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百科首页>> 公卫百科>> 寄生虫病学 >>日本血吸虫与日本血吸虫病

日本血吸虫与日本血吸虫病
 
摘要: 日本血吸虫是血吸虫属(又称裂体属) 内的一个虫种。1904年,首先由日本学者鉴定,命名为日本血吸虫。除了日本以外,它存在于中国、菲律宾及印度尼西亚。寄生人体的几种血吸虫中,在中国只有日本血吸虫一种,因而习惯上简称为血吸虫,日本血吸虫病亦简称为血吸虫病。

日本血吸虫是血吸虫属(又称裂体属) 内的一个虫种。1904年,首先由日本学者鉴定,命名为日本血吸虫。除了日本以外,它存在于中国、菲律宾及印度尼西亚。寄生人体的几种血吸虫中,在中国只有日本血吸虫一种,因而习惯上简称为血吸虫,日本血吸虫病亦简称为血吸虫病。

日本血吸虫的中间宿主是一种水陆两栖的小型螺类,学名湖北钉螺,简称钉螺。人及哺乳动物因接触水中的血吸虫感染性幼虫而得病。

日本血吸虫病在中国的历史悠久,分布很广,遍及长江沿岸及其以南的省、市(上海)、自治区(广西),只有贵州省未发现血吸虫病。血吸虫病长期来在流行区严重危害人民健康,有的农村家破人亡、田园荒芜,留下“无人村”、“寡妇村”等惨境。解放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发出了“一定要消灭血吸虫病”的号召,建立了各级防治领导机构,制订了一系列的防治方针。经过20余年的努力,有血吸虫病的县、市数、病人数及有螺面积分别下降为原有的三分之一、十分之一和五分之一。在日本血吸虫病流行的国家中,无论患病人数、钉螺分布面积,都以中国为最高。我国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成就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开创了党的领导、群众运动、科学技术三结合防治疾病的先例,引起了国际上的重视。

病原学 生活史: 日本血吸虫成虫寄生于人或多种其它哺乳动物的门脉系统。排出的虫卵沉积于肝脏和肠壁组织中。部分沉积于肠壁的卵,落入肠腔后,随粪便排出体外。卵在水中孵出毛蚴,毛蚴以钉螺为中间宿主,在螺体内发育、繁殖,产生成千上万的尾蚴。尾蚴离开钉螺在水面自由活动。人因生产劳动、生活用水或游泳等各种方式与水面的尾蚴接触而受感染。

各期的形态及生物学 (1) 成虫: 成虫的外观形状是明显地对血管生活的适应。雄虫背腹扁平,具口吸盘、腹吸盘及抱雌沟,外观呈圆筒状 (图1)。虫体大小因不同宿主而异。雄虫较雌虫为短,平均长10~18mm,睾丸处的体宽为0.44~0.51mm。雌虫平均长13~20mm,呈线状,前细后粗,中段最宽处仅0.24~0.30mm。低倍镜放大时,成虫表皮光滑;在高倍镜下,成虫体壁呈海绵状,具有明显而复杂的褶嵴和凹窝,并分布有许多感觉器官,但没有隆起的圆凸。在口吸盘、腹吸盘、抱雌沟和雌虫尾端还分布着大小不一的小棘。体壁系合抱体的结构,负有吸收和代谢等重要的生理功能。

虫体的内部构造除充满网状的实质组织以支持各种器官外,尚有肌肉、消化、生殖、排泄及神经等5个系统。肌肉系统包括环肌、纵肌、背腹肌和其它特化的肌肉。消化系统有口、食道、食道腺及肠管。肠管在腹吸盘前分为两支,并延伸至体中段之后汇合成一个盲管。生殖系统方面,雄虫的睾丸位于腹吸盘后的背部,多数为7个,呈串形排列。输精管接受每个睾丸发出的输出管,穿过每个睾丸的腹侧进入贮精囊,生殖孔开口处呈唇状突起。雌虫生殖器官包括:卵巢、输卵管、卵黄腺、卵黄管、卵-卵黄会合管、卵模、梅氏腺、子宫及生殖孔。卵巢位于体中段,呈长椭圆形,大小0.50~0.68×0.14~0.18mm。卵黄腺分布于卵巢后至虫体尾端之间,由无数横列小叶所组成。子宫内含卵数大多为50~200个。血吸虫虽雌雄异体,但有时出现雌雄同体的畸形,可能属于遗传上的返祖现象。排泄系统是由焰细胞、毛细管、集合管、排泄囊及排泄孔所组成,焰细胞对称地分布于全身实质组织中,由小管与体两侧的集合管相联,并会合于体尾端的三角形排泄囊,再由排泄孔与体外相通。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节、神经连合、3对纵神经干和延伸入口、腹吸盘和体肌的许多神经分支。神经组织含有乙酰胆碱酯酶、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及多巴胺,从而证明血吸虫具有胆碱能神经和单胺能神经。

成虫体内含有大量糖原,其含量在雄虫为虫体湿重的1.9~2.9%,雌虫为0.5~1.0%,主要贮存于实质组织和肌肉中。在能量代谢方面,除糖酵解外,还存在完整的三羧酸循环酶系统,说明两者在能量代谢中有相似的重要性。成虫含有天门冬氨酸、甘氨酸、丙氨酸等16种氨基酸,雄虫的平均氮含量为7.4%,雌虫为9.6%,离体培养后排出的氮量约为虫体氮量的20%,丙氨酸为其氨基酸分解代谢的产物。成虫吞食宿主红细胞后,血红蛋白被虫体内的蛋白分解酶所消化,雌虫的酶活力较雄虫的高3.5~6倍。红细胞被消化后残存于肠管内的色素是一种复合的卟啉物质,因血吸虫无肛孔,故色素从口排出。

雌虫卵黄细胞质中的颗粒球含有蛋白质、酚及酚酶,它们是制造卵壳的原料,其化学性质属于醌鞣蛋白系统。卵细胞及卵黄细胞分别被送至卵形成部位——卵模及其周围的梅氏腺,并于卵模内在卵模上皮细胞及梅氏腺分泌物的参与下,形成一个完整的卵,再通过子宫将卵送经生殖孔而排出。故完整的虫卵系由一个受精卵细胞及约20个卵黄细胞以及包在它们外面的一种硬化蛋白质的卵壳所构成。雌虫呈阵发性的连续产卵,虫卵在血管内常沉积成念珠状。虫龄24天的雌虫开始排卵,产卵力可因不同虫龄而异,一般每条雌虫每天产卵1000~3500个。

(2) 卵: 淡黄色,无盖,呈类圆形,平均大小为89×67μm,有一短小的侧钩(图2)。电镜下,整个虫卵表面呈凹凸不平和粗糙的结构。卵壳是由电子密度非常致密的、连续性的薄内层和中度电子致密的均匀厚外层所构成,厚度约0.4~0.7μm。在卵壳表面布满均匀的、平均大小为0.06×0.02μm的微棘和较微棘长大数倍的微棘样突起,每平方微米卵壳表面的微棘数约600根。据卵壳水解物的分析,氨基酸的含量以甘氨酸、天门冬氨酸、赖氨酸和丝氨酸为主,占卵壳蛋白总氨基酸的7.5%。糖的含量占卵壳重量的7.5~10%,其中葡糖胺为主要的氨基糖。在组织内,从受精的单细胞卵分化发育成毛蚴约需11天,再经10~11天毛蚴死亡,故虫卵在组织内的寿命约22天。按卵内发育的构造,虫卵可分为:单细胞期、细胞分裂期、器官发生期和毛蚴成熟期。此外,还有发育成熟后而死亡的卵和各种变性的卵。随粪便排出的虫卵大多数是含有毛蚴的成熟卵,而未成熟卵或变性卵只占极少数。卵在发育过程中,除形态改变外,卵内化学成分也发生变化,脂类逐渐减少,而糖类明显增加。卵在水中孵出毛蚴,它受温度、渗透压、水质和光等因素的影响。在适宜条件下,卵内毛蚴活跃并从卵壳的垂直裂缝中孵出。

(3) 毛蚴: 游动时略呈长椭圆形 (图3),左右对称,平均大小99×35μm。除体前端突出的顶乳突外,体表具有特化的纤毛上皮细胞21~22个,排成4横列。各列数目从前端算起,分别为6、8 (9)、4、3。体前端为顶乳突,它由细胞质壁互相褶叠吻合成花球状的构造,在钻穿钉螺软体时起附着作用。一个顶腺位于体前方中央,内含中性粘多糖。一对单细胞头腺呈长梨形,位于顶腺稍后的两侧,开口于顶乳突的两旁,内含中性粘多糖、蛋白质和酶等一组复杂的化学成分。腺细胞的分泌物系构成虫卵可溶性抗原物质的主要成分。神经团位于体前部,略呈二叶状,向前发出4对神经干,向后发出3对纵神经干。体后半部为生殖囊,内含许多生殖细胞。毛蚴体表具有感觉器官,在第1列和第2列纤毛上皮细胞之间,体两侧各有侧小突1个。体表的感觉器官能不断地向毛蚴提供定向的信息,以协调其运动。毛蚴在11~25℃下,可存活14~26小时,其游速约每秒0.24~0.39mm,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对毛蚴不利。毛蚴的运动具有向光性和向上性的特点,故在自然界水体中,它多聚集于光照较充足的上层。毛蚴借助顶乳突及腺细胞的分泌物作用,能主动侵入钉螺外露的软体部位,钉螺宿主的分泌物对毛蚴亦有引诱作用。影响毛蚴感染钉螺的因素有: 螺的老幼、温度,接触时间的长短、水的流量及流速等。不同地域品系的血吸虫毛蚴对不同地区钉螺的易感性亦呈不同程度的差别。

