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百科首页>> 公卫百科>> 皮肤病 >>鼻红粒病

鼻红粒病
 
摘要: 鼻红粒病: 为儿童时期罕见的慢性病,病因未明,大多数病例有遗传因素。亦有认为是血管舒缩神经功能障碍引起的多汗症。

鼻红粒病: 为儿童时期罕见的慢性病,病因未明,大多数病例有遗传因素。亦有认为是血管舒缩神经功能障碍引起的多汗症。本病多见于6月到10岁体质较弱的儿童。鼻部常先多汗,然后出现弥漫性潮红,压之退色,其上有密集帽针头大的圆形尖顶丘疹,有时为水疱。主要见于鼻尖及鼻翼,逐渐扩展至面颊、上唇及颏部。局部汗液分泌旺盛,虽冬季亦不停,常形成小的汗珠。可有轻度瘙痒、烧灼和冷感。患者常有周围血液循环不畅如手足发绀,易生冻疮,掌跖多汗等。病程慢性,一般到青春期痊愈。持续更久者则多有明显的毛细血管扩张,甚至有小汗腺囊肿形成。不典型病例可仅表现为鼻部多汗,有小丘疹而无红斑,或有红斑而无小丘疹。组织病理示:非特异性炎症。真皮内血管扩张,汗管周围有单核细胞、浆细胞等浸润。有时汗管因发生压力性阻塞而有扩张及囊肿形成。本病应与酒渣鼻鉴别。后者多发于中年人面中央,患部皮肤潮红、有毛细管扩张,伴皮脂溢出。治疗结果常不满意。应注意改善病人全身状况,内服维生素,适当给服镇静剂,外用2~5%福尔马林溶液等。小剂量X射线、冷冻可酌情使用。


发表评价

词条信息

  • 浏览次数:4961 次
  • 发布时间: 2013-01-06
  • 更新时间: 2013-01-06

参与评价:

  •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热门标签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24750号-12
中国疾控中心信息中心 内容管理与技术支持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8.0以上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昌百路155号 邮编:102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