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百科首页>> 公卫百科>> 肿瘤学 >>霉菌与恶性肿瘤

霉菌与恶性肿瘤
 
摘要: 某些霉菌对动物有致癌或促癌作用。

某些霉菌对动物有致癌或促癌作用。

致病霉菌的致癌性 近年来注意到一些感染并寄生在动物组织内的致病性霉菌的致癌问题。曾发现肺癌与霉菌性肉芽肿并存的病例,疑及二者有关。随访食管或口腔慢性念珠菌病患者,后来部分发生了食管癌或口腔癌,提示二者关系密切。在我国食管癌高发区发现食管上皮增生、早期癌及癌旁增生上皮组织内,念珠菌及其他霉菌的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者; 从原位癌及其癌旁组织分离出白色念珠菌的纯株;从早期食管癌标本中,被念珠菌侵犯的邻近上皮有增生及癌变; 食管霉菌病患者好发年龄比早期食管癌早10年,而好发部位与食管癌相同。由此推测食管霉菌病可能是食管癌前病变之一,具有致癌潜力的霉菌在组织中持续存在或有致癌或促癌作用。实验发现,从白色念珠菌分离出的一种大分子毒素——念珠菌毒素以及将近光滑念珠菌、小孢霉属、发癣霉属、表皮癣菌和帚霉属中若干种霉菌的浸出液,注射于小鼠皮下,局部可发生肉瘤,并增加白血病、肺癌及乳腺癌的诱发率。关于寄生在宿主体内的霉菌产生毒素的问题,曾有试验用黄曲霉所产毒株的菌丝,接种在青蛙背淋巴囊内,然后收集蛙的粪尿,在其中查出了黄曲霉毒素。因之,某些侵入宿主体内的霉菌,通过产生致癌性毒素或其他途径,起致癌或促癌作用的可能性,值得深入研究。

致癌性霉菌毒素 霉菌毒素是霉菌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能使动物发生急性或慢性中毒,统称霉菌中毒症。迄今发现能产毒的霉菌不少于150种,实验确定的霉菌毒素不少于200种,一部分已在自然界中引起动物或人的中毒症。其中一些对动物有致癌或促癌作用,被称为致癌性霉菌毒素,成为日益受到重视的自然致癌物。早在1942年曾报道麦角菌的麦角碱诱发大鼠耳的神经纤维瘤。后又发现霉变的“黄变米”及从其中提出的毒素能引起小鼠及大鼠的肝肿瘤。但对霉菌毒素致癌问题,直至1960年英国发生黄曲霉侵染的花生粉,使十万火鸡中毒死亡,并确证其对动物有强致癌作用后,才引起广泛注意。经动物实验证明的致癌性霉菌毒素有如下各种:①黄曲霉毒素(aflatoxin,AFT),寄生曲霉全部菌株能产生AFT,但在我国罕见,黄曲霉只有部分菌株产毒,但为粮食食品中常见的污染菌;温湿度较高地区的花生和玉米的污染较重,产毒株比例也较高。AFT及其衍生物有多种,其基本化学结构是二呋喃氧杂萘邻酮。在自然条件下,黄曲霉主要产生黄曲霉毒素B1(简称AFB1),其致癌性最强;次为G1和B2,以及牛、羊等动物和人摄入AFB1后经代谢产生的M1。AFB1在体内肝微粒体混合功能氧化酶作用下生成环氧化物,与细胞的DNA和RNA结合,发生致癌作用。它可使多种动物包括大鼠、小鼠、鸭、鳟鱼、雪貂、绵羊、豚鼠和猴等发生肝癌,并显示剂量-反应关系: 大鼠分组长期饲以含AFB11、15、50、100ppb/(μg/kg)的饲料,肝癌诱发率分别为2/22、4/22、20/25、28/28例。含毒量较大时,只要短期或一次摄入,再观察相当时间也可致癌,如用1000ppb20周后停服,观察至90周,19/30例发生肝癌;用5000ppb,至第6周末,肝脏可形成肝癌的不可逆病变;一次口服7mg/kg体重,观察三年,7/15例发生肝癌。据估计,AFB1的致癌强度比奶油黄大900倍;比二甲基亚硝胺大75倍;是已知化学致癌物中最强的一种。AFT致癌的靶器官主要是肝脏,但也发现其他器官的肿瘤,如肾、胃和结肠的腺癌以及乳腺、卵巢等的肿瘤; 经气管滴入可致肺鳞癌; 皮下注射可发生局部肉瘤。AFT的致癌作用,除因动物种系、性别、年龄等而异外,还受其他因素影响,如趋脂物质缺乏、原先有肝硬变或附加某些植物性对肝有毒物质等,均可增加AFT的致癌作用; 维生素A水平降低时,可增加结肠癌的诱发率;动物同时给予已烯雌酚,或提高肝微粒体酶活性的药物,或切除脑下垂体等,肝癌诱发率则明显减少。AFT致人类肝癌尚无直接证据,但人摄入AFT中毒,发生严重肝损害者已有报道。国内外大量流行学调查显示AFT与人肝癌有密切关系。②杂色曲霉素(sterigmatocystin,SMC),是杂色曲霉、构巢曲霉、离蠕孢霉等的毒性代谢物;黄曲霉、皱褶曲霉和灰绿曲霉也可产生。这类霉菌可从大米、玉米、面粉等粮食分离而得。SMC在化学结构上与AFT很相似,二者可能来自共同的前身物。致癌的靶器官主要是肝脏。大鼠口服可发生肝细胞癌。皮下注射可致局部肉瘤,皮肤涂抹可诱发局部鳞状细胞癌。小鼠喂以含SMC的饲料,可诱发肺腺癌。猴子口服后肝脏可出现再生结节及肝瘤。SMC致癌力弱于AFT,经口致癌用量比AFT大7~14倍。③岛青霉的毒素最早在日本发现,岛青霉感染所致的“黄变米”有致癌性。分离出的致癌毒素为黄米毒素和环氯素。用岛青霉感染的霉米或真菌丛饲小鼠和大鼠可诱发肝肿瘤。用量较低时,诱发率较高;用量较高者多引起肝坏死和肝硬化,而肝瘤诱发率则较低。④皱褶霉素由皱褶青霉、赭色青霉和缓生青霉等产生。化学结构与黄米毒素相似,对肝有毒性及致癌性,但低于黄米毒素。小鼠口服可诱发肝细胞瘤。⑤赭曲霉毒素,由赭曲霉和纯绿青霉产生。毒素有A、B、C等数种,其中以A的毒性最大,可致多种动物肝肾损害,并能诱发肝和肾的肿瘤。⑥灰黄霉素是灰黄青霉、黑青霉和展开青霉等的代谢产物,用于治疗皮肤癣病。实验发现口服有致癌性,并显示剂量-反应关系,口服可诱发小鼠肝瘤。经皮下注射也可诱发小鼠肝癌。⑦展霉素可由多种青霉及曲霉产生,如扩张青霉、展开青霉、棒曲霉和土曲霉等,大鼠皮下反复注射可发生局部纤维肉瘤。经口摄入未证明有致癌性。⑧青霉酸由圆弧青霉、棕曲霉等产生。致癌性与展霉素类似。

