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液囊肿是由于外伤使粘液腺导管破裂,粘液溢入周围结缔组织,直至粘蛋白聚集于粘膜下层和粘膜固有层产生的水肿。在腺性唇炎患者,因唇粘膜腺及其导管增生,亦可发生粘液囊肿。本病发生于青年,也见于儿童,婴儿早期偶有发生。囊肿常为单个,主要发生于下唇,其他部位如颊粘膜,舌和齿龈等处少见。一般为粟粒至黄豆大或更大,为半球形隆起,蓝灰色或呈半透明状,表面光滑,可推动,压之有波动感。有时囊肿可排出透明的粘液,或自行消失。一般无自觉症状。如囊肿位于口腔下部粘膜,称舌下囊肿。早期组织病理为多发性空隙,充满涎粘蛋白,外围有一层较厚的肉芽组织。中期损害由一个或数个较大的囊腔组成,囊壁系肉芽组织,其中间杂着巨噬细胞。晚期损害多为孤立性囊肿,囊壁由少量肉芽组织和大量纤维组织所形成。有的囊壁可见破裂的唾液腺导管通向囊腔。囊内容物为涎粘蛋白,HE染色呈轻度嗜酸性无定形物质,PAS染色呈阳性反应。并耐淀粉酶。根据损害部位和形态容易诊断,必要时作病理检查可以确诊。治疗用手术切除或用空针抽出其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