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百科首页>> 公卫百科>> 寄生虫病学 >>

 
摘要: 蛉属双翅目的蛉科(Phlebotomidae),分布于全世界,以热带和亚热带的种类最多。生活史分卵、幼虫、蛹和成虫4期。

蛉属双翅目的蛉科(Phlebotomidae),分布于全世界,以热带和亚热带的种类最多。生活史分卵、幼虫、蛹和成虫4期。成虫头部有大的复眼1对,长的触角及下腭须各1对; 翅狭长呈桃叶状,停息时两翅向上开展成45°角; 腹部第2~6节背面有竖立毛簇或平卧毛;雄蛉外生殖器大而易见。各种成蛉的鉴别主要靠消化系的咽甲、口甲及色板,生殖系的受精囊和雄外生殖器。

蛉科内有蛉600余种,可分5个属:

(1) 白蛉属(Phlebotomus): 竖立毛类。口腔内无口甲。有时偶见少数零散小齿,但不构成甲的构造。受精囊分节完全或不完全。雄蛉外生殖器随蛉种而变化,特别是上抱器第2节的形状及该节上的长毫数目、位置及排列形式,上抱器第1节上有无突出体或刷状毛以及间中附器的形状和有无分叶。本属白蛉分布于欧、亚、非及大洋洲,我国现有11种。

(2) 司蛉属(Sergentomyia): 平卧毛类。口腔内口甲形态随蛉种而异,主要表现在甲齿的数目、形状大小和排列形式以及色板的有无、形状大小和位置。咽甲形态不如白蛉属特殊,但仍可用于分类。受精囊形状不一,囊面多数平滑或偶有皱纹,少数蛉种囊呈圆形,上有横列小刺,极少数蛉种受精囊分节完全。雄外生殖器变化很小,通常在第2节上有长毫4个,仅在位置与排列上有些差异,该节的内侧有小刚毛1个。司蛉属分布于欧、亚、非及大洋洲。我国现有19种。

(3)异蛉属(Idiophlebotomus): 竖立毛类。喙部很短,触角第3节长度超过喙长3倍以上,下腭须第3节粗而长,超过本须其他各节的长度,列式为1、4、2、5、3、或1、2、4、5、3,全须长度短于触角第3节的长度。口腔内有口甲。咽甲发育差。雄外生殖器的形态特殊,上抱器第2节的长度超过上抱器第1节的长度,上有长毫3~4个,腹腔内的生殖丝两侧有骨质化的副杆(accesso-ry rods) 1对。异蛉属在全世界仅有8种,其中7种分布于东南亚。在我国,仅在贵州省从江县查见一种,即长铗白蛉。

(4) 罗蛉属(Lutzomyia): 口腔背壁凸起,口甲有横列长齿1排及直列小齿1或数排。咽甲或有或无。雄蛉外生殖器上抱器第2节上有长毫3~5个,第1节及间中附器上有各种形式的附体及毛簇。受精囊形态不一。罗蛉属分布限于拉丁美洲,有300余种。

(5) 班蛉属(Brumptomyia): 口甲发育不全,受精囊分节完全或不完全。雄蛉外生殖器上的上抱器第1节基部有毛簇,第2节有长毫5个,其中2个位于顶端,3个位近中部,间中附器简单。班蛉属分布限于拉丁美洲,约30种。

以上5个属中,吸吮人血而又能传播疾病的蛉种以白蛉属和罗蛉属为最多。我国的5个主要蛉种及国外4个有代表性的蛉种依次简述如下:

(1) 中华白蛉(Phlebotomus chinensis Newstead,1916): 雌雄蛉咽甲前中部由“V”形小齿组成,基部有断续连接的横脊。受精囊纺锤状,分13~14节,各节交接处呈三角形。囊管长度为囊体长度的2.5倍。雄蛉上抱器第2节上有长毫5个,其中2个位于顶端,3个位近中部,阳茎末端有结节,结节距顶端较远,约28μm。注精器与生殖丝的比例为1:5.6。


