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百科首页>> 公卫百科>> 劳动卫生 >>茶叶加工劳动卫生

茶叶加工劳动卫生
 
摘要: 茶叶加工一般经粗制和精制两个阶段。粗制的成品称为毛茶,根据其是否发酵,分为两种稍有不同的过程。

茶叶加工一般经粗制和精制两个阶段。粗制的成品称为毛茶,根据其是否发酵,分为两种稍有不同的过程:① 发酵茶 (如红茶): 鲜叶—→萎凋—→揉捻—→发酵—→干燥—→毛茶。②非发酵茶(如绿茶): 鲜叶—→杀青—→揉捻—→干燥—→毛茶。

毛茶进一步精制的生产过程如下: 毛茶—→焙烘—→抖筛—→轧切—→圆筛—→分类风选—→拣梗—→烘炒—→茶叶。

茶叶加工过程中主要的有害因素为茶尘,其次是高温。

在茶叶加工过程中,几乎每个工序都可产生茶尘,尤以抖筛、圆筛、风选工序更为严重。茶叶成分复杂,主要含有咖啡碱、茶碱、鞣酸、黄嘌呤、挥发油、脂溶性色素等。据江西省劳动卫生研究所1959年测定结果,茶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为8 %左右,说明茶尘内尚夹杂有少量的矽尘。此外,茶尘中尚可含有某些霉菌。

制茶工人长期吸入高浓度的茶尘,可引起茶工尘肺。广西南宁、梧州、百色三地区于1975年调查了386名制茶工人,约有5%的工人X线胸片具有尘肺的特征; 约有10%的工人肺活量降低,甚至在X线胸片只有轻度改变时即已出现肺功能异常。动物实验表明,茶尘能引起肺间质纤维性变,结节形成和肺气肿。

茶尘还可引起慢性鼻炎、咽炎。茶尘对神经系统也有影响,可引起舌、手、眼球、眼睑震颤,感觉障碍,并可引起头晕、头痛、兴奋、失眠。茶尘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主要是引起心搏增加,这可能是由于茶叶中咖啡碱和黄嘌呤的作用所致。

烘干、蒸压、干燥和锅炉等工种,可接触到高温。据广西五个茶厂1975年测定结果,上述工种作业场所夏季的气温可比室外温度高3~5℃,热辐射强度为2.51~14.64J/(cm2·min)。

危害制茶工人的有害作业环境虽有一定季节性,但在此环境中,茶尘与高温、热辐射往往同时存在,因此,对此种联合作用应予以重视。针对存在的有害因素,应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


发表评价

词条信息

  • 浏览次数:4076 次
  • 发布时间: 2012-12-13
  • 更新时间: 2012-12-13

参与评价:

  •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热门标签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24750
中国疾控中心信息中心 内容管理与技术支持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8.0以上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昌百路155号 邮编:102206 热线电话:13911841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