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外科的辅助治疗是与主要治疗方法相对而言,当前多系手术前后的辅助治疗,以弥补手术之不足。
辅助放射治疗 ①术前放射治疗:能缩小病变体积,降低癌细胞活力,提高切除率,还能使肿瘤周围小血管、淋巴管闭塞,减少或防止术中癌细胞播散的机会。有人报告直肠和乙状结肠癌术前照射2000rad/两周,提高了生存率。根据中山恒明和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的材料,食管癌的术前放疗能提高其切除率。上颌窦癌难得早期发现,Ⅱ、Ⅲ期癌单纯手术切除或单纯放疗效果均不佳。而术前采用放疗,可明显提高五年生存率。胃癌的术前放疗在日本主要用于进展性胃癌,也有人认为术前放疗能消灭浆膜面的早期浸润,减少腹腔内癌瘤播散。②术中放射治疗:是近年来临床放疗研究的新课题,但疗效尚未肯定,临床上已试用于胃癌、肺癌和膀胱癌等。由于放疗设备固定,患者从手术台搬运至放射室以及防止感染等问题,使用受到限制。③术后放射治疗:术后创面血运较差,肿瘤敏感性下降,如时间较久结缔组织增生,疗效更差。所以术后放疗只适用于对放射线有一定敏感性,手术又未完全切除的病例。精原细胞瘤对放射线高度敏感,睾丸切除后,常规进行腹膜后淋巴结预防性放疗。卵巢癌术后放疗也可不同程度地提高生存率。胃肠道淋巴肉瘤、肾胚细胞瘤,术后酌情补加放疗多有益处。
辅助化学治疗 手术后残留癌组织,由于术中机械性刺激造成血流中有活力的癌细胞增加,创伤组织抵抗力降低,血液处于高凝状态,细胞免疫力暂时降低等均能促进转移。手术辅助化疗,可对某些发展较快和转移较早的癌瘤,减低术中播散、术后复发和远处转移的机会。对于范围较广的肿瘤,可使其缩小,提高切除率,更好地保留器官的功能。骨瘤患者,手术切除即使广泛也难免血行转移。早年单纯手术治疗,疗效很差,近年来用术前、术后辅助化疗,生存率已显著提高。治疗肺癌的技术近30年来虽不断改进,但生存率并无提高。有人指出,约12%的肺癌患者于术后5年内死于局部复发,85%死于血行转移,因而宜于术后辅助化疗以消灭微小转移癌。口腔癌术前动脉灌注抗癌药,乳腺癌、肾胚细胞瘤手术后辅助化疗,其疗效均优于单纯手术。
总之,辅助化疗可不同程度地提高疗效,但有些人反对术前辅助化疗,因化疗能抑制机体免疫功能,从而增加手术并发症。根据肿瘤的临床分期、病理类型、生长速度和发展趋势,以及术后一般情况和机体免疫状况,合理地选择病例施行辅助化疗,可能改善治疗结果。
辅助免疫治疗 近20多年来,在免疫治疗的理论基础上,实验研究取得一些成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术后辅助免疫治疗的目的是希望消灭局部残存或远处转移的癌细胞,从而提高疗效。迄今,免疫治疗的疗效比较肯定的是表皮癌,如恶性黑色素瘤在皮内者疗效佳,皮下者较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