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百科首页>> 公卫百科>> 皮肤病 >>钙化上皮瘤

钙化上皮瘤
 
摘要: 钙化上皮瘤又称毛母质瘤,是一种向毛细胞方向分化的肿瘤。少见。患者多女性。常发生于青年或儿童时。

钙化上皮瘤又称毛母质瘤,是一种向毛细胞方向分化的肿瘤。少见。患者多女性。常发生于青年或儿童时。好发于头皮、颈部或上肢。肿瘤一般为单个皮下结节,表面皮色正常或略红,直径为0.5~3cm,甚至5cm,质地坚硬,偶呈囊性,虽可与皮肤粘连,但基底可推动,极少破溃。常缓慢生长,当增大至一定程度时可有轻度疼痛和压痛。此瘤位于真皮深层甚或皮下组织,有完整包膜。瘤细胞有二型:一型为嗜碱性细胞,类似毛母质细胞,早期多见;另一型为“影子细胞”,系未成熟的毛皮质细胞,由前者演变而来,晚期多见,胞核消失,仅见残影;胞浆弱嗜酸性,常见钙盐沉积。间质为纤维组织,偶见钙化、骨化或异物巨细胞反应。此瘤需与钙化表皮样囊肿鉴别,后者无嗜碱性细胞和影子细胞。必要治疗时手术切除,极少复发。

发表评价

词条信息

  • 浏览次数:9192 次
  • 发布时间: 2013-01-06
  • 更新时间: 2013-01-06

参与评价:

  •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热门标签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24750号-12
中国疾控中心信息中心 内容管理与技术支持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8.0以上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昌百路155号 邮编:102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