致癌的霉菌培养物 实验证明,有些霉菌虽未分离出致癌性毒素,但其培养物有致癌或促癌作用。这些霉菌有: ①白地霉,常生长在酸菜、腌菜及各种乳制品中,在我国林县食管癌高发区居民食用的酸菜中较常见。从其中分离出的白地霉菌株,经扩大培养,培养液每天以0.5ml灌喂小鼠,经80~226天,出现胃鳞状上皮增生和癌前病变;如同时给予甲基苄基亚硝胺,经2~7个月,前胃癌发生率较单用亚硝胺者为高。②镰刀菌,是玉米、小麦等粮食常见的污染菌,种类繁多。其中某些镰刀菌的培养物有致癌性。如以枝孢组镰刀菌培养物喂大鼠可诱发前胃乳头状瘤。梨孢镰刀菌培养物饲大鼠,7/37例可诱发前胃癌和前胃乳头状瘤。以串珠镰刀菌培养物饲大鼠,可发生淋巴肉瘤、结肠癌以及食管、前胃上皮增生。半裸镰刀菌培养物可致大鼠淋巴肉瘤和膀胱乳头状瘤。拟枝孢组镰刀菌培养物可致小鼠皮肤乳头状瘤。禾谷镰刀菌和雪腐镰刀菌培养物可致大鼠及小鼠的小肠腺癌、白血病和肝血管肉瘤等。③纯绿青霉,可从玉米、燕麦等粮食分离出,其培养物喂小鼠可诱发肺肿瘤。④溜曲霉,可从谷物中分离出。用溜曲霉培养基浓缩的过滤液经胃管喂小鼠,可发生腺胃上皮不典型增生,向下浸润,与胃癌早期改变相似。⑤沙门柏干酪青霉白色变种,是制造乳干酪用的一种真菌。大鼠实验发现其培养物经喂饲或皮下注射后,可发生少数肝细胞瘤以及脾和腹膜后肉瘤。上述霉菌的致癌作用,除由于在生长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毒素外,还发现从发霉食物中分离出多种霉菌,可使食物中的亚硝胺前身物亚硝酸盐和二级胺含量增高或产生亚硝胺。

霉菌与人体肿瘤 流行学调查和实验研究发现,人类某些肿瘤与某些霉菌毒素或霉菌有关,如: 黄曲霉毒素、杂色曲霉素与肝癌;白地霉、镰刀菌等对食物的侵染与食管癌和胃癌;念珠菌对食管的感染与食管癌等。其中对黄曲霉毒素研究较多,国内外资料表明;AFT在食品中的污染与肝细胞癌发病率在地理分布上呈平行关系; 如非洲及东南亚AFT对食物的污染较严重,肝癌发病率也较欧洲高。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高温高湿地区,AFT污染较重,肝癌发病率也较高;埃及和中东干燥地区则发病率较低。由于分析市场样品意义不大,一些研究者调查分析了居民直接食用的食物。如在肯尼亚对比检查几个地区居民的饮食,并以每人每日平均饮食消耗量为基础,计算AFT摄入量,发现与肝癌发病率相平行。在泰国和斯威士兰调查居民熟食,也得出同样结果,均提示黄曲霉毒素与肝癌的密切关系。许多国家及世界卫生组织都规定了食品中AFB1的最高允许量;我国规定:玉米、花生油、花生及其制品为20ppb;大米、食用油(花生油除外)为10ppb;其他粮食、豆类及发酵食品为5ppb;婴儿食品中不得检出。鉴于动物摄入AFT后在体内残留或其代谢物M1等存在于奶中而有可能造成污染,一些国家还规定了饲料中AFT限量,以避免AFT转入动物性食品中。目前,致癌性霉菌毒素及霉菌与人类肿瘤的关系,特别是黄曲霉毒素与肝癌的关系,证据越来越多,已受到普遍重视,其确切的因果关系及致癌原理正在进一步研究。


发表评价

词条信息

  • 浏览次数:6834 次
  • 发布时间: 2012-12-13
  • 更新时间: 2012-12-13

参与评价:

  •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热门标签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24750
中国疾控中心信息中心 内容管理与技术支持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8.0以上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昌百路155号 邮编:102206 热线电话:13911841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