中华白蛉

左: 咽甲 中: 受精囊 右: 阳茎


按成蛉活动及栖息场所,可分为家栖型及野栖型。在平原地区,为家栖型,成蛉季节为5~8月,以6月为高峰,偶而在8月出现一小峰,多数在一年内繁殖1代,少数可繁殖2代。成蛉活动局限于村庄房屋内外。用染色标记的白蛉,释放后进行搜捕,结果表明此型白蛉的活动范围大多在30m内,最远不超过107m。它主要吸人及家畜血液,吸狗血的极少。除山东泰安外,幼虫孳生地主要在室内。通常以4龄幼虫越冬。在山丘地区,则为野栖型,在甘肃东南部、四川西北部及陕西北部的山丘地区,野外白蛉的数量常比村内多几倍,村内白蛉主要来自村外。栖息场所为各种洞穴、窑洞及山野中的住屋或寺院等。此型白蛉飞行能力强,活动范围广泛,主要吸野生动物的血。部分白蛉晚间从野外飞向居民点,以侵袭牲畜为主,但亦吸人血。吸血后多数立即离去,仅有少数留栖畜舍内,待血液消化,卵巢将发育成熟时,飞向野外产卵。成蛉季节为5~9月,高峰多在7月。在某些地区的野外洞穴内,10月仍可查见成蛉,季节达4个半月以上。此型白蛉吸狗血的达80.9~82.7%,根据北京西山的观察,证实狗可吸引大量白蛉,有时一夜每狗引来白蛉多达1,391只。说明它有嗜吸狗血的习性。孳生地极为广泛,主要在野外。

中华白蛉系古北区的主要蛉种,分布于苏联、南斯拉夫、希腊、印度、阿富汗及克什米尔等地。在我国,分布极为广泛,包括华东、华北、东北、西北(约限兰州以东)、中南、西南共17省(市)、自治区227县,相当于北纬18°~42°,东径102°~124°。

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额济纳旗以及甘肃西部等地以外,中华白蛉是我国黑热病的传播媒介。在华东、华北、陕西关中平原地区流行的人源性黑热病,由家栖型中华白蛉传播,而在四川西北部、辽宁西北部以及北京市郊区等地的犬源性黑热病则由野栖型中华白蛉传播。

(2) 中华白蛉长管亚种(Phlebotomus chinensis lon-giductus Nitzulescu,1931):与中华白蛉的主要区别是雌蛉受精囊囊管特长,为囊体长度的5.8倍; 雄蛉阳茎的结节距顶端较近,约14μm。注精器与生殖丝的比例为1:0.6。

新疆阿图什的观察,成蛉于5月初或中旬出现,9月底绝迹,6月和8月各出现一个高峰,后者峰幅小,一年繁殖2代。成蛉主要栖息于人房及畜舍,颇似家栖蛉种,但用滞留喷洒杀灭室内白蛉的效果不如华东平原地区明显。在喷洒过的村庄内,许多新建的住屋中白蛉密度大于已经喷洒的旧房内的数量,可见此蛉并不完全为家栖蛉种,其中一部分可能是近家栖蛉种。成蛉活动多以室内、外墙面为主,至于野外峭壁等场所虽偶而发现此蛉,但为数不多。它兼吸人、畜血液。

此亚种国外见于苏联、巴基斯坦和印度北部。国内分布仅限于新疆,与中华白蛉的分布区截然分开。在新疆南部的老居民区内仍为主要蛉种,与人的关系极为密切。

中华白蛉长管亚种对杜氏利什曼原虫易感,实验感染率高达54.2%,鞭毛体侵入前胃、食道和咽喉的百分率分别为88.1、70.2和20.2%。现已被确认为我国新疆人源性黑热病的传播媒介。苏联中亚细亚地区黑热病的传播,此蛉亦占重要地位。

(3) 硕大白蛉吴氏亚种 (Phlebotomus major wujYang & Xiong,1965): 雌、雄蛉的咽甲系由点状小齿相互连接而成的横脊,咽甲的前中部夹有针尖状直立小齿,雌蛉受精囊如纺锤状,分12~19节,多数为14~16节,囊颈末端有一结节样囊头,雄蛉外生殖器与中华白蛉近似,但本种白蛉的阳茎末端尖细,无结节结构。