(4) 胞蚴: 毛蚴侵入螺体后,于短时间内在血淋巴中脱去纤毛上皮细胞。同时,毛蚴体壁的细胞间嵴于48小时内形成母胞蚴的外壁。早期母胞蚴主要寄生于钉螺的头足部,体小,呈袋状,两端钝圆,比较透明,大小61.4×38.4μm。体内含许多胚细胞,经分裂和发育成不同大小的胚球和胚胎。晚期母胞蚴大小可达806.4×207.3μm,体内成熟的子胞蚴从破裂的母胞蚴体壁逸出。一个母胞蚴通过第一次无性繁殖,约产生50个子胞蚴。母胞蚴到晚期有衰老萎缩的现象。

子胞蚴较细长,有前后端的区别。它能运动,并向钉螺的消化腺及生殖腺移动。子胞蚴大小随发育的时间不同而异,一般长约300~3000μm,宽度增大则不平衡,故形成节段。体内也具有胚细胞、胚球和尾蚴的胚胎。胚细胞附着于体壁,有大而丰富的核质,但胞质少。它发育成多细胞的胚球,开始游离于体腔,经分化和发育后形成尾蚴。成熟尾蚴自子胞蚴逸出后,子胞蚴本身并不萎缩,其体内的胚细胞不断繁殖,形成胚球,而胚球又继续发育成尾蚴,故能长期不断产生新的尾蚴。从毛蚴侵入钉螺至发育为成熟的尾蚴所需时间随温度而异,一般需7周以上。一个毛蚴侵入钉螺后所发育成的尾蚴均为同一性别,但有时可有2个以上的毛蚴侵入,故一个钉螺也有两性尾蚴同时存在的可能。成熟尾蚴穿过螺体组织及血窦至外套膜边缘,再从螺体组织逸出入水。

图1 日本血吸虫雄虫和雌虫合抱的前段 ×90

图2 日本血吸虫卵 ×360

图3 日本血吸虫毛蚴 ×1200


(5) 尾蚴: 尾蚴全长280~360×60~95μm,由体部及尾部组成,尾部又分尾干及尾叉 (图4)。体部为100~150×40~66μm,尾干为140~160×20~30μm,尾叉长50~70μm。全身体表被有小棘并具有许多单根纤毛的乳突状感觉器。体壁有3层结构,并被一层很薄的糖质衣所覆盖。体前端为特化的头器,在其中央有一头腺。口孔位于头器腹面的亚顶端,下连细长的食道,在体中部作极短的分支。腹吸盘位于体的后半部,在其下方有一团生殖原基。在体的中后部有单细胞钻腺5对。2对位于腹吸盘前,称前钻腺,为嗜酸性,可被紫精及茜素红所染色,内含粗颗粒; 3对位于腹吸盘后,称后钻腺,为嗜碱性,可被过碘酸希夫(PAS)所染色,内含细颗粒。钻腺分别由导管分左右两束伸入头器,开口于顶端的腹侧。体部具有中枢神经节,神经连合以及背、腹、侧3对纵神经干,尾干有4根纵行神经干,至尾叉处每侧各有2支进入并于尾叉末端汇合。排泄系统由焰细胞、排泄管及排泄囊所组成,在体的两旁呈对称排列。焰细胞共4对,分布于体部3对,尾干基部1对。尾部具8行斜向排列的双极肌细胞,在不同的平面上附着于尾干的体壁。肌细胞为横纹肌型,含有许多大的线粒体和光面内质网。它们的收缩与延伸致使尾干反复作弧形的左右摆动,犹如圆圈一样地旋转着。2个尾叉如螺旋桨一样起推进作用。尾蚴在水中的运动通常以尾部向前的倒退姿势运动。尾蚴在水中的分布主要是浮悬于水面下,用腹吸盘附着水面而尾部下垂并向后弯曲。

光照对尾蚴从钉螺逸出有明显的影响,白昼有利于尾蚴逸出,黑夜则否。尾蚴昼夜逸出具有周期性,一般以接近中午逸出较多,早晨或黄昏次之,夜间最少。逸出的温度以20~25℃为最适宜。尾蚴的活力与水温有关,在15~25℃经56~60小时不影响感染力。尾蚴侵入宿主皮肤依靠其机械作用及钻腺分泌物的酶促作用而协同完成的。分泌物含有水解明胶和原胶原的蛋白酶及水解淀粉的多糖酶。钻穿是在前、后钻腺分泌物的共同作用下进行的。后钻腺分泌物含粘蛋白,起粘着皮肤、促使酶的定向和避免流失等作用。前钻腺分泌物含钙及酶,它能软化角蛋白及(或)降解皮肤的表皮细胞间质、基底膜和真皮的基质。宿主皮肤表面极化的、非饱和脂肪酸的脂类物质能引发尾蚴的钻穿行为。尾蚴营有氧代谢。

图4 日本血吸虫尾蚴 ×1200

图5 日本血吸虫第10天童虫 ×150


(6) 童虫: 一旦尾蚴与哺乳动物皮肤接触后,最快可在10秒钟内侵入,从钻进皮肤脱掉尾部直至发育成熟前的阶段统称为童虫 (图5)。早期童虫与尾蚴的区别为:前者无尾部、钻腺的内容物基本排空、不能在淡水中生存而适应血清-盐水的环境、体壁的糖质衣消失故在抗血清中不能形成套膜反应、体壁有7层结构。移行最快的童虫在皮肤中停留不到1天,即移行至肺,从肺动脉钻入肺静脉,随血流经心脏、主动脉弓、主动脉到腹腔动脉及前、后肠系膜动脉,再经胃静脉、肠系膜静脉,于第3天汇集到肝。在肝内经8~10天的生长后,于第11天开始向门脉主干移行,大多数于第13~14天抵门-肠系膜静脉定位寄生。两性童虫最早于第15~16天合抱。第19天雄虫睾丸出现精子,第20~21天卵巢出现成熟卵细胞。第22天卵黄细胞含有制造卵壳的前身物——酚、酚酶及蛋白质,同时在子宫中出现卵壳完整的卵。此时成虫已发育成熟。此后,虫体仍有一段时间的缓慢生长和发育。在发育过程中,雄虫的存在和合抱对于雌虫的发育成熟是必需的。若无雄虫,则单性雌虫不能发育至性成熟,一直停留在童虫阶段。若无雌虫; 单性雄虫虽可发育成熟,但所需的时间较长,体形也较小。血吸虫在终宿主体内的发育并非同步的,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根据血吸虫在发育过程中的形态特征及生理特点,可分为8期: 体壁转变期(第1天)、细胞分化期(第3~7天)、肠管会合期(第8~10天)、器官发生期 (第11~14天)、合抱配偶期(第15~18天)、配子发生期(第19~21天)、卵壳形成期(第22~23天)及排卵期(第24天)。

从尾蚴转变为童虫伴随着明显的代谢改变,从依赖内源性能量贮备而生存,转变为利用宿主提供的外源性能量而生存。童虫营合成代谢。

流行病学 据解放初期的调查及嗣后的核实,日本血吸虫病在中国大陆的流行共曾涉及345个县(市),分布在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四川、云南10省,上海市及广西壮族自治区。病人总数达1100万,有中间宿主——钉螺的面积达150亿m2。

人、畜、兽都是血吸虫的终宿主,并且从进化观点来看,极可能野兽是最早的终宿主。在我国曾发现在安徽歙县一些长时期无人、畜活动的山区,有自然感染血吸虫的钉螺及野生动物,证明血吸虫病的自然疫源性。在我国,已查出有自然感染的野生动物有31种,计褐家鼠、家鼠、姬鼠、社鼠、罗赛鼠、刺毛鼠、黑腹绒鼠、白腹鼠、田鼠、松鼠、臭鼩鼱、麝鼩、刺猬、貂、山猫、小灵猫、笔猫、豪猪、野兔、蟹蠓、鼬、豹、南狐、赤狐、獾、山獾、狢、麂、、野猪及猴。 各种动物受感染的程度因地而异,但一般以褐家鼠及姬鼠为高,可以用作衡量一地血吸虫病流行程度的指标之一。

能感染血吸虫的家畜有牛、羊、犬、猪、马、驴、骡、猫等。牛的排粪量大,散布范围广、虫卵入水的机会多,不能忽视。与水牛相比,黄牛的感染较重,持续时间较长,但水牛与水接触的机会多于黄牛,且在湖沼地区常是唯一用于耕作的牛种,放牧于钉螺孳生的湖沼,草滩上,对当地血吸虫病的流行起着重要作用。实验动物如家兔、小鼠、豚鼠、仓鼠、棉鼠等都能人工感染血吸虫。大鼠并不易感,而弥猴则在感染后能自愈。在菲律宾,牛对日本血吸虫病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在日本,鼠类是重要的贮存宿主。

血吸虫及钉螺的生物学分别见本条的病原学及钉螺条目,但两者之间的关系则属流行病学范畴。我国大陆上的钉螺,在外表形态并不一致。例如,湖沼地区的螺壳大而肋粗,丘陵山区的螺壳小而光滑,但根据公认的钉螺分类标准,又不足以列为不同的种别。不过,一地的钉螺对当地的血吸虫毛蚴总是易感的,而对地理上隔绝或相距较远地区的血吸虫不易感,则已为国内学者所证实。在东南亚各日本血吸虫病流行地区,钉螺与血吸虫之间的关系亦大致如此。

自然因素: 血吸虫病在我国的地理分布为: 东至121°51′、南至22°5′、西至99°50′、北至33°25′。在这范围内的地区,年平均气温都在14℃以上,年降雨量都在750mm以上。这一地理分布基本上与钉螺的分布相一致,仅在个别小范围内发现有钉螺而无血吸虫病。无钉螺的地区即使有病人输入,亦不致引起血吸虫病的传播。钉螺是温带生物,有两栖性,故钉螺的孳生与气温、水、土壤、植被息息相关。

