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百科首页>> 公卫百科>> 劳动卫生 >>二硝基苯酚中毒

二硝基苯酚中毒
 
摘要: 二硝基苯酚[HOC6H3 (NO2) 2]共有六种异构体,为白色或黄色结晶。分子量184.11,比重1.68,微溶于水,易溶于氯仿、苯。用于染料、炸药、摄影显影剂、有机合成、木材防腐、选种、除莠剂等工农业生产。

二硝基苯酚[HOC6H3 (NO2) 2]共有六种异构体,为白色或黄色结晶。分子量184.11,比重1.68,微溶于水,易溶于氯仿、苯。用于染料、炸药、摄影显影剂、有机合成、木材防腐、选种、除莠剂等工农业生产。六种异构体中以2,4-二硝基苯酚的毒性为最大。可经皮肤、呼吸道和胃肠道吸收。二硝基苯酚是一种氧化磷酸化解偶联剂,使体内氧化产生的热量不能通过磷酸化转变为三磷酸腺苷加以贮存、利用,因而出现代谢亢进、发热、无力。

急性中毒常以皮肤吸收为主,症状有头痛、头晕、极度疲乏、烦躁不安、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口渴、大汗淋漓、体温升高、心率和呼吸增快。严重时高热可达41℃以上,出现强直性痉挛、抽搐、血压下降、昏迷而死亡。口服致死量为1~3g。

慢性中毒时可引起肝、肾损害,少数可发生周围神经炎及白内障。皮肤长期接触后可被黄染,并可发生接触性皮炎或湿疹。

治疗的重点在于早期积极采取物理降温,人工冬眠,维持水与电解质平衡,纠正酸中毒,吸氧,合理补充能量等。

二硝基苯酚阈限值(皮)为0.2mg/m3(TLV-TWA美,1981),最高容许浓度(皮)0.05mg/m3(苏,1971)


发表评价

词条信息

  • 浏览次数:7156 次
  • 发布时间: 2012-12-13
  • 更新时间: 2012-12-13

参与评价:

  •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热门标签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24750号-12
中国疾控中心信息中心 内容管理与技术支持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8.0以上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昌百路155号 邮编:102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