硕大白蛉吴氏亚种

左: 咽甲 右: 受精囊


成蛉出现季节随地区而异。在新疆塔里木,于5月初出现,9月末消失,有2个高峰期,一年繁殖2代。在内蒙古额济纳旗,于6月初出现,7月中有一个高峰,8月末绝迹,一年繁殖1代。栖息场所为野外的各种洞穴,尤其是大砂鼠洞穴内的生境,为它提供了吸血、栖息和孳生的全部条件。此种白蛉在野外活动极为广泛。对人有趋向性,但不在人房内而在室外吸血。主要活动时间为黄昏后至子夜前,高峰期在晚9~11时。最适宜于活动的温度为24~28℃。当气温降至20℃以下时,活动迟缓,数量减少。至16℃时,即终止出洞活动。此蛉有明显的趋光性,进入室内活动的白蛉也多集中于灯光周围。据测定,距光源1m内粘获白蛉数较1m以外者高57倍。垂直分布调查表明,此种白蛉是贴地活动的,距地面0.1~0.35m粘蛉数占白蛉总数的70.2%,最高的活动点不超过1.8m。

此蛉是我国新疆和内蒙古荒漠中的野栖蛉种,分布于新疆乌鲁木齐、克拉玛依等13个县市、内蒙古额济纳旗以及甘肃敦煌。

1964年,在塔里木荒漠中,首次从5只硕大白蛉吴氏亚种的消化道内查见了利什曼鞭毛体,接种实验动物后,导致动物内脏出现重度感染,表明这种鞭毛体确系杜氏利什曼原虫。实验感染证明它对杜氏利什曼原虫极易感染,感染率高达85.1%,鞭毛体移向消化道前部的比率极高。综合流行病学和生态学观察的结果,确认此蛉是我国新疆和内蒙古等地野生动物源性即自然疫源性黑热病的传播媒介。在新疆克拉玛依区内,此蛉也是沙鼠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 gerbilli)的传播媒介。

(4) 蒙古白蛉 (Phlebotomus mongolensis Sinton,1928): 雌蛉咽甲由楔形板齿组成。受精囊粗而短,分4~5节,末节胀大。雄蛉外生殖器上抱器第1节近基部有指状突出体,上有细而软的刷状毛1簇,第2节上有长毫4个。

按成蛉活动及栖息场所,可分为家栖型及野栖型。家栖型的活动限于村庄内,主要栖息于人房和畜舍。成蛉季节依地区纬度略有不同。一般为5月初~9月底,个别地区延续至10月上旬,共41/2~5个月。在江苏、安徽、河北及河南等地,一年有2个高峰,繁殖2代。在

甘肃仅有1个高峰,每年繁殖1代。它是兼吸人、畜血的蛉种。据江苏、河北、河南等地调查,孳生地均在室内。野栖型见于甘肃河西走廊黑山湖和新疆克拉玛依荒漠地区。成蛉季节分别为2个半月和3个半月,每年均仅繁殖1代。荒漠的大沙鼠洞穴为其吸血、栖息、孳生及幼虫越冬的主要场所。成蛉于黄昏出洞,串洞活动频繁,至子夜后停止。洞内白蛉密度甚高。在克拉玛依荒漠的一个鼠洞口按装捕蛉器,一夜间最多可捕获400余只。成蛉趋光性强。用灯光幕屏诱引,可捕获大量出洞活动的白蛉。曾以此型白蛉243只叮咬大沙鼠,一小时内有219只(90.2%)吸血,可见其亲嗜性。如有机会,此种白蛉亦吸人、畜血液。

此蛉分布于伊朗、伊拉克、阿富汗及苏联。在国内,分布于华东、华北、东北、西北和中南的14个省、市、自治区208个县、市,相当于北纬31°~45°,东径74°~121°。