(1) 气温: 钉螺的最适宜温度为15~25℃。交配、产卵、卵的孵化、幼螺的成长,都以这一温度范围为最适宜。温度在10℃以下,钉螺活动迟缓,甚至停止活动;超过30℃时,活动加强,但迅即衰竭。

(2) 水: 钉螺的卵必须在水中孵化,幼螺的生活环境也以水为主,随着幼螺的生长,两栖习性逐渐明显,但陆栖时仍与栖息地的潮湿度有关。在自然水体的岸边,近水线的土壤湿度最大,钉螺的密度也最高。钉螺离水线的分布,则因岸形而异。岸陡的,土壤被浸湿的幅度窄,钉螺的垂直分布面因之而窄; 反之,岸坦的,土壤被浸湿的幅度宽,钉螺的分布面亦随之而宽。在湖沼地区,钉螺与地面高程的关系主要是由地面潮湿度决定的,高程本身不起直接作用。例如在上海南汇县,高程为海拔0m,而在云南省云龙县,海拔为3000m,都有钉螺。但在同一地区范围内,高程对钉螺的孳生显示一定的关系。以长江沿岸的江洲湖滩为例,由低到高,钉螺呈现由稀到密而稀的分布,但从上游而下,钉螺密度最大的高程逐渐降低,如湖南沅江为32~31m,江西波阳为16~15m,安徽贵池为10~9m。凡此差异,都决定于土壤被水淹浸的时间及湿润的程度。另外,水流湍急,河岸常受冲刷或无土(石驳岸)无草之处,很少或没有钉螺。贵州省的河流多数河谷狭窄深切,水的流速大,水位暴涨暴落的现象明显,成为南方无钉螺的唯一省份; 上海黄浦江水位恒定地受潮汛的影响,定时涨落,两岸无螺,都说明了这一问题。

(3) 土壤: 除了湿度而外,钉螺需孳生在有机质丰富和含适量的氮、磷、钙的土壤上,中性、微酸、微碱均可。钉螺必须在有泥处产卵,用泥层保护卵胚。无泥处只能供钉螺栖息而不适宜于繁殖。

(4) 植被: 在自然界,丛生的杂草是钉螺孳生的必要环境。螺的密度常与草的多少成正比。植被能使钉螺获得适宜于它活动的温度、湿度、遮荫及食物。没有植被但能提供上述条件之处,如水边瓦砾堆、桥墩、石驳岸等,钉螺可以生存,但不能繁殖产卵。

气温、水、土壤、植被四个因素共同构成钉螺孳生的条件,也在其他方面影响着血吸虫病的流行。如血吸虫卵的孵化、毛蚴的侵入钉螺、尾蚴的逸出以及侵入终宿主皮肤,无一不是在水中进行的,并且都和自然温度有关,以20~30℃之间为最适宜。又如久晴之后的大雨,既使钉螺内尾蚴大量逸出,又增加人接触水的机会,可以造成大量感染,甚至成批急性感染。再如江洲湖滩上湖草茂盛,利于钉螺孳生,也适宜于大量放牧,使血吸虫在草滩上通过钉螺及家畜完成其生活史,造成了消灭传染源上的困难。

社会因素: 包括社会制度及人们的生活习惯及生产方式等。以国家而言,迄今只有中国及日本在防治日本血吸虫病方面取得较大的成就。日本消灭血吸虫病的经验,主要是农村城市化、农业工业化、机械化,修建了水泥的灌溉沟,采用了机耕,围垦了沼泽,改水田为果园,使钉螺不能孳生,同时减少了农民在生产上与水的接触,农民的粪便处理及生活用水,基本上跟城市一样。在没有或很少新感染的情况下,治疗病人,减少了传染源。血吸虫的几个流行环节都受到了干扰,从而取得了基本消灭血吸虫病的成就。在我国,党的领导及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使动员广大群众,实行领导、群众、科技人员三结合,共同起来与疾病作斗争成为现实,使解放前血吸虫病流行区的“千村薜苈”的面貌变为今天“春风杨柳” 的景象。除害灭病的经验已成为国际上建立基层卫生组织、群体参加防治的样本之一。对此,血吸虫病的防治成就是作出了贡献的。

关系到血吸虫病传播的人的生活习惯,主要有粪便污染水源及生活用水两个因素。人粪是重要的农肥,集体用的粪肥没有管理好,尤其是个人随地大便以及在河边洗刷马桶的习惯都是虫卵入水的重要途径。至于生活上与水的接触,当以学龄儿童在河边戏水或在浅水中游泳而受感染的机会为最多。所以,平原水网地区的血吸虫病感染率,以男性学龄儿童为高。在个别地区,男性在生产上不与疫水接触,例如从事工商业活动,而女性由于家务用水与疫水接触的机会较多,因而女性的感染率可以高于男性。

调查资料证明,成人感染以生产活动为主。在同一流行地区,从事于耕种旱作物的农民,其感染率往往低于从事水稻耕作的。在湖沼地区,上洲滩割草、放牧,或在湖中捕鱼,都是造成感染的原因。

流行区类型: 我国学者根据地理环境、钉螺孳生地的特点以及钉螺和居民受感染的方式等资料分析,将流行地区划分为平原水网型(简称水网型)、山丘型及湖沼型。二十多年的流行病学研究及防治实践证明上述分型合乎实际,对因地制宜地订立防治措施有现实指导意义。据1963年调查,水网、山丘、湖沼三种类型的有螺面积分别占总数的7.6%、9.6%及82.8%,而患病人数则分别占33.6%、22.7%及43.7%。

(1) 水网型: 在长江和钱塘江之间的广大平原地区,地跨上海、江苏、浙江二省一市,是著名的鱼米之乡。自然条件为地势平坦,水道纵横,密如蛛网,水流缓慢,土壤肥沃,河岸杂草丛生,极有利于钉螺的孳生。钉螺沿河道呈线状分布。居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也完全有利于血吸虫病的传播。村民傍水而居,取水方便,淘米、洗衣、洗菜无一不在河边,很少饮用井水。长期来,家庭中保留用马桶的习惯,并在河边洗刷马桶,使血吸虫卵能入水孵化,感染河岸的钉螺,完成其生活史。耕牛是较重要的贮存宿主,野生动物仅有啮齿类。牛粪的流行学意义不如在湖沼区,而鼠类的重要性亦可能次于在山丘区。

平原水网型地区占流行面积的1/14,而病人则约占总病人数的1/3。区内人口密度高是一原因,而患病率高是另一原因。群体行为在流行因素中占重要地位,改变当地居民的生产方式及生活习惯有助于控制血吸虫病的流行。事实证明,在三类流行地区中,平原水网型的防治效果最为显著。

(2) 山丘型: 山区或丘陵区的水系比较分明,由上而下,有源流,有干、有支。钉螺沿水系分布,往往一山之隔,一边有螺,为血吸虫病流行区; 一边无螺,为非流行区,局限性较明显。感染方式兼有生产和生活活动两个方面。区内耕牛较少,但野生动物较多,且有自然感染,可构成自然疫源。这类地区无论是有螺面积或患病人数所占比例都很小,一则人口密度低,二则流行区往往呈点状分布,但因此增加了防治上的困难,尤其是云南、四川的高山区。

(3) 湖沼型: 自宜昌而下,长江两岸及江中有大片生长芦苇或湖草的洲、滩; 中、下游有许多湖沼,大者有纵跨湖北、湖南两省的洞庭湖及江西省的波阳湖,小者不胜枚举。这些湖沼都具有蓄洪作用,洪水来时一片汪洋,水退时洲滩棋布,有冬陆夏水的共同特点。陆、水的时间随当年的水位及季节而定。钉螺一般分布在年淹水时间4个月左右的地带,常限于在某一高程范围内,因而呈片状分布。这类地区有螺面积最大。除了种植芦苇者外,有湖草的洲滩是放牧牛群之处。患血吸虫病的家畜成为感染钉螺的主要来源,而居民在水边、水中的生产活动,如割湖草作绿肥、捕鱼,洪水时抢收农作物等,则是人群的主要感染方式。

另外,有少数地区发现有钉螺而无血吸虫病患者,并经实验证明,当地钉螺对血吸虫并非不易感,关键在于没有传染源或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及生产方式不适宜于血吸虫病的传播。

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是为了阐明各种因素相互间的关系,特别是以量的关系来揭示在流行诸环节中的辩证关系,以便运用矛盾规律,抓住关键的、薄弱的环节,因时因地制宜地予以突破,达到切断传播途径,控制流行的目的。在调查中至少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①人群的患病率及在可能条件下以虫卵计数为指标的感染程度,借以反映虫的负荷; 至少应按不同性别、年龄分组统计;②群体行为,即居民的生产、生活活动方式,特别是与水接触的活动。与前一资料合并统计,可以看出主要的感染因素; ③晚期病人的发病率; ④钉螺的密度及阳性率,特别要注意是否存在阳性钉螺集中的易感地区; ⑤用小白鼠监测水面尾蚴; ⑥用人工繁殖的钉螺监测水中的毛蚴; ⑦检查畜粪并剖验野生动物,以确定贮存宿主的种类及数量。

在某一时期内进行上述调查,对当时当地血吸虫病的流行概况有所了解,称剖面观察。为着了解血吸虫病是在发展或其流行趋于平衡状态,抑或受到控制或趋于消灭,宜用相同的调查方法,每年或每2年进行一次,注视血吸虫病的流行动态,称纵向观察。

