形成大细胞巢的恶性黑素细胞侵袭。在散发性浅表黑瘤,黑素细胞无上述类型中的明显异形,而是整个表皮杂乱散布着一种Paget样,大而圆的黑素细胞,尤以下部表皮细胞巢内为多; 其核深染,胞浆丰富,并含数量不等的黑素。结节性黑瘤,起源于表皮真皮交界处,有退行发育胞核的瘤细胞,自表皮向下侵入真皮,同时可见表皮突明显不规则向下增生;瘤细胞亦向上移入表皮内,导致表皮的分解和破溃;真皮内瘤细胞的大小形态,有很大变异,但主要为上皮样细胞。无黑素性黑瘤,虽肉眼未见色素沉着,但在HE染色标本中,可见有黑素颗粒;硝酸银染色可见少量黑素颗粒,氨性硝酸银法可见黑素及其前驱颗粒; 多数多巴反应和酪氨酸酶反应减少,有些肿瘤细胞呈阳性反应。

临床诊断,特别是早期损害可能有困难。当怀疑为恶变时,应即切除作活组织检查。患者尿中有黑素原存在,表示黑素产生的活性,而并不说明肿瘤的多少。无黑素性黑瘤患者的尿中,就无黑素原。恶性黑瘤早期,甚至在转移前,也不易发现黑素原,所以黑素原阳性时,有诊断意义,而阴性时,也不能排除本病。本病应与交界痣、复合痣、梭形细胞癌、蓝痣等鉴别。

色素沉着性基层细胞癌呈典型的基层细胞癌形态,中央为溃疡,周围绕有红色结节伴毛细管扩张;又因其色素位于真皮深层,故呈蓝黑红色,而浅表性黑瘤主要为棕黑色。无黑素性黑瘤应与化脓性肉芽肿鉴别,后者自数周至数月内长成,受伤后易出血,表面发亮有反光,基底无不规则色素沉着。

治疗可用以下方法:①外科切除:原发肿瘤应作广泛手术切除,淋巴结亦应彻底切除,以免复发。②物理疗法:可用二氧化碳、激光刀将肿瘤气化,或用液氮冷冻将其除去。放射疗法则常与其他疗法合并应用。对已转移的病例,则用化疗或化疗合并免疫疗法。③化学疗法:抗黑瘤素(DIC或DTIC)为三嗪咪唑胺,对复发恶性黑瘤有一定疗效。每日2~4.5mg/kg,加于150ml葡萄糖液或生理盐水中快速静滴 (10~15分钟),连续10日,休息18日,为一疗程。副作用有骨髓抑制,肠胃道反应和类似感冒症状。有用动脉插管多次连续灌注治疗晚期区域性恶性黑瘤,以提高局部疗效。双氢氯乙亚硝脲(BCNU) 及氯乙环己亚硝脲(CCNU)有短期疗效。用局部体外循环加热和抗癌药物治疗各期恶性黑瘤,疗效有所提高。④免疫疗法:用自身肿瘤制成的疫苗,进行皮内注射,每周1~2次。卡介苗接种,转移因子,左旋咪唑和提高免疫的中草药等亦可试用。


发表评价

词条信息

  • 浏览次数:5073 次
  • 发布时间: 2013-01-06
  • 更新时间: 2013-01-06

参与评价:

  •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热门标签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24750
中国疾控中心信息中心 内容管理与技术支持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8.0以上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昌百路155号 邮编:102206 热线电话:13911841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