蒙古白蛉吸人、畜血后,胃内形成围食膜,包围吸入的血液,并随血液消化而缩小,终于排出体外。在胃内发育的杜氏利什曼原虫鞭毛体受围食膜限制,不能向消化道前部进展,因而不能起传播黑热病的作用。但蒙古白蛉对大沙鼠利什曼原虫却甚易感,实验感染率达33.3%,且此种利什曼原虫在其胃内亦不受围食膜的限制。新疆克拉玛依地区的大沙鼠洞穴内,蒙古白蛉对沙鼠利什曼原虫的感染率为17.2%,其中有9.3%的鞭毛体侵入咽喉。故可确定此种白蛉是我国沙鼠利什曼原虫的传播媒介。在苏联、伊朗、阿富汗等的荒漠地区,蒙古白蛉是湿型皮肤利什曼病的传播媒介之一。

(5) 鳞喙司蛉(Sergentomyia squamirostris News-tead,1923): 雌雄蛉咽甲由Y形尖齿组成。雌蛉口腔色板呈扇形,板顶中部有时具短柄状或三角形突起,有的完全呈弧形,其形态变异常与解剖及封制标本的技术操作有关。色板基部有1排梳状口甲,齿数40~70个。受精囊长筒状,光滑不分节。雄蛉口腔内仅有1排微细口甲,齿数20~24个。雄蛉外生殖器上抱器第2节有长毫4个,2个在顶端,2个在中部,两个长毫之间的弧度较大。

成蛉季节按地区不同略有差异。在辽宁,季节约3个月。在山东泰安,为4~41/2个月。在江苏南京,约6个月。一年至少繁殖2代。夜间成蛉活动多在野外,少数在村庄屋外墙面活动。栖息场所为各种石墙缝隙、山洞、及野生动物洞穴。主要吸取变温动物血液,偶吸鸡和人血。

蒙古白蛉

左: 咽甲 中: 受精囊 右: 突出体与刷状毛


此蛉分布于日本及我国的河北、北京、山西、陕西、甘肃、河南、湖北、湖南、四川、辽宁、山东、江苏、安徽等省、市。对人无传病作用。曾在北京、泰安、西安等地从此蛉的胃内查出短膜型(crithidia form)的感染,系寄生蟾蜍血内的包盖锥虫(Trypanosoma bocagei)的鞭毛体。

(6) 静食白蛉 (Phlebotomus papatasi Scopoli,1786): 原误译为巴氏白蛉。雌蛉咽甲由网状甲齿组成。受精囊形如腊肠,头特大,具三角形突,颈不分明,囊体分10~11节。雄蛉外生殖器的上抱器第1节基部有小结节,上有少数短毛,第2节顶端有3个粗短长毫,前中部有2个短的长毫,间中附器特殊,分3叶,腹背叶弯联成镰刀状,背叶内侧边缘有排列整齐的1列须状毛。下抱器末端有短匙状刺2根。

成虫多见于平原温热干燥地区。在印度、巴基斯坦、伊拉克、埃及、苏丹及埃塞俄比亚为家栖蛉种。除吸人血外,亦嗜家畜、狗、猴、鼠血,偶吸鸟类和蜥蜴血。在苏联乌兹别克、土库曼、阿塞拜疆以及伊朗、阿富汗等的荒漠地区,主要栖息于大沙鼠洞穴内,也栖息在这些地区居民点的人房内。调查证明,鼠洞和人房内的白蛉互有交换,因而具有近野栖习性。此蛉吸血频率很高。据在开罗观察,一只静食白蛉在1个月内吸血最多达11次,每隔1~3天即吸血一次。成蛉季节各地不一,如在热带非洲全年可见,在伊拉克季节长达8个月,而在地中海为7个月。在苏联阿塞拜疆,一年可繁殖2代。在埃及、利比亚和苏联都发现此蛉可营自体生殖(autogeny),即在完全不吸血的情况下,雌蛉可以产卵。

此蛉分布于印度、巴基斯坦、伊拉克、伊朗、阿富汗、苏联、地中海地区以及非洲西北部。

静食白蛉为白蛉热的传播媒介以及东半球皮肤利什曼病的主要传播媒介。在以家栖习性为主的地区,传播干型皮肤利什曼病; 而在近野栖习性为主的地区,传播湿型皮肤利什曼病。在伊拉克,可能是黑热病的媒介。此外,还在非洲利比亚沙鼠间传播沙鼠利什曼原虫。