调查实际的感染及患病情况,属于描述流行病学。近年来流行病学中另一个分支——数学流行病学,亦已开始用于血吸虫病。但由于其中某些环节的机率还不易掌握,故其应用不如在疟疾调查中的广泛,尚待通过实验逐步完善。

发病原理和病理 日本血吸虫产卵量大,成虫倾向于停留在一个部位产卵,引起严重的肉芽肿炎症反应,因之,日本血吸虫病病理损害远较曼氏血吸虫病和埃及血吸虫病为重。日本血吸虫病已证明为一种免疫性疾病;虫卵肉芽肿为日本血吸虫病综合症的病理基础。

发病原理: 血吸虫尾蚴钻入皮肤后迅速变为多层膜的童虫,童虫表膜存在补体C3激活剂,能促使补体活化,引起局部炎症,表现为搔痒及丘疹。早期搔痒属局部过敏性,有类反应素皮肤敏感抗体; 延迟出现的丘疹和含有大量圆细胞的炎症渗出液,主要属于细胞介导过敏反应。尾蚴性皮炎多见于再次感染的患者。

童虫从皮肤移行到肺后,活化补体的能力丧失,也不再能为免疫血清中的抗体杀灭,这是由于童虫表膜嵌入宿主抗原,它的抗原性为宿主抗原所掩护,从而能逃避宿主血液系统的免疫攻击,得以在宿主体内发育和存活。大部分童虫随血流经动脉系统到门静脉,在肠系膜血管内发育为成虫。成虫成熟合抱后开始产卵,在毛蚴成熟和虫卵开始产生溶组织分泌物之前,虫卵在宿主组织中不引起明显的细胞反应。活的成熟毛蚴不断释放一种可溶性抗原物质,即可溶性虫卵抗原(SEA)。血吸虫病的主要病理变化包括肝脏、肠及肺、脑等异位损害主要由于SEA激发宿主的肉芽肿反应造成。在SEA刺激下,宿主的T细胞产生淋巴激活素包括嗜酸粒细胞刺激促进因子、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白细胞趋化因子等,吸引嗜酸粒细胞、淋巴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纤维母细胞及浆细胞等构成以虫卵为中心的肉芽肿,并通过肉芽肿炎症反应可能释放淋巴毒素和溶酶体酶,引起组织坏死。由浆细胞产生的相应抗体与SEA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常环绕虫卵形成嗜酸性辐射状物质,即所谓何博礼(Hoeppli)现象。感染早期(6周前),宿主的肉芽肿反应比较轻,浸润细胞以嗜酸粒细胞为主,8~10周肉芽肿反应达高峰,许多肉芽肿显示重度坏死和嗜酸性脓肿样变,并有大量中性粒细胞和浆细胞凝聚,肉芽肿的体积常较虫卵大数十倍。重度感染者的体内血吸虫每天产卵量大,可形成大量嗜酸性脓肿。在虫卵抗原刺激下,抗体水平迅速上升,虫卵抗原和各期血吸虫所产生的抗体有交叉反应,在抗原过剩的情况下出现了多种可溶性抗原抗体复合物,导致临床上出现急性类血清病综合征。这种情况常见于初次的重度感染者。感染12周后肉芽肿的坏死与炎症反应逐步减轻,类上皮细胞和纤维母细胞增多,吸收亦较为迅速,最后形成纤维结节,更进而为玻璃样变,形成一团无细胞结构的疤痕组织。这种自发性肉芽肿反应减弱现象,可能是宿主免疫调节即宿主的内源性脱敏的结果。成虫在肠系膜血管内产卵,大部分虫卵随血流到达肝脏,沉积在肝内门静脉分支及入口静脉(直径小于100μm,使血吸虫卵不易通过)形成肉芽肿,由于肉芽肿的破坏,产生门静脉炎与门静脉周围纤维化。在感染早期如彻底治疗,病变可逐渐吸收; 如继续发展,则广泛摧毁进入血窦前门静脉边支及肝小叶周围较大的门静脉支,引起广泛的门静脉管壁增厚、阻塞。作为代偿,环绕门静脉支出现许多来源于肝动脉的互相交通的致密的血管网,构成具有血吸虫病肝硬变特有的干线型纤维化。窦前门静脉阻塞,血流淤滞,导致门静脉高压、脾脏肿大、腹壁及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可并发上消化道大量出血和腹水。

成虫本身引起的病理变化不多,成虫所脱落的体表浆膜及分泌和排泄物可能具有抗原性,但存活于血管内的血吸虫成虫周围不伴有任何反应。当成虫死亡或崩解时,则可能引起血管栓塞和炎症,表现为渗出性的嗜酸粒细胞反应,后期为增殖性肉芽肿,但这些反应可迅速吸收,对肝脏无持久性破坏作用。

各脏器的病理变化: 主要病变为门静脉系统所属的脏器,以肝、肠最显著; 亦可侵犯全身各脏器组织形成异位损害,临床以肺居首位,脑次之,其它部位少见。

(1) 肝: 急性感染病例的肝脏常充血、肿大,表面有粟粒样结节,肝内有大量嗜酸性脓肿,肉芽肿邻近的肝细胞有变性或灶性凝固性坏死。轻型早期血吸虫病的肝脏常无肉眼可见的病理变化,镜检偶见虫卵肉芽肿,较大的门静脉周围的结缔组织可能略有增加,肝细胞浊肿不明显,肝小叶结构仍清晰。重感染或慢性感染病期较长的患者,肝脏呈暗褐色或灰褐色,体积往往较正常为大,左叶尤为显著,表面不平,散在的浅沟纹使肝表面呈地图样表现,肝的硬度增加,切面见在较大门静脉的分支周围有大量结缔组织增生,门静脉管腔一般比正常为宽,管壁增厚、内膜较粗糙。严重病例,大多数较大的门静脉分支都被较厚的纤维组织包围,肝内出现纵横交错的干线型纤维化,镜检常见纤维结节,门脉区增宽,呈明显的纤维化和慢性炎症,其中门静脉干支往往不易辨认,但仔细观察,特别通过网状纤维染色,常能见到门静脉干支的管腔扩大,有时被压迫,内膜下结缔组织增多,肌层萎缩或纤维化; 较大的肝动脉和胆管,一般无明显改变,肝小叶大多保持完整。少数患者也发现有局灶性肝细胞萎缩、脂肪变、浊肿与纤维分割,形成被动性的肝假小叶,肝内动脉支的数目显著增多,扭曲并扩张。

(2) 肠: 成虫寄居于肠系膜下静脉及痔上静脉内,因而降结肠、乙状结肠与直肠病变较重。急性感染者肠壁粘膜层沉积大量新鲜虫卵引起嗜酸性脓肿,破裂崩溃即形成溃疡性结肠炎。慢性早期病人的肠粘膜表面有扁平圆形之突起,与四周分界清楚,表面作细颗粒状,附近组织多无变化,病灶坏死后形成浅溃疡,溃疡大小不一,病期较久的患者,溃疡边缘的粘膜增生形成皱折及息肉。早期息肉数目少,体积小,组织变化主要有嗜酸性脓肿、假结核形成及纤维化,粘膜层溃疡大多不超过粘膜下层,溃疡边缘腺体广泛增生。至晚期,肠壁以增生性病变为主,使肠壁显著增厚,粘膜萎缩或增殖,息肉或新生物的形成比早期体积大而数量多,甚至可导致肠腔阻塞,粘膜下层纤维瘢痕化,可使肠壁狭窄,肌层的变化不甚显著,浆膜可见褐色或黄色细颗粒,嗜酸性脓肿极少。小肠病变较少较轻。

(3) 脾脏: 肝内门静脉血流受阻后,脾脏呈充血性肿大,急性感染患者脾脏内有大量组织细胞和嗜酸粒细胞。晚期病例脾脏淋巴滤泡萎缩和纤维化,可表现为巨脾,大者下达盆腔。组织学变化为脾膈的纤维增厚,组织细胞、网状细胞增生及淋巴滤泡消失。常见有血吸虫色素沉着而虫卵极少找到,脾窦充血极显著并有散在性出血。巨脾症可引起脾功能亢进。

(4) 肺: 童虫初次经过肺部时没有或极少有炎性浸润,但再感染时可在童虫周围出现显著炎症,成虫偶而可在肺部见到。虫卵主要通过门腔吻合支到达肺部,大多发生于急性感染者,可高达77%; 少见于晚期病例,仅占9%。虫卵在肺部形成肉芽肿,引起动脉炎。由于虫卵沉积于肺间质内,故临床症状轻微。因肺动脉血流受阻压力增高而引起的日本血吸虫病肺原性心脏病极少见。

(5) 脑: 一般认为虫卵系通过血管途径进入颅内,沉积于软脑膜及脑组织形成虫卵肉芽肿,引起脑型血吸虫病。日本血吸虫病脑部病变发病率较高。病变急性期以脑膜及大脑皮层受累较多; 慢性期常为虫卵肉芽肿引起的脑组织病变和脑水肿。迄今尚未在人类脑组织中发现血吸虫成虫。

(6) 肾: 虫卵偶可沉积于肾引起肉芽肿病变。日本血吸虫重感染的动物实验观察到抗原-抗体复合物在肾的沉积可引起免疫复合物肾病,肾小球有广泛损害。

(7) 内分泌腺及其它: 脑垂体可较正常为小,嗜酸粒细胞减少。肾上腺皮质变薄,各层细胞萎缩,以网状层最明显。男性睾丸较小,精细管的精原细胞变性和萎缩。女性子宫小,内膜萎缩,卵巢的滤泡发生囊肿变性,往往无成熟的滤泡形成。甲状腺滤泡大小差别悬殊。骨胳细小,骨骺闭合延迟,骨小梁纤细,皮质较薄,钙化不良等。以上符合垂体性侏儒的病理变化,主要由于儿童期或发育前期遭受严重血吸虫感染,机体营养及代谢障碍引起垂体的形态与功能改变,继发一系列内分泌腺及骨胳病变,引起生长、发育障碍。

