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百科首页>> 公卫百科>> 皮肤病 >>女阴干枯症

女阴干枯症
 
摘要: 女阴干枯症是指女阴处皮肤粘膜发生萎缩和硬化。由于本病有萎缩、硬化、白斑、苔藓样变等多种改变,被认为与女阴硬化性萎缩性苔藓和白斑性外阴炎有关,但亦有人认为系一种原发性疾病。

女阴干枯症是指女阴处皮肤粘膜发生萎缩和硬化。由于本病有萎缩、硬化、白斑、苔藓样变等多种改变,被认为与女阴硬化性萎缩性苔藓和白斑性外阴炎有关,但亦有人认为系一种原发性疾病。

患者以绝经期后的妇女为多,亦可发生于年轻妇女或卵巢切除术后,因此本病可能与卵巢功能降低或消失有关。对于卵巢功能正常的患者,有人认为是由于组织对内分泌素的刺激缺少感受所致,而这种变化可能与局部的交感神经损伤或功能不良有关。此外,由阴道流出分泌物的慢性刺激,炎症或机械性刺激均能诱发本病或使之加重。维生素A缺乏也可能是一个因素。

本病初起时最先累及小阴唇和阴蒂区,轻度发红、肿胀、自觉瘙痒和灼热感,常因搔抓而引起湿疹样变和继发感染。以后女阴皮肤和粘膜逐渐萎缩,皮肤弹性降低,呈灰白色,上有红色斑点。粘膜干燥,光滑发亮,变为苍白或灰黄,有时杂有小片毛细管扩张。有些病例出现粘膜白斑样变化。以后逐渐发生组织硬化和收缩,粘膜与其下组织粘连,呈蜡黄色。最后小阴唇和阴蒂可以消失,大阴唇变干,整个女阴缩小,阴道口渐狭窄,引起性交困难,排尿时疼痛。因搔抓可引起表皮剥脱,湿疹样变和苔藓样变。

组织病理呈表皮角化过度,棘层变薄,乳头萎缩,真皮内有浆细胞,淋巴细胞及嗜中性粒细胞浸润,弹力纤维变性并减少,胶原纤维有嗜碱性变。

本病应与老年女阴萎缩鉴别,后者外阴弥漫性萎缩,粘膜干燥,但无硬化,也无粘膜变白和女阴白斑。皮肤各层及附件呈同等程度萎缩。无恶变倾向。

对于年龄较大的患者,雌激素制剂有一定疗效,每日用己烯雌酚0.5mg,3~4周为一疗程,需持续治疗一年至一年半,可见白斑好转。若配合外用1%己烯雌酚软膏则效果更好。雄激素如2.5%丙酸睾丸酮软膏,每日三次,长期应用,亦可获得良好疗效。对年轻而无雌激素缺乏的患者,可用2%乙酰胆碱和0.5%盐酸组织胺软膏外擦。皮质激素软膏能减轻瘙痒和皮肤损害。维生素A和维生素E,复合维生素B等口服亦有一定的效果。


发表评价

词条信息

  • 浏览次数:6007 次
  • 发布时间: 2013-01-06
  • 更新时间: 2013-01-06

参与评价:

  •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热门标签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24750号-12
中国疾控中心信息中心 内容管理与技术支持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8.0以上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昌百路155号 邮编:102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