(7) 银足白蛉(Phlebotomus argentipes Annandale& Brunetti,1908):雌蛉咽甲前中部有4~5排钩状齿,后部有条状横脊。受精囊形如胡萝卜,分13~15节,末节胀大,囊头陷入囊内。雄蛉外生殖器的间中附器分3叶,依次称为背、中、腹叶。阳茎两侧有1对骨化副杆,上抱器第2节有5个长毫,其中2个位于顶端,3个位于近中部。

成蛉喜栖于温暖潮湿地区。在印度全年均出现,以春秋两季密度较高,栖息于人房和畜舍内,为近家栖蛉种,吸人、畜血,但极少吸狗血。在斯里兰卡为主要蛉种,惟不吸人血,仅吸畜血。在马来西亚为野栖蛉种,常栖于蝙蝠洞内或丛林中,吸人血者罕见。

此蛉分布于印度、缅甸、斯里兰卡、马来西亚、巴基斯坦、伊朗、泰国及越南,是印度黑热病的传播媒介。

(8) 长须罗蛉(Lutzomyia longipalpis Lutz & Lar-rousse,1920): 雌蛉口腔背面凸出,有一排由8个尖齿组成的口甲,背面尚有一排点状小齿。色板形如蘑菇,顶中有一长而尖的板柄。咽甲发育。受精囊分10~11节,分节完全。雄蛉外生殖器的上抱器第1节基部有基簇(basal tuft),簇毛刚直。第2节上有长毫4根,间中附器背侧有2根羚羊角状刺。

据南美各地观察,此蛉为适应干燥环境生活的蛉种。吸血习性极为广泛,包括人、畜及野生动物。实验证明它嗜吸狗和狐狸的血。通常栖于人房、畜舍及其周围,为家栖蛉种。在巴西西南部,它栖于野外石灰洞内。

此蛉分布于巴西、墨西哥、巴拿马、委内瑞拉、秘鲁及危地马拉等地,是南美地区黑热病的唯一传播媒介。在委内瑞拉皮肤利什曼病流行区内,曾发现此蛉的自然感染。实验感染证明它对粘膜皮肤利什曼原虫极为敏感。用染有墨西哥利什曼原虫的长须白蛉叮咬感染实验动物获得成功。因此,长须罗蛉可能是中、南美洲皮肤利什曼病的传播媒介。

(9) 疣肿罗蛉(Lutzomyia verrucarum Townsend,1914): 雌蛉口腔内有一排口甲,由4个相等尖齿组成,背面尚有2排点状小齿。色板锥状。咽甲不发育。受精囊形如梨状,囊体具条痕。雄蛉外生殖器上抱器第1节基部有基簇近前部有须状小刚毛,上抱器第2节有长毫4根,在亚顶端有小刚毛1根。

据在秘鲁观察,此蛉孳生栖息多见于室外,主要栖息和孳生场所为岩石缝隙、石墙、石洞,白天偶亦在室内发现,为近家栖蛉种。主要吸人和畜血。

此蛉分布于秘鲁、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厄瓜多尔等地,是秘鲁人、狗粘膜皮肤利什曼病的传播媒介。它也是流行于秘鲁、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的卡里翁病(Carri-on’s disease)的传播媒介。该病的病原体为杆菌状巴尔通体(Bartonella bacilliformis),临床上分为两型,病原见于末梢血液和皮肤者为秘鲁疣,以皮肤损害为主;病原见于内脏者为奥罗亚热 (Oroya fever),症状为高热、恶寒、出血甚至血栓形成导致血管阻塞。除人外,猴、犬、猫等均可感染。


发表评价

词条信息

  • 浏览次数:7932 次
  • 发布时间: 2012-12-17
  • 更新时间: 2012-12-17

参与评价:

  •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热门标签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24750
中国疾控中心信息中心 内容管理与技术支持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8.0以上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昌百路155号 邮编:102206 热线电话:13911841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