临床表现 分为急性、慢性与晚期3期。

(1) 急性血吸虫病: 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多见于夏秋季,以6~9月为高峰。男性青壮年或儿童较多见。大部分发生于无免疫力的初次感染者。感染方式以打湖草、抢收农作物、防汛、捕捉鱼虾及游泳为主,常集体同时暴露于疫水而先后发病。部分病人于接触疫水后数小时至2天内,暴露部位皮肤可见针头至黄豆大小红色丘疹,有搔痒,1~5天内消失。自接触疫水至发热等临床症状的出现有15~75天(平均40天)的潜伏期。

发热是急性血吸虫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也是判断病情轻重的一个重要依据。大体上可分3个类型:①低热型:约占25%,亦称为轻型。一般体温不超过38℃,常可自行退热。②间歇型与弛张型: 约占70%,尤以间歇型为多见,亦称为中型。发热常伴有畏寒、多汗,午后体温上升,临晚达到高峰,午夜后体温降至正常或38℃内。最高体温常在38~40℃之间。③稽留型: 约占5%,属重型。温度持续在40℃上下,波动幅度较小。可伴有神志迟钝、昏睡、谵妄、等毒血症状。

发热时间持续数周至数月不等。部分轻型或中型病例,未经特效治疗,可能通过内原性脱敏而自行退热,转入慢性期。重型病例如不及时治疗,可出现营养性水肿、腹水、全身恶液质以致死亡。

多数病人有以食欲减退为主的胃肠道症状。腹痛、腹泻约见于半数病例,大便可带粘液或血液,每天3~5次不等,重者可达数十次。少数患者可伴有腹水,其原因可能为肝、肠广泛性急性虫卵肉芽肿形成,导致肝内窦前高压和肠淋巴渗液增多而漏入腹腔。

约有50%病人在发病初有咳嗽、肺部干性罗音,并有肺型血吸虫病X线表现(详后)。

绝大部分病人可有肝脏肿大,以左叶为显,质地较软,表面平滑,常有压痛。轻度脾脏肿大约见于1/3病人,无压痛,出现的时间往往迟于肝脏肿大。

常见的其它症状有面色苍白、消瘦、乏力、头昏、肌肉关节痠痛、荨麻疹及淋巴结肿大等,个别出现癫痫、偏瘫、昏迷等脑型血吸虫病症状。

实验室检查大多有白细胞与嗜酸粒细胞增高。白细胞计数1万~3万/μl,个别可超过5万/μl。嗜酸粒细胞一般在15~50%之间,偶可高达90%以上。个别重型病例亦有呈中性细胞增高者。此外,常有不同程度贫血和红细胞沉降率的加速。肝功能试验异常以丙种球蛋白偏高与白球蛋白比例倒置较为常见,絮状与浊度试验多呈阳性,谷丙转氨酶轻度升高见于部分病例。免疫学检查可见血清IgM、IgG与IgE升高,淋巴细胞转化率降低,血清循环免疫复合物多呈阳性,易检测到循环抗原。环卵沉淀反应感染1月后几乎100%呈阳性,且反应较强,环沉率高。尾蚴膜反应阳性率亦较高。在部分病例,血清异嗜性凝集反应和肥达氏反应可呈阳性。感染40天后连续3次粪便沉淀孵化检查阳性率可接近100%,虫卵和毛蚴量较多。

乙状结肠镜检查可见直肠与乙状结肠粒膜病变,以充血水肿为主,偶可见黄色小结节。活检血吸虫卵检出率为50%左右,较慢性血吸虫病为低。

重症病例可有T波降低、平坦或倒置,Q-T间期延长及QRS波群电压降低等变化。

(2) 慢性血吸虫病: 疫区居民常与疫水接触,反复感染后获得部分免疫力,或急性血吸虫病经治疗未愈,或未治自行退热者,均可演变为慢性血吸虫病。90%以上血吸虫病病人属此型。

大多数病例无临床症状,仅于普查或因其它疾病就医时发现;部分病例则有腹痛、腹泻、粘血便,以至消瘦、劳动力减退。腹泻、粘血便常于劳累、受凉或饮食不当后出现或加重,休息后减轻或消失。感染较重者可有里急后重及痢疾样大便,或因大量虫卵肉芽肿纤维化疤痕使结肠增厚,下腹可扪及腊肠形包块。肝脾肿大较为常见。肝脏肿大以左叶为多见,质坚,表面可不平,多数无压痛。脾脏常呈轻度肿大。

实验室检查可有轻度贫血,白细胞数多属正常或略高,但嗜酸粒细胞约80%的病人高于正常。肝功能絮状与浊度试验仍常出现阳性反应,血清球蛋白及丙种球蛋白多数升高,但谷丙转氨酶在正常范围。反复粪便沉淀孵化检查多数病例可获阳性结果。但感染很轻,或经过治疗,或久离疫区的病人,粪检阳性率低。直肠粘膜活检90%以上病人可找到虫卵。血清环卵沉淀反应95%以上阳性。

(3) 晚期血吸虫病: 指出现肝硬化门脉高压征候群或严重生长发育障碍的血吸虫病患者。在重感染区可占病例总数的5~10%。解放初期,以男性青壮年为多见,儿童病例亦不少。随着防治工作的深入开展,病人及时得到治疗,晚期血吸虫病大为减少。目前,晚期病人中以50岁以上的老年为多,女性多,有夹杂症的多,而侏儒症极为少见。女性发病率相对增高与病人因妊娠、哺乳或家务牵累,未能及时治疗有关。

病人常有不规则腹痛、腹泻或下痢病史,逐渐出现食后上腹胀满、消瘦、面色萎黄和苍老,劳动力有不同程度的减退。部分病例有低热。性机能常减退,女性可有闭经和不育。肝脏肿大,质坚,表面不平,或可触及结节,无压痛。脾脏肿大可达脐平线以下或向右超过腹中线,质坚,内缘常有切凹。腹壁、食管、胃底静脉常明显曲张,少数上腹部曲张静脉伴有震颤和杂音(克-鲍征)。病程后期常并发呕血、腹水,甚至出现黄疸。少数肝功能重度损害者可因并发症诱发肝昏迷。儿童病例可有生长发育障碍。

根据主要临床表现,晚期血吸虫病可分为巨脾、侏儒及腹水3个类型。巨脾型指脾脏下缘达到或超过脐平线,表现有脾机能亢进者。切脾后多数病人周围血象可恢复正常。血吸虫病侏儒症病人多数有肝硬化表现。解放初期,某些重流行区侏儒症占人口的4%。目前已极少见。患者生长多停留在11~15岁之间,缺乏青春前期的生长加速,身材呈比例性矮小,性器官发育不良,第二性征缺如,骨胳成熟障碍。通过有效病原治疗,多数病例生长发育可明显改善。腹水型常在呕血、感染、过度劳累、营养不良或损害肝脏药物治疗后诱发。腹水可反复消长,病程自数年至长达一、二十年。高度腹水患者可引起腹胀疼痛、食后饱胀、呼吸困难、脐疝、股疝、下肢或阴囊水肿以及右侧胸水等。腹水为漏出液,此类病人较易发生黄疸。

以上3型常同时存在,一个病人可兼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表现。

实验室检查以贫血较常见,属大型或正型红细胞低血红蛋白性贫血。白细胞和血小板数常低于正常值。出血、凝血时间与血浆纤维蛋白原一般正常。伴有出血倾向的病人其凝血机理的缺陷主要由于血小板减少,毛细血管脆性增加,凝血酶元和第Ⅴ及第Ⅵ因子的缺乏,以及血中有抗凝血酶的物质存在。凝血机理的缺陷似与肝功能的损害程度有密切关系。

肝功能试验见白蛋白降低,球蛋白增高,白、球蛋白比例倒置者占55~62%。蛋白电泳证明丙种球蛋白增高最显著。锌浊度试验常呈阳性。有腹水的病人可有溴磺酞钠潴留率升高,凝血酶元时间延长,血清胆碱酯酶活力降低,而转氨酶活力多属正常范围。

对内分泌功能的研究显示,24小时尿中促滤泡激素多低于正常; 血清蛋白结合碘在正常范围以下者占65~82%,131I吸收试验减退者占56%; 24小时尿17酮类固醇明显减少,17羟皮质类固醇略有降低; ACTH试验反应良好者仅占24%。以上结果说明,垂体前叶、甲状腺、性腺和肾上腺皮质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减退。

晚期血吸虫病病人的IgG多显著升高,淋巴细胞转化率降低,有腹水的病人常见C3值下降。

粪便沉淀孵化检查多数检不到虫卵或毛蚴。直肠粘膜活检虫卵阳性率高。环卵沉淀反应等血清免疫反应亦有很高的阳性率。

并发症有上消化道出血、肝性昏迷及结肠肉芽肿、息肉和癌变等。上消化道出血多发生于食管下段和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处。出血量大,常反复发作,易诱发肝性昏迷或死于失血,在晚期血吸虫病死亡原因中占首位。肝性昏迷病死率高,尤其是发病无诱因可稽的患者。虫卵病变引起的肉芽肿可使肠道狭窄、阻塞。晚期血吸虫病伴有大肠癌者不少见。癌肿发生部位与虫卵沉积及息肉形成有密切关系,认为在肠壁组织反复破坏增殖基础上可发生癌变。但亦有根据在血吸虫病流行县进行的大肠癌普查结果,认为血吸虫病与大肠癌之间无明显关系。

