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令痒疹和痘疮样水疱病是一组见于儿童的光敏感性皮肤病,多见于夏季光照部位。避光及冬季可较轻,原因未明。原始用这个病名的患者中包括紫质病,现将后者另作独立病。目前多认为夏令痒疹为痘疮样水疱病的轻型。
夏令痒疹好发于儿童,女性较多,皮疹为水肿性小红斑及小丘疹,色淡红,可于日晒后数小时出现,主要在暴露部位,如颊、鼻、下唇、耳及手背等处,自觉痒感。停止日晒可在数日内消退,遗留暂时性淡褐色色素增加或轻度脱屑。损害对称,其数目多少及轻重依暴晒程度而不同。如反复日晒则皮疹陆续发生,较密,可有脱屑、抓痕及苔藓样变。一般冬季好转,不留疤痕。青春期后渐轻。
痘疮样水疱病多见于男孩,可于照射后1~2天,在上述相应部位出现皮疹。除红斑及丘疹外尚可有水疱和大疱,中央成脐窝状似痘疮。3~4日后结褐色痂,愈后有浅在凹下性疤痕。春秋较轻,夏季较重。青春期后可渐缓解。本病好发于儿童面部及手背等暴露部位,呈小红斑、丘疹或水疱,有季节性及瘙痒,不难诊断。须作血、尿及大便的紫质检查以与红细胞生成性紫质病及原紫质病鉴别。此外尚须与多形性日光疹及药物引起的光敏感鉴别。防治方法是夏日应避免较长时间的日晒,外用遮光剂如5~10%对氨基苯甲酸霜或5%氧化锌或氧化钛霜,必要时内服氯喹,但应注意药物对眼的副作用。有感染时用抗生素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