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百科首页>> 公卫百科>> 皮肤病 >>腹股沟肉芽肿

腹股沟肉芽肿
 
摘要: 腹股沟肉芽肿是由杜凡体感染引起的外生殖器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肉芽肿。有经性交传染的。本病多见于热带和亚热带,我国尚未发现。其病原菌杜凡体系有荚膜的微弯或直的革兰阴性杆状体,长约1.5×0.5μm,瑞忒染色,荚膜染成红色,杆状体染成暗蓝色或紫色,其两极较深染。可在鸡胚或含蛋黄的培养基中培养。

腹股沟肉芽肿是由杜凡体感染引起的外生殖器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肉芽肿。有经性交传染的。本病多见于热带和亚热带,我国尚未发现。其病原菌杜凡体系有荚膜的微弯或直的革兰阴性杆状体,长约1.5×0.5μm,瑞忒染色,荚膜染成红色,杆状体染成暗蓝色或紫色,其两极较深染。可在鸡胚或含蛋黄的培养基中培养。

患者大都是青壮年,男性较多见。在感染1~12周后,在外生殖器上出现柔软、扁平、高起的丘疹或结节,后者有发亮、牛肉色的肉芽肿表面,无痛感。好发部位为冠状沟、阴茎、大阴唇等处。几周后,外围发生卫星损害,并逐渐融合形成边缘鲜明的多环形高起片块。其原发性和继发性损害倾向发生于潮湿温暖的皱褶处如腹股沟、会阴和臀沟,肛门亦可累及。亦有发生在生殖器以外的。旧损害的高起边缘,灰色或淡色,有时卷起呈条状,中心为不规则的肉芽组织,上有小片的白色表皮和糜烂,可有带血的臭味分泌物。主觉有轻度不适,损害广泛时有痛感,影响行走,走时如鸭步。如无继发感染,局部淋巴结不肿大。其他尚有: 疤痕型(肥厚疤痕与肉芽肿相交织),溃疡型(从结节发展而来),肥厚型(罕见,从增殖至象皮肿,由淋巴回流不畅所致)。本病全身症状轻微,一般并发症有尿道感染,继发性贫血,和血管破蚀后突然出血。如不医治,病情可继续延至10~20年,或因并发症、衰竭而死亡。根据临床特点和实验室中发现杜凡体可以确诊,并易与性病性淋巴肉芽肿鉴别。

早期病人可用链霉素每日肌注2g,共20日。或四环素、氯霉素、土霉素口服500mg,每日四次,10~15日有效。治后每二月复查一次,共一年。如有复发,可选用另一种广谱抗生素,作更久的治疗。局部用高锰酸钾(1:10,000)浸泡,以控制继发感染和消除臭味。


发表评价

词条信息

  • 浏览次数:4791 次
  • 发布时间: 2012-12-17
  • 更新时间: 2012-12-17

参与评价:

  •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热门标签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24750号-12
中国疾控中心信息中心 内容管理与技术支持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8.0以上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昌百路155号 邮编:102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