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S)为黄色固体,有多种同素异形体,主要有斜方硫、单斜硫两种晶体以及无定形硫。硫能升华,燃点190℃不溶于水,溶于二硫化碳、四氯化碳和苯。工业上用于制造硫酸、亚硫酸、金属硫化物、二硫化碳、火药、火柴、硫化橡胶与染料、药物、农用杀虫剂。元素硫的毒性甚低,生产中不致引起急性中毒,对皮肤有弱刺激作用。
二氧化硫中毒 二氧化硫(SO2)为具有辛辣及窒息性臭味的无色气体。分子量64.07,比重2.23。溶于水和有机溶剂。用于制造硫酸、硫酸盐、亚硫酸盐、磺酸盐等,并用作冷冻剂、漂白剂、熏蒸消毒杀虫剂。二氧化硫是工业废气的常见成分和大气污染的主要物质之一。二氧化硫与粘膜上的水分结合,形成亚硫酸和硫酸,因此对粘膜有强烈刺激作用。嗅觉阈为1.5mg/m3。浓度为20~30mg/m3时引起喉部刺激症状,50mg/m3时开始出现窒息感和眼刺激症状,120mg/m3时仅能忍受3分钟。
急性轻、中度中毒时,有明显的上呼吸道和眼的刺激症状,可因支气管痉挛而出现胸闷,肺通气阻力增大,呼吸相延长。同时可伴有消化功能紊乱等全身症状。重度中毒可引起化学性支气管肺炎以至肺水肿,出现呼吸困难和紫绀等。如并发化脓性支气管炎,形成纤维化后可导致肺气肿等后遗症。当浓度极高时可立即引起反射性声门痉挛,造成窒息。液体二氧化硫可引起皮肤和眼灼伤。慢性长期接触可引起头晕,头痛,乏力,嗅觉、味觉减退和鼻咽炎,支气管炎等症状。多数人长期接触后常产生一定的耐受性,但个别敏感者则可诱发支气管哮喘。
急性中毒时采取一般急救措施和对症治疗。可给予2~5%碳酸氢钠液雾化吸入,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车间空气中二氧化硫最高容许浓度为15mg/m3。
三氧化硫中毒 三氧化硫(SO3)又称硫酸酐,为无色液体或结晶,通常是三种同素异形体(α-、β-、γ-式) 的混合体。分子量80.06,熔点不恒定,沸点44.8℃,蒸气比重2.8。三氧化硫溶于水成为硫酸,溶于浓硫酸成为发烟硫酸。其毒性与硫酸雾同。
车间空气中三氧化硫最高容许浓度为2mg/m3。
硫酸中毒 硫酸 (H2SO4) 为无色油状液体。分子量98.08,比重1.834(20℃),熔点10.36℃,沸点338℃。有强烈吸湿性。常温下不挥发,加热至30℃以上即产生硫酸蒸气,200℃以上可释出三氧化硫烟雾。工业上用于生产化肥、硫酸盐、磷酸、盐酸、醋酸、炸药、染料、人造纤维,制造蓄电池,精制油脂,金属酸洗,电镀等。在加热、搅动和发生氢气泡时,空气中可有硫酸雾和三氧化硫烟雾。硫酸对组织有很强的腐蚀作用。由于脱水和产热,可使组织蛋白质凝固,造成局部灼伤和坏死。嗅觉阈为1mg/m3,人吸入硫酸雾6~8mg/m3 5分钟即可引起严重呛咳。吸入高浓度硫酸雾可发生上呼吸道刺激症状。严重者发生喉头水肿,气管、支气管水肿和肺水肿。吞服硫酸可造成口腔、咽喉、食管和胃粘膜的腐蚀、灼伤,导致食管和胃穿孔,腹膜炎,并有全身性中毒症状,如休克、肾功能衰竭等。硫酸溅于皮肤和眼内可引起灼伤。长期接触硫酸雾的工人可有结膜炎、鼻粘膜萎缩,伴有嗅觉减退或消失,牙齿酸蚀症等,并可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胃肠功能紊乱等。
酸洗槽除设槽边吸风装置外,可加入磺化煤焦油等酸雾抑制剂。
车间空气中硫酸最高容许浓度为2mg/m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