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百科首页>> 公卫百科>> 寄生虫病学 >>胰阔盘吸虫与阔盘吸虫病

胰阔盘吸虫与阔盘吸虫病
 
摘要: 阔盘吸虫在我国已发现6种,即胰阔盘吸虫 [Eury-trema pancreaticum (Janson,1889) Looss,1907]、腔阔盘吸虫[E. coelomaticum (Giard & Billet,1892)Looss,1907]、支睾阔盘吸虫(E. cladorchis Chin,Li& Wei,1965)、河鹿阔盘吸虫(E. hydropotes Tang& Tang,1975)、福建阔盘吸虫(E. fukienensis Tang& Tang,1978) 及圆睾阔盘吸虫 (E. sphaeriorchisTang et al,1978)。阔盘吸虫病主要是胰阔盘吸虫寄生人的胆道与胰管所引起的。

阔盘吸虫在我国已发现6种,即胰阔盘吸虫 [Eury-trema pancreaticum (Janson,1889) Looss,1907]、腔阔盘吸虫[E. coelomaticum (Giard & Billet,1892)Looss,1907]、支睾阔盘吸虫(E. cladorchis Chin,Li& Wei,1965)、河鹿阔盘吸虫(E. hydropotes Tang& Tang,1975)、福建阔盘吸虫(E. fukienensis Tang& Tang,1978) 及圆睾阔盘吸虫 (E. sphaeriorchisTang et al,1978)。阔盘吸虫病主要是胰阔盘吸虫寄生人的胆道与胰管所引起的。

胰阔盘吸虫虫体宽阔,大小9.5~16×5.5~8.5mm,表皮有棘,两个吸盘均很显著,其中口吸盘较粗大。睾丸2个,并列在腹吸盘两侧,边缘略分裂。卵巢边缘分裂,位于睾丸后方。卵黄腺位于虫体中部两侧。子宫占虫体后半的全部。虫卵椭圆形、具卵盖、深咖啡色。卵内有一发育成熟的毛蚴。

第一中间宿主为各种蜗牛,已证实的有同型阔纹蜗牛、灰阔纹蜗牛、枝小丽螺、弧形小丽螺及Acusta des-pecta(朝鲜)等。虫卵被蜗牛吞食后,毛蚴从卵中孵出,形成早期母胞蚴。感染后3月的早期子胞蚴体内含数量很多的胚球。成熟子胞蚴含尾蚴30~65条。子胞蚴成熟后离开母胞蚴,成堆的子胞蚴向宿主头部移行,到达蜗牛体外。在外界,成熟子胞蚴收缩为椭圆形、圆筒形或柠檬形的囊体,两端留着细长的尾巴。尾蚴为短尾型。

第二中间宿主为草螽,如红脊草螽和中华草螽等,成熟子胞蚴被草螽吞食后,尾蚴脱去尾球,体部穿过胃壁进入血腔,最后发育为成熟囊蚴。终宿主获得感染的方式尚不十分清楚,人体可能因偶然误食了草螽或其身体的某一部分而感染。

胰阔盘吸虫寄生在牛、羊、猪、骆驼、猕猴等动物的胰管及胆道内,偶可感染人。我国有人体感染的报告。世界各地及我国的东北、西北牧区草原直到南方各省都有本虫的存在。如长春的牛感染率高达80%,东北草原及福建的牛、羊感染率达60~70%。因本虫的感染可致大批羊只或整个羊群死亡。

据对病牛的胰脏进行病理观察,显示胰脏表面不平,色调不匀,有的部位见有结缔组织瘢痕和点状出血。胰管壁肥厚,管腔缩小,管粘膜不平呈小结节状并有点状出血。组织学检查有的粘膜脱落,有些部位可见深入到粘膜固有层的增生的上皮细胞。在充满虫体的胰管内常见虫卵侵入管壁,产生炎症反应和结缔组织增生。反应较强烈,有嗜酸粒细胞浸润,也有腺实质的坏死,或因虫卵深入胰实质引起结缔组织增生,将腺体挤向一边,使胰脏呈萎缩状态。在结缔组织压迫下,腺小叶的结构破坏致胰腺功能紊乱,胰岛呈营养不良变化。严重的慢性感染常因结缔组织增生导致胰硬化。由于上述病理变化,患畜呈现衰弱,营养不良,下痢,颈部和胸部水肿及消瘦。

胰阔盘吸虫成虫


病原诊断依据从粪便或十二指肠液内发现典型虫卵。治疗尚无特效药物。预防要注意个人卫生。

发表评价

词条信息

  • 浏览次数:6191 次
  • 发布时间: 2012-12-14
  • 更新时间: 2012-12-14

参与评价:

  •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热门标签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24750
中国疾控中心信息中心 内容管理与技术支持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8.0以上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昌百路155号 邮编:102206 热线电话:13911841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