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性苔藓样疹亦名儿童摩擦性皮炎,系一种好发于儿童四肢尤其是肘膝部的糠秕样和苔藓样发疹。病因可能与接触粗糙物质有关。多数患儿在发病前均有在沙滩、沙堆上游戏或以膝肘在短毛地毯、椅垫或羊毛毯上跪、爬等病史。作者经验似与接触碱性土壤或儿童经常玩弄洗衣肥皂水有关。在成人可见于炊事员。患儿可能具有过敏性素质或营养障碍,在此基础上接触此类刺激物易于发生本病。
本病多见于夏季,四肢特别是肘膝部多见,其次是手背、可能与夏季儿童多穿着短衣裤,常在户外活动有关。男孩较女孩多见,皮损为多数稀疏苔藓性丘疹,边缘丘疹孤立散在,中心聚集成片,表面复有少量具有银白色光泽糠秕样鳞屑,可见有表皮抓伤。基底炎症轻微。病情剧烈时丘疹可呈密集状暗红色。较轻者表现为苍白色帽针大小稍隆起的丘疹。自觉症状不著,偶有轻度瘙痒。去除磨擦因素后14~21天可愈,不留痕迹或仅有暂时性轻微色素脱失。
组织病理为非特异性炎症改变,无诊断价值。镜检可见角质增殖,粒层存在,中度棘层肥厚,真皮上部有以淋巴细胞为主的灶性浸润。①儿童丘疹性肢端皮炎: 系病毒所引起。好发于儿童肢端,在机械性刺激下亦可融合成片状。不同之点在于本病皮损呈红斑状,隆起不明显,自觉搔痒,可伴发表浅淋巴结肿大及明显肝脏病变。②幼年丘疹性皮炎: 以往认为本病与磨擦性苔藓样疹为同病异名,现已证实为不同疾病。本病可能由感染引起,病原体尚不明了。本病多发生于3~10岁儿童,损害为散在苔藓化丘疹,好发于双手及前臂,有时可累及小腿和躯干。国外文献曾报告在丹麦一次大暴发流行时,患儿皮损初起在单一部位,于2~3周内延及身体大部,但无全身症状,有自限性。③慢性单纯苔藓(神经性皮炎):本病多见于成人,儿童少见。皮损苔藓化显明,发病部位除下腿伸侧外,常见于项部、肘、腘窝及尾骶部,伴有阵发性剧痒。
治疗在于避免接触粗糙物体及在沙堆、沙滩中游戏。局部对症治疗,可外用皮质激素软膏,或低浓度焦油软膏。本病皮损对X线敏感,小剂量浅层X线治疗可迅速消退,但再接触仍可复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