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百科首页>> 公卫百科>> 皮肤病 >>环形红斑

环形红斑
 
摘要: 环形红斑是指皮肤上出现环状红斑性损害的总称。它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各种不同原因引起的真皮炎症反应性血管扩张、充血和细胞浸润在皮肤上的一种表现。

环形红斑是指皮肤上出现环状红斑性损害的总称。它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各种不同原因引起的真皮炎症反应性血管扩张、充血和细胞浸润在皮肤上的一种表现。较常见的有下列两种:

血管神经性环形红斑 也称单纯性回状红斑,其病因尚未明瞭,和荨麻疹类似,是一种血管神经性疾患。皮疹多发生在躯干和四肢,损害呈多数鲜红或淡红色环状红斑。边缘较窄,无浸润,1~2日内可自行消退,不留痕迹,无明显自觉症状。有时皮疹时隐时现,迁延很久。组织病理变化轻微,真皮乳头血管扩张充血,轻度圆形细胞浸润,有时表皮轻度水肿。本病无特效疗法,可按荨麻疹治疗,给以抗组胺药物及钙剂。

风湿性环形红斑 也称风湿性边缘性红斑,儿童多见,为风湿病的症状之一,常伴有风湿病的其他症状,也可发生于Still病的儿童。出现环形红斑,常提示已有心脏病变。红斑好发于上腹部及四肢屈侧,很少发生在面及手部,初起为淡红色环状红斑,迅速向周围扩展,中心消退,有时呈弧形、半环形、边缘稍隆起,也可融合成多环形,成网状。皮疹在数小时至2~3天内可消退,但可在不同区域反复成批出现,持续数周或数月之久,无痛痒。发疹前常有咽炎、扁桃体炎等症状,发病后有乏力、食欲不振、发热、游走性关节痛等症状,偶有风湿小结节。实验室检查可有中性粒细胞增多,血沉增快,抗链球菌溶血素O值增高等。

组织病理变化可见真皮乳头水肿,淋巴间隙扩大,真皮浅层小血管周围中性粒细胞浸润,可有白细胞破碎,晚期可有小血管周围灶性淋巴细胞、组织细胞浸润。本病应与血管神经性环状红斑鉴别,后者症状轻微,不伴有风湿病。治疗同风湿病,应用水杨酸盐制剂、消炎痛、炎痛静等,同时注射青霉素,必要时可用皮质激素如强的松等。


发表评价

词条信息

  • 浏览次数:9060 次
  • 发布时间: 2012-12-18
  • 更新时间: 2012-12-18

参与评价:

  •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热门标签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24750号-12
中国疾控中心信息中心 内容管理与技术支持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8.0以上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昌百路155号 邮编:102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