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百科首页>> 公卫百科>> 寄生虫病学 >>犬复孔绦虫与复孔绦虫病

犬复孔绦虫与复孔绦虫病
 
摘要: 犬复孔绦虫 [Dipylidium caninum (Linnaeus,1758)]偶可感染人体,引起复孔绦虫病。

犬复孔绦虫 [Dipylidium caninum (Linnaeus,1758)]偶可感染人体,引起复孔绦虫病。

成虫长10~50cm,宽0.3~0.4cm。头节直径约0.35mm,具吸盘4个、发达的顶突及4圈小钩,约60个。各节片均具雌、雄生殖器官两套,生殖孔分列两侧。成节和孕节均长大于宽,孕节中子宫分为许多贮卵囊,每个贮卵囊包含2~40个卵。卵近圆球形,直径35~50μm,具2层薄的卵壳,内有六钩蚴。

成虫寄生于狗、猫小肠内。其孕节单节或数节一起从链体脱落,自肛门逸出,或随粪便排出体外,干裂后虫卵散出,如被中间宿主蚤类幼虫食入,则在肠内孵出六钩蚴,钻入肠壁,进入血腔开始发育。待蚤幼虫经蛹羽化为成蚤时,约在感染后30天,发育成似囊尾蚴。被感染的蚤活动力锐减,如被终宿主吞食,则其体内的似囊尾蚴以其头节附着于宿主肠壁,2~3周发育为成虫。

本虫呈全球性分布,狗、猫的感染率很高,也见于狐、狼;偶尔感染人体。犬复孔绦虫病发现于欧洲、日本及我国。我国在北京、沈阳及广州曾有3例报告。病人多为儿童,曾有一例5周婴儿感染,还记载一家4个小孩和母亲同时受染,后者被驱出200余条成虫。

犬栉首蚤、猫栉首蚤及致痒蚤为重要的中间宿主。狗、猫多因舐毛,吞入其体上感染的蚤而受染;儿童或青少年喜与狗、猫接触,偶尔吞食其体上的蚤而感染。

病人一般无明显症状。儿童有时有腹痛、腹泻、肛门瘙痒及烦躁不安等神经中毒症状。

诊断依据粪检找到虫卵。虫卵在贮卵囊内为其特征,有时可在粪便内找到孕节。

治疗同微小膜壳绦虫病。

预防在于注意狗、猫的管理,并给予灭蚤和驱虫,以防人感染。


发表评价

词条信息

  • 浏览次数:6493 次
  • 发布时间: 2012-12-14
  • 更新时间: 2012-12-14

参与评价:

  •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热门标签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24750
中国疾控中心信息中心 内容管理与技术支持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8.0以上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昌百路155号 邮编:102206 热线电话:13911841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