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百科首页>> 公卫百科>> 皮肤病 >>传染性湿疹样皮炎

传染性湿疹样皮炎
 
摘要: 传染性湿疹样皮炎是继发于慢性感染灶、皮肤化脓灶、外伤感染等病变周围的湿疹样皮炎。病灶部细菌培养多阳性,以葡萄球菌为主,可能由于患部附近的表皮对该菌或其分解物发生变态反应所致。

传染性湿疹样皮炎是继发于慢性感染灶、皮肤化脓灶、外伤感染等病变周围的湿疹样皮炎。病灶部细菌培养多阳性,以葡萄球菌为主,可能由于患部附近的表皮对该菌或其分解物发生变态反应所致。常见的原发灶有外伤、窦道、中耳炎、皮肤感染、褥疮等。发病前患部往往由于处理不当,排脓不畅等。局部先有水疱及渗液等症状加重,向四周扩大而成本病,当感染与渗出被控制后,皮炎即迅速好转。损害呈多形性,有潮红、水疱、渗出、脓疱及结痂等,先在病灶部加重,有渗液或脓汁排出,逐渐病灶附近的皮肤发红、发生丘疹、小水疱、脓疱等向周围扩大。发于面部及四肢时,病变处可有明显水肿及大疱。自觉瘙痒,并可由于搔抓而向外播散,皮疹可沿搔痕呈线状分布。好转后有结痂及落屑。重者可伴有发热、淋巴结肿大、白细胞增多等。本病应与接触性皮炎及脓疱病鉴别。接触性皮炎无明显化脓感染,有接触过敏或原发刺激物史,病变境界清楚,限于接触部。脓疱病皮疹比较单一,有脓痂及脓疱等,接触传染,分布比较局限。治疗以根治原发化脓感染灶为主要关键。先清洁患部,使分泌物引流通畅,可用高锰酸钾液或生理盐水清洗; 并作细菌培养,使用有效的抗生素外用或内服,渗出不多时可涂用含有抗生素软膏及药水。痒剧时可内服抗组胺药物。


发表评价

词条信息

  • 浏览次数:4858 次
  • 发布时间: 2012-12-17
  • 更新时间: 2012-12-17

参与评价:

  •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热门标签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24750号-12
中国疾控中心信息中心 内容管理与技术支持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8.0以上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昌百路155号 邮编:102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