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百科首页>> 公卫百科>> 皮肤病 >>正圆形糠疹

正圆形糠疹
 
摘要: 正圆形糠疹又名连圈状糠秕疹,原因未明,有认为系与鱼鳞病相类似的疾病。皮损为圆形或椭圆形斑,淡褐至深褐色,中央与边缘色调一致,皮损愈小,颜色愈浓;皮损愈大,颜色愈淡。

正圆形糠疹又名连圈状糠秕疹,原因未明,有认为系与鱼鳞病相类似的疾病。皮损为圆形或椭圆形斑,淡褐至深褐色,中央与边缘色调一致,皮损愈小,颜色愈浓;皮损愈大,颜色愈淡。基底无炎症,表面附有淡褐色菲薄糠样鳞屑,基底较固着,轻轻剥离后可呈现灰白色鱼鳞样光泽,表面可出现多数皱纹,极似蛇皮样鱼鳞病。境界明显,边缘稍高于皮肤或与皮肤平齐。大小不一,小者仅有4~5mm,大者可达10~20cm或更大,通常以4~5cm为多见。数目单发或多发,一般多在10个以下,但有达150个者。数个皮损可相互融合呈花瓣形,好发于躯干,初发多在腰、背、胸、腹部,其次为臀、大腿、上臂内侧等部,小腿、腋窝、腹股沟及露出部位少见。一般缺乏自觉症,亦可有轻重不等瘙痒。本病多发于青壮年,但亦有发于儿童及老年者。经过缓慢,可自然消退,但有再发倾向。可存在数年甚至终生无变化,亦有短期内迅速发展者。

组织病理示,表皮轻度角化亢进,偶可见到角化不全。棘细胞下层和真皮上层可见有色素沉着。真皮内有淋巴细胞和组织细胞围管性浸润。组织化学有表皮DNA和各种酵素活性下降等,与鱼鳞病相同。

根据圆形褐色鳞屑斑,好发于躯干,边缘境界清楚,缺乏自觉症,慢性经过等,可以诊断。有时须与鱼鳞病鉴别,鱼鳞病可呈指盖大灰褐色或暗灰色角化性有光泽性鳞屑,但皮损一般较圆形糠疹小,边缘境界不明显,系先天遗传性,幼时发生,持续终生。本病无特效疗法。一般外用角质剥脱剂,如5%水杨酸酒精; 10%糠溜油或黑豆溜油糊膏;1%蒽林软膏。


发表评价

词条信息

  • 浏览次数:5216 次
  • 发布时间: 2012-12-18
  • 更新时间: 2012-12-18

参与评价:

  •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热门标签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24750号-12
中国疾控中心信息中心 内容管理与技术支持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8.0以上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昌百路155号 邮编:102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