此外,日本血吸虫病伴肾脏损害可见于有肝硬化的晚期病人,主要表现为尿蛋白、水肿及肾功能减退。六十年代,我国在日本血吸虫病肝硬化尸检中,曾发现多例肾脏有以肾小球病变为主的病理损害。日本血吸虫感染致免疫复合物肾病已经动物实验证实,但在人体尚缺乏病理证据。

(4) 异位损害: 虫卵肉芽肿病变发生于门脉系统范围以外,称为异位血吸虫病。常见的有: ①脑型血吸虫病: 以急性期为多见,大部分病例于感染后1年之内出现症状,发病率在1.7~4.3%之间。急性血吸虫病发生脑部异位损害的临床表现酷似脑膜脑炎,有嗜睡、意识障碍、头痛、昏迷、痉挛、偏瘫、视力模糊等症状,膝反射亢进,椎体束症及脑膜刺激征阳性,脑脊液细胞数可增加。慢性血吸虫病发生脑部异位损害以癫痫发作,尤以局限性癫痫为多见,可伴有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晚期血吸虫病很少见到异位损害。及时进行病原治疗,脑型患者常可获痊愈。②肺型血吸虫病: 亦多发生于急性血吸虫病患者,占60%左右,慢性及晚期病人也偶有发现。临床症状以干咳为主,痰少,白色粘液状,偶可带血。体检可闻及不定位的干罗音。X线表现视病变不同阶段而异,可有絮片型、绒毛斑点型和粟粒型,常对称地分布于两侧,以中下肺野为主。肺门边缘模糊,肺纹理增多,粗糙紊乱,伸展至肺外侧。这种病变在治疗后3个月内可完全消失。从病理解剖所见,肺部异位损害发生率可能比临床所见为高。肺部病变不断发展,在极个别病例可导致肺原性心脏病。其症状为渐进性劳动后呼吸困难、心悸、咳嗽、乏力、劳动力减退等。常无慢性支气管炎病史,体检无肺气肿征象,多无湿性罗音。胸部X线检查除有肺型血吸虫病征象外,其心血管影及心电图表现与其他原因引起的肺原性心脏病相似。

罕见的异位损害尚可见于皮肤、甲状腺、心包、肾、肾上腺皮质、腰肌、疝囊、两性生殖器及脊髓等处。

诊断 日本血吸虫病的诊断主要根据: ①在血吸虫病流行地区有疫水接触史; ②临床表现; ③特异性血清免疫反应阳性; ④粪便检到血吸虫卵或孵出毛蚴,或直肠粘膜活检找到虫卵。

(1) 临床诊断: 病人有疫水接触史。急性血吸虫病的主要特征为发热而多无明显的毒血症症状; 肝脏肿大与压痛; 显著的嗜酸粒细胞增多;粪便检查易获阳性结果。慢性期临床表现不一,诊断主要依靠粪检。晚期血吸虫病常有肝脏肿大、脾脏显著肿大、脾机能亢进及门脉高压表现,可见腹水与生长发育障碍症状。粪检阳性率不高。其诊断需根据病史、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综合分析。

(2) 病原诊断: 粪便检查是血吸虫病病原诊断的主要方法。①直接涂片镜检法: 寻找血吸虫卵方法简便,但检出率低。②沉淀法: 取20~30g粪,加水调匀,在用60目铜筛除去粪便粗渣后,将匀浆在椎形杯中反复加水沉淀,利用血吸虫卵的较大比重(1.20),自行下沉集中,便于镜检。一般需检查2~3张玻片,检出率较直接涂片法为高,但低于孵化法。③毛蚴孵化法:在适宜条件下,虫卵内的毛蚴可在短时间内孵出,并在水中呈现特殊的游动姿态。利用上述沉渣置三角烧瓶中加清水进行孵化,以观察到活动的毛蚴为阳性。这是目前血吸虫病普查中最常用的方法。由于不需显微镜,在农村只要掌握好孵化的条件,均可进行。对毛蚴鉴定有怀疑时,可用吸管将其吸出,置于显微镜下观察。影响孵化的因素很多,主要是温度、时间、渗透压及酸碱度等。毛蚴孵出所需时间在30℃以上为1~3小时,25~30℃时为4~6小时。一般保温在25℃左右时,宜于孵化后4~6小时观察一次,隔12小时再观察一次。水中盐分多会影响孵化。作为孵化用水,地下水不如地面水,深井水常不能使毛蚴孵出。最适宜pH为7.2~7.6,过酸或过碱均不利于孵化。光照对孵化有影响,但不起决定作用。孵化法与沉淀法相比,由于后者检查的仅是部分沉渣,而前者则利用全部沉渣,故孵化法检出率较高。但孵化法不能取代沉淀法,最好是两者结合进行。④尼龙绢袋集卵法:用铜筛除去粪内粗渣后,将粪液滤入260目的尼龙绢袋内,淋水冲洗至滤出液变清为止。将袋中粪渣冲入三角烧瓶进行孵化或镜检。由于尼龙绢袋孔径小于虫卵,虫卵不会在冲洗过程中漏出袋外。其检出率一般等于或稍高于用椎形瓶集卵沉淀与孵化法,操作简便,可缩短换水时间,节约用水,提高功效。

病原诊断的另一方法为直肠活组织检查。血吸虫卵沉积在肠道的密度以直肠、乙状结肠和降结肠较高。沉积的虫卵形态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有所变化,但可长期存在。检查方法为通过直肠镜钳取组织后,放在两块载玻片之间压薄,以胶布固定玻片后镜检。活卵呈淡黄色,卵圆形,卵壳薄而边缘整齐,内有毛蚴或发育中的胚蚴。虫卵死亡后,卵形萎缩,呈灰黄色或灰黑色,卵壳变厚,边缘不整齐,毛蚴萎缩成团状或分解成碎片或颗粒。死亡时间越久,变化越明显。虫卵死亡后形态变化不明显的为近期变性卵,变化明显的为远期变性卵。凡检到活卵或近期变性卵者表示尚有活虫,可作为治疗依据; 治疗后只检到远期变性卵者,不再予以治疗。我国血吸虫病患者多数经过一次或多次治疗,在实践中从直肠活组织检查找到活卵者并不多见,加上本法有引起肠出血的危险性,因此不宜作为群众性普查方法,只用于无血吸虫病治疗史而粪检多次阴性的个别病例的诊断。

虫卵死活的鉴别除形态观察外,还可用四氮唑盐茚三酮复染法或吖啶橙染色法。经前法染色后,活卵内可见到桔红色的滴状物及紫色或蓝紫色的结晶; 近期变性卵呈蓝灰色; 远期变性卵无色。经吖啶橙染色后,活卵由于内含丰富的核酸,在荧光显微镜下呈现明亮的橙红色和绿色相嵌的荧光。虫卵死亡后,随着核酸的分解,转为黄色或黄绿色荧光。至远期变性时,则呈均匀的蓝色。

(3) 免疫诊断: 皮内试验系用血吸虫的不同生活阶段,如成虫、虫卵(肝卵或纯卵)、毛蚴、尾蚴以及从成虫提取的各种不同成分(多醣、蛋白质)及成虫代谢产物等制备抗原。最常用的是成虫抗原。抗原注射量为0.03ml。15分钟后观察结果,丘疹直径等于或大于0.8cm为阳性反应。此法在粪检阳性的血吸虫病患者中的阳性率为90%左右,正常人的假阳性率约为2%,对肺吸虫有较高的交叉反应。其优点是操作简便,反应快速,适于现场大规模筛选调查,凡皮内试验阳性者再进一步作其它检查以便确诊。血吸虫病病人治疗后多年,皮内试验仍呈现阳性反应,故无疗效考核价值。

环卵沉淀试验是一种抗原抗体的沉淀反应。当虫卵内毛蚴的分泌代谢物质透过卵壳与病人血清中抗体相遇时,在37℃左右,虫卵周围形成透明、折光强的泡状、指状或花瓣状沉淀物即为阳性反应。试验所用虫卵系由感染日本血吸虫6周的兔肝经捣碎、过滤、离心洗涤、除去组织成分、甲醛处理和冰冻干燥制备而成。可较长期保存。判断反应强度除了根据反应物所占卵壳面积分为+、卄、外, 另可以计数100个成熟虫卵, 记录有反应卵的百分数(环沉率)。此法在粪检阳性病人中,阳性率平均为97%; 假阳性率为3%。交叉反应主要是肺吸虫、华支睾吸虫、丝虫等。对曼氏血吸虫病人血清也可出现种间交叉反应。此法具有一定的疗效考核的价值,但与感染度有关,感染重者反应转阴时间较缓慢。在综合查病中环卵沉淀试验是主要的免疫诊断方法,特别在粪检阳性率极低的地区,此法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尾蚴膜试验也是一种沉淀反应。当血吸虫尾蚴置于病人血清中时,尾蚴的代谢分泌物与血清中特异性抗体形成套膜状的沉淀物。在粪检阳性的病人中尾蚴膜试验阳性率为95%左右。但对感染禽类血吸虫尾蚴的稻田皮炎病例,可出现交叉反应。此法无疗效考核价值,仅能作为临床辅助诊断及综合查病中的一种免疫诊断方法。

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是一种以红细胞为载体的抗体凝集反应。血吸虫病人的阳性率达92%,但有假阳性反应。本法操作简便,反应快,有一定敏感性,适宜于现场应用。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在血吸虫病粪检阳性病例中,阳性率为95%左右,假阳性率不超过4%。适用于流行病学调查,以弥补病原检查的不足。

其它方法包括补体结合试验、间接荧光抗体法、放射免疫测定、对流免疫电泳等,均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价值。

