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菌是一种微生物,过去认为是一种最低级的植物,由于它缺乏根、茎、叶和叶绿素,近来倾向于将它从植物中分离出来。霉菌分两大类,即真正霉菌和粘液菌。真正霉菌一般就叫霉菌,又可分为水藻菌、子囊菌、担子菌和不全菌。不全菌是产生疾病最多的菌种。霉菌都是通过孢子繁殖的。霉菌在适当的基质中,孢子出芽,长出管状结构,称为芽管,芽管进一步发育长出丝状物,称为菌丝,很多菌丝聚合在一起,称为菌丝体,生长于基质的菌丝称为营养菌丝,生长于基质外的则称为空气中菌丝。后者颇似低级植物,长出孢子,孢子长出菌丝,菌丝又可长出分枝菌丝,在菌丝末端又可长出成群孢子而不断繁殖。有的菌丝并被横隔有规则地分成若干细胞,称为分隔菌丝。粘液菌的繁殖方法是单细胞式的,即一个孢子出芽,只长出一个孢子,另一个孢子出芽也只长出一个孢子。这样不断出芽,不断长出一个单细胞孢子,以后就形成成串的单细胞结构,称为假菌丝,其各细胞间之连接,特别是在末端,是非常脆弱的。
霉菌类和粘液菌类并不是相互排斥的,很多致病霉菌呈双相形,即在正常寄生生长时是霉菌,在动物组织中,或在37℃时生长于营养丰富的培养基中是酵母菌或酵母样菌,可长出象菌丝一样的假菌丝。事实上,霉菌和酵母菌这样的名称,缺乏精确的分类学意义,在各种亚类中,两种均有。有几种霉菌,包括有些重要的致病霉菌就是双相菌。
霉菌的外文是fungus,在我国医学词典中,有译成黴菌的,亦有译成霉菌或真菌的,“黴”字及其简化字 “霉”沿用已久,家喻户晓,故皮肤科分卷采用“霉菌”一词以适应广大群众需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