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百科首页>> 公卫百科>> 皮肤病 >>皮肤纤维瘤

皮肤纤维瘤
 
摘要: 皮肤纤维瘤又称组织细胞瘤或硬化性血管瘤,是反应性增生性病变而非真性肿瘤。约20%的病例有外伤或昆虫叮咬史。多见于成人,女多于男。

皮肤纤维瘤又称组织细胞瘤或硬化性血管瘤,是反应性增生性病变而非真性肿瘤。约20%的病例有外伤或昆虫叮咬史。多见于成人,女多于男。好发于四肢、肩、背等处。损害为单个偶或多个半球形结节,质地坚实,边缘清楚,一般为数毫米至1cm直径大小,呈淡红、棕红、黄褐或褐黑色。常长期存生,罕有自然消退的。无主觉症状。另一种为成批广泛发疹型,常对称分布,无群集倾向,但常自然消退。病变主要位于真皮,由成纤维细胞、组织细胞与幼稚的和成熟的胶原纤维所组成。根据组织成份的多少,可分为“纤维型”及“细胞型”两种,多数为纤维型。“纤维型”的成份大都由散在的幼稚的胶原纤维组成,呈淡蓝色,不规则排列,交错成条索状或呈旋涡状,纤维束间可见成纤维细胞。“细胞型”的由大量成纤维细胞、组织细胞和少量胶原纤维组成。常规染色由于脂质含量不同,胞浆呈淡染空泡状或为泡沫状,有的尚可见多核巨细胞,偶见黄瘤巨细胞。特殊染色细胞内常显示有脂质和含铁血黄素沉积。与周围组织无明显分界,与表皮常隔以狭窄的正常胶原纤维带,其上方表皮常明显增生,基底层细胞内色素明显增加。病变处皮肤附属器仍多保存。

皮肤纤维瘤需与下列疾病鉴别: ①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其瘤细胞核呈异形,可见核分裂,表皮无明显增生,有溃疡形成。②结节性黄瘤:细胞内无含铁血黄素沉积,损害部位、数目及血脂升高与否,可资鉴别。③幼年黄色肉芽肿:主要发生在婴儿期,损害内可见肉芽肿浸润,其中巨细胞的核排列呈完整的花环状。④韩-薛-克综合征:有明显的肉芽肿反应,并常见嗜酸性粒细胞。

治疗本病,对单个损害可作切除。


发表评价

词条信息

  • 浏览次数:5103 次
  • 发布时间: 2013-01-06
  • 更新时间: 2013-01-06

参与评价:

  •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热门标签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24750号-12
中国疾控中心信息中心 内容管理与技术支持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8.0以上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昌百路155号 邮编:102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