(4) 鉴别诊断: 急性血吸虫病与疟疾,沙门氏菌属感染、肝脓疡、败血症、粟粒性肺结核等热性病有相似之处,而且上述疾病,如沙门氏菌属感染,有时可与急性血吸虫病合并存在,需进行分析鉴别。但只要对在感染季节有与疫水接触史,周围血中嗜酸粒细胞显著增高,有肝脏肿大和明显压痛的发热患者,考虑到急性血吸虫病的可能,作粪便沉淀孵化及其它有关检查,不难与上述疾病鉴别。

慢性血吸虫病需与其它病因引起的慢性痢疾及慢性肝炎相鉴别。慢性痢疾可凭粪便细菌培养或找到阿米巴原虫加以确诊。慢性肝炎有其不同的临床表现,如乏力,纳减、腹胀、肝区痛及谷丙转氨酶升高、HBsAg阳性等。超声波检查慢性血吸虫病可见中小波、齿状波,与肝炎的波型有别。

晚期血吸虫病应与门脉性肝硬化及原发性肝癌相鉴别。晚期血吸虫病病程进展缓慢,腹胀、乏力、食欲减退以及劳动力丧失不如门脉性肝硬化显著,脾脏肿大及脾机能亢进程度较重,而蜘蛛痣、肝掌、男性乳房肥大及黄疸则较少见; 肝功能损害相对较轻,谷丙转氨酶常正常,血清白蛋白常大于2.5g%; 肝常肿大,以左叶为主,这些均与门脉性肝硬化有别。原发性肝癌病人的病程进展迅速,肝脏进行性肿大,质地更为坚硬,肝区痛明显,在短期内显著消瘦,呈恶病质,可出现血性腹水,脾肿大不明显; 实验室检查有甲胎蛋白阳性,碱性磷酸酶增加,而有关血吸虫病的病原与免疫学检查均为阴性。这些可与晚期血吸虫病进行鉴别。

治疗 包括病原治疗,对症治疗及外科治疗。

(1) 病原治疗: 现有对日本血吸虫病有效的药物及疗法有吡喹酮、硝硫氰胺,及历年来所用的呋喃丙胺合并敌百虫疗法和锑剂。

吡喹酮(praziquantel)为广谱抗蠕虫药,口服或肌肉注射对曼氏、埃及、日本血吸虫病均有效。作用迅速,成虫接触药物后立即肝移,甚至在原寄生部位死亡。药物在体内代谢快,无蓄积作用。因之,相等剂量一次给药不如分次给药的疗效好。临床应用为口服片剂,每天剂量30mg/kg或60mg/kg,分3次服用,疗程2或1天,总剂量60mg/kg; 对老年、晚期血吸虫病或有较严重夹杂症患者,每天剂量为15mg/kg,疗程6天,总剂量90mg/kg。远期粪检阴转率均达90%以上。急性血吸虫病每天剂量20mg/kg,疗程6天,总剂量120mg/kg,在不用任何退热药或激素的情况下,一般于开始服药的9~10天体温降至正常,全身情况好转,治毕4~13天粪检阴转,远期粪检阴转率亦达90%以上。药物副作用较轻、98%的病人能按期足量完成,约1/3病例服药后无任何药物反应。副作用以头昏、头痛、乏力、四肢痠痛为主,少数病人有失眠、眩晕、嗜睡、心悸、早搏、腹痛、皮疹等反应,个别出现步态不稳、共济失调、低钾、频繁早搏等较严重反应,需引起重视。约5 %患者治毕有心电图变化,主要为T波降低、平坦以至倒置,其次为早搏,个别出现短阵房性心动过速、S-T段压低等,一般于停药后2~3天内即恢复正常。脑电图、肝、肾功能,血液学等检查变化不明显。本药适用于急性、慢性血吸虫病及肝功能无严重损害的晚期血吸虫病病例。有夹杂症的血吸虫病病人包括代偿功能尚可的心血管疾病、慢性肝炎及慢性肾炎者,均能耐受。但随访中发现个别患者头晕、四肢痠痛、乏力等症状延续时间较长,仍需注意。吡喹酮具有疗效高、副作用轻、疗程短、服用方便等优点,便于群众性治疗,是迄今为止治疗血吸虫病较为理想的药物。

硝硫氰胺(amoscanate)系广谱驱虫新药。在体内代谢较慢,原药及其代谢产物均可通过血脑屏障,该药在临床上能引起明显中枢神经系统副作用可能与之有关。药物在体内有一定的蓄积作用。疗效与药粉颗粒大小的关系密切。目前主要采用微粉胶囊型,颗粒直径3~6μm,总剂量6~7mg/kg,等分3分,每晚服用1次,疗程3天。远期粪检阴转率可达80%左右。急性血吸虫病用总剂量10mg/kg,6天疗法,一般于开始服药后8~24天体温恢复到正常,症状改善,远期粪检阴转率亦可达80%。本药副作用较多,主要为神经系和消化系,表现有头昏、乏力、眩晕、走路飘浮、注意力涣散、近事健忘、多梦等,严重者有共济失调、眼球震颤、并足直立试验(小脑前庭征群)阳性。约5 %患者并发黄疸,伴发热、食欲减退、肝脏肿大并有压痛、血清谷丙转氨酶升高,多数见于停药后1~2周,一般于2~4周消退。其它副作用尚有腹痛、心律失常、皮疹、白细胞或血小板减少等。少数患者头昏、乏力、记忆力减退持续时间长达数月,值得注意。本药适用于急性、慢性血吸虫病及肝功能尚可的晚期血吸虫病患者。有肝炎、神经精神病史及代偿功能失调的心、肝、肾疾病患者忌用。硝硫氰胺具有疗效较好、疗程短、生产成本低及服用方便等优点,但副作用和延迟反应较多。

呋喃丙胺(furapromidum)系我国五十年代合成抗日本血吸虫病的口服非锑药物,对童虫及成虫均有作用。其杀虫作用为原药,经小肠吸收在肝内迅速降解后即失效。因之,对寄居于肠系膜下静脉及其属支的虫体作用较差,粪检阴转率较低。七十年代初发现如先以敌百虫(肛栓或口服)将成虫驱入肝内,能起协同作用,显著提高呋喃丙胺的疗效,缩短疗程,远期粪检阴转率达60%以上,与酒石酸锑钾20天疗法相仿。呋喃丙胺目前采用缓解肠溶片剂型,每天剂量60mg/kg(成人每天不超过3g),疗程10天,总剂量为600mg/kg; 敌百虫采用肛门栓剂或肠溶片口服,每天剂量成人为150~200mg,儿童按4mg/kg计,于疗程第2、3、4天清晨各给药1次,共3次。副作用主要为呋喃丙胺引起的腹痛、腹泻、食欲减退及肌肉痉挛。重者可引起便血。腹绞痛常为便血的先兆,应暂停或减量,并用颠茄、阿托品或异丙嗪等药物对症处理。便血者应及时止血。与敌百虫有关的药物反应如心动过缓、多汗、多涎、肌肉跳动、支气管痉挛等比较少见。如因心动过缓引起昏厥,可静脉注射阿托品。对心、肝、肾代偿功能不全、严重溃疡病、支气管哮喘、以及有昏厥、癫痫史、精神病史的病例应慎用或禁用。合并疗法虽毒性较低、安全度大、给药方便、疗效较好,但消化道反应仍较重,按期完成率较低,不易为群众所接受。

锑剂对我国血吸虫病治疗曾发挥重要作用。三价锑中常用的有酒石酸锑钾(吐酒石)及我国合成的没食子酸锑钠(锑273)。酒石酸锑钾静脉注射20天疗法,总剂量为25mg/kg。远期粪检阴转率约60~80%。没食子酸锑钠采用中速片口服,总剂量为350~400mg/kg,疗程10~15天,副作用较酒石酸锑钾为轻,使用较方便,能为较多病人耐受,但疗效不如酒石酸锑钾。锑剂常见的副作用为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胃肠反应,重者应暂停或中止治疗,并静脉输液及补充钾盐,纠正电解质紊乱,以避免诱发心源性昏厥 (阿-斯综合征)。锑剂对心肌有毒性作用,疗程中心电图常有T波平坦或倒置、Q-T间期延长,甚至引起频繁过早搏动、阵发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后者可导致阿-斯综合征而死亡。故在锑剂治疗期间应严格观察反应,疗程中及疗程结束后1~2天内,如病人突然发生昏厥、抽搐、心音消失或严重心律不齐,应按阿-斯综合症抢救,包括心脏按摩、静脉注射阿托品或利多卡因,必要时静脉滴注异丙肾上腺素,并用较大剂量氯化钾 (2~3g/500ml,每天量一般不超过10g)以迅速控制快速性心律失常。锑剂对肝脏有毒性,尤其没食子酸锑钠口服剂量较大,肝内蓄积量较高,治程中多数病例血清谷丙转氨酶增高,个别可并发中毒性肝炎,须及时处理。锑剂适用于无严重器质性疾病的慢性血吸虫病病人。有心、肝、肾等疾患、呕血史和年老体弱者忌用。由于毒性大,副作用多,疗程长,目前已较少采用锑剂治疗日本血吸虫病。

(2) 对症治疗: 晚期血吸虫病腹水产生前常有并发感染、上消化道出血、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的应用等诱发因素,治疗应包括控制感染和并发症、纠正钠、水滞留,必要时进行门静脉减压手术。利尿剂的应用,须根据病情和钠、水潴留程度区别对待。病程短、仅有轻度钠滞留的患者,忌盐饮食和/或口服少量的双氢克尿塞或速尿等利尿剂,腹水即能消退。病程较长,腹水中或重度,尿量多,有明显钠滞留而无水滞留者,可间歇应用利尿剂,每疗程3~5天,间隔7~10天后再重复疗程。如疗效较差,可先服安体舒通3~4天,再加用双氢克尿塞、速尿等利尿剂并补充适量的氯化钾,疗程同上。病程长,腹水重度,伴有低蛋白血症及/或低钠血症,有严重钠、水滞留者,利尿剂多数无效,且易诱发肝昏迷,不应滥用,宜仔细寻找并发症,加以处理。在并发症基本控制后,再试服大剂量安体舒通,每天120~200mg,分3次,连服3~4周,多数1周后见效。疗程中应注意高血钾,发现高血钾与氮质血症者,应暂停服用。如上述治疗仍不满意,可间歇加用20%甘露醇快速静脉滴注,滴注前静脉注射速尿40~60mg或利尿酸钠25mg,每周1~2次。利尿期如出现肝昏迷前驱症状,应停药对症处理。腹水透析浓缩后加压回输,可使腹水暂时减退,一般症状改善,为手术治疗创造条件。对有肝肾综合症者,大多无明显改善作用。并发症有发热、肺水肿、上消化道出血、血凝变化与继发感染等,应权衡利弊,加以考虑。

(3) 外科治疗: 有手术指征者,应尽量争取早期手术。手术方法包括: 脾切除术,可减少门静脉床内血容量25~40%,改善脾功能亢进。术后大多数病例远期随访效果良好,但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可达7.5%。脾肾静脉分流术,仅适用于有明显食管静脉曲张和消化道反复出血史、全身情况及肝功能尚好的病人。

预防 主要的预防措施有治疗病人病畜、消灭钉螺、粪便管理、安全用水与集体和个体防护5个方面。

(1) 治疗病人病畜: 由于近年来出现高效、低毒、使用方便的药物,化疗在防止日本血吸虫病传播中正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吡喹酮和硝硫氰胺的大规模使用,使流行区人群感染率大大降低,可加速消灭血吸虫病的步伐。在治疗病人同时,应治疗耕牛,杀灭其它贮存宿主,尤其是与人感染关系较密切的鼠类、猪等。

(2) 消灭钉螺: 钉螺是日本血吸虫的唯一中间宿主。因此,消灭钉螺是预防血吸虫病的根本措施。灭螺方法可分为物理的、药物的和生物的3类。灭螺方法的选择,应根据钉螺生态特点和地理条件,因地制宜,贯彻由近及远、从上到下、由点到面的原则,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

物理灭螺: 土埋灭螺的原理是将钉螺压埋于土下至少半年,使之不能爬出,直至死亡。主要适用于山丘型血吸虫病流行区。它一般结合农田水利建设,通过调整水系,截弯取直,改变环境,从而消灭了钉螺,扩大了耕田面积。 常用的方法有:开新沟填旧沟, 半移沟和铲草土埋等。以开新沟填旧沟的效果最好,操作规格掌握得好,几乎可以一举全灭。修筑灭螺带是水网地区行之有效的灭螺方法,更有利于复查复灭。

垦植灭螺系将钉螺孳生环境改造为干旱、无草,使钉螺暴露于阳光下,不能适应而死亡,主要适用于湖沼型血吸虫病流行区。有围堤垦植和不围垦植两种方法。凡有螺的草滩芦滩经过2~3年深耕细作,种植旱作物,就可消灭钉螺。这是一种改变钉螺孳生环境而最经济的灭螺方法,可收到除害增产的双重效益。但是,只垦不种或只翻不耙,效果就差。

养殖灭螺有蓄水养殖和兴建水库两种方法,经过2~3年的水位提高,改变了环境,使钉螺不能孳生。水淹时间至少8个月。

热力对土表钉螺有一定作用,对土层内钉螺几乎无效。“走底火”灭螺是热力灭螺的方法之一,利用芦苇枝叶于每年10月底或11月初进行火烧,可烧死部分钉螺,而不损伤芦杆,还有利于芦苇生长。但这种方法只能暂时减少钉螺密度,不能彻底灭螺。

药物灭螺: 杀螺药物可分有机合成药(氯硝柳胺、石灰氮等)、无机合成药(砷酸钙)和植物药(巴豆)3类。根据其作用,可分为接触中毒(五氯酚钠)和胃中毒(砷酸钙)。应用药物杀螺,要注意气温、地面湿度和植被等影响效果的因素。施药时还须注意安全,防止人、畜中毒。

五氯酚钠原为除草剂和防霉剂。它对成螺和螺卵均有良好的杀灭作用,但对人、畜和鱼有一定的毒性。阳光曝晒会影响杀螺作用。用药剂量,喷洒为5~10g/m2,浸杀为15~20g/m3

氯硝柳胺对成螺和螺卵均有效,其杀螺效果比五氯酚钠高10倍,而对哺乳动物的毒性却比五氯酚钠低10倍。对鱼类也有毒性。常用的剂型为血防-67糊剂(含氯硝柳胺50%),喷洒用2g/m2,浸杀用2g/m3。加入4/5的五氯酚钠混合使用,可防止钉螺上爬,提高杀螺效果和降低费用。

氯乙酰胺为我国研制的新杀螺剂。喷洒用10g/m2,浸杀用10g/m3,杀螺效果与五氯酚钠相当。杀螺的有效剂量不致引起鱼类死亡,毒杀鱼的剂量为25~30g/m3,但对人、畜毒性较大,是其缺点。

此外,还有石灰氮(每亩用30~50斤)、氨水(每亩40~60斤)、尿素、E605、1059和敌百虫等,均有一定杀螺效果。

植物杀螺药有茶子饼(每亩30~50斤)、巴豆等,都有一定的杀螺作用。

生物灭螺方法: 利用天敌或其它生物来控制钉螺,达到消灭钉螺的目的。我国已发现有鲤鱼、蟹、龟、蛙、蟾蜍、鳖、步行虫、牙虫幼虫、黄豆娘幼虫及银蜻蜓幼虫等若干种生物能捕食或咬碎钉螺,但目前尚缺少实用价值。

(3) 粪便管理: 通过粪便管理,防止虫卵扩散,防止从传染源排出的新鲜血吸虫虫卵进入水中,或杀死虫卵,兼收预防其它肠道寄生虫病和肠道传染病的效果。首先是防止粪便污染水源,迁移设在河、沟、湖边的厕所、粪缸和粪池; 教育群众不在沟渠、河浜、湖水中洗刷马桶和粪具,不随地大便; 组织人员拾野粪; 在船上设置马桶,并在船只集中停靠的地方修建粪池,专人收集渔民、船民的粪便,经过密封贮存或采取灭卵措施后再使用。其次是杀灭粪中虫卵,例如修建沉卵粪池或沼气贮粪池。沉卵粪池一般由3个相通的池或数只粪缸连接组成,其杀灭虫卵的原理是利用虫卵的比重(血吸虫卵为1.20,蛔虫卵为1.16,钩虫卵为1.06)高于粪液的比重(1.02),而使虫卵自然下沉于池内。同时,粪尿在密封时发酵产生的氨,有杀灭虫卵的作用。所以也可以根据农村实际经济情况,利用现有粪缸,将人粪和尿按1:5的比例混合密封贮存。尿中的尿素分解后产生的氨,能使卵内毛蚴中毒死亡。封存时间夏季为3天,冬季为7天。

沼气贮粪池是一种结合兴建沼气池的粪管方法,但需贮存足够的时间,使血吸虫卵自然死亡,气温愈低,虫卵死亡所需时间愈长。

在紧急用肥时,可用药物杀灭粪中虫卵。用敌百虫,每100斤粪液加1g,气温在20℃以上时,24小时即可杀灭粪中虫卵。若气温低于20℃,则需2~3天。氨水、石灰氮、尿素等化学肥料,亦有杀卵作用。每100斤粪液需加氨水1~2斤,或尿素半斤,或石灰氮3两。以上化学肥料在加入粪液后2天,即可杀灭粪中虫卵。

(4) 安全用水: 安全用水的目的是使水没有传播血吸虫病的危险。开掘水井是最常用的措施之一。建造于灶台旁的灶边井具有使用方便,管理容易的优点。在湖滩、草洲上进行季节性集体生产时,为了防止血吸虫感染,应挖掘临时性浅井使用。另一种方法为分塘用水,即选择无螺或经反复灭螺的无螺水塘,按饮用、洗菜、洗衣和牲畜饮用等分塘使用。也可以用竹筒或铅皮等做成抽水唧筒,抽取河心深处的水(无尾蚴)使用。当紧急生产或战备工程需在有螺水域活动时,可用666乳剂或灭螺药物喷洒水面以杀灭水中尾蚴。10~20%的666乳剂每平方米水面喷洒10~20ml。用灭螺药灭尾蚴时,用量与灭螺同。对饮用水的消毒,可每担水加漂白粉1g (或漂白粉精0.5g),调成糊状,加入水中搅匀,15分钟后即可使用。

(5) 集体和个体防护: 在生产生活经常接触疫水的有螺河、沟和湖滩等地,应修整道路,筑交通坝或架设便桥。渔民、船民和从事水上作业的劳动者,要改革工具和改变操作方法,以工具代替人力下水,如用长竹竿夹取水草,以网捕、拦捕、诱捕等代替下水捕鱼和捉蟹等。在湖滩割草积肥时,应边割、边捆、边运,以防水位突然上涨而抢运湖草时发生感染。必须与水接触时应穿着防护用品,如桐油布袜,长统胶鞋、塑料防护裤以及用氯硝柳胺浸渍过的衣裤等。也可以涂搽护肤剂(防护剂)如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乳剂或油膏。以氯硝柳胺为主的各型防护药物均有一定的防护效果。

发表评价

词条信息

  • 浏览次数:16262 次
  • 发布时间: 2012-12-13
  • 更新时间: 2012-12-13

参与评价:

  •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热门标签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24750
中国疾控中心信息中心 内容管理与技术支持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8.0以上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昌百路155号 邮编:102206 热线电话:13911841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