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百科首页>> 公卫百科>> 劳动卫生 >>砷化氢中毒

砷化氢中毒
 
摘要: 砷化氢(AsH3)为无色稍带臭气的气体。分子量77.93。由含砷矿石或含砷金属与酸作用或通过砷化物的水解而产生。

砷化氢(AsH3)为无色稍带臭气的气体。分子量77.93。由含砷矿石或含砷金属与酸作用或通过砷化物的水解而产生。

砷化氢是溶血作用很强的毒物,主要经呼吸道进入人体,与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结合形成血红蛋白过氧化物,通过谷胱甘肽过氧化酶作用使还原型谷胱甘肽减少,红细胞还原作用丧失、细胞壁钾、钠泵功能障碍而产生溶血。砷化氢分解后释放出元素砷,蓄积于全身各脏器,以肝、肾、脾较多。长期少量接触者在毛发和指甲中可检出砷。主要随尿排出,其次为粪便。

生产中以急性中毒为主。由于吸入浓度不同,一般可经过数小时至1~2日的潜伏期才出现症状。中毒早期仅稍感乏力,继而畏寒,恶心呕吐,腰背酸痛,不久可出现体温升高、全身黄染,并排出酱油色尿。严重中毒者由于砷化氢对肾脏的直接损害,使肾血流量减少,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加上血红蛋白管型等堵塞肾小管,使尿量减少,甚至引起尿闭,造成急性肾功能衰竭。部分患者可因缺氧、高钾血症及毒物直接作用,发生心肌或肝脏损害。

抢救时应针对溶血,早期使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服用碱性药物,以减少血红蛋白在肾小管内沉积。溶血严重者可采用换血,一旦发现有急性肾功能衰竭的预兆时,应早期使用透析疗法。在溶血已控制,肾功能正常的情况下,可考虑使用巯基类药物排砷。

车间空气中砷化氢最高容许浓度为0.3mg/m3


发表评价

词条信息

  • 浏览次数:5401 次
  • 发布时间: 2012-12-13
  • 更新时间: 2012-12-13

参与评价:

  •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热门标签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24750号-12
中国疾控中心信息中心 内容管理与技术支持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8.0以上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昌百路155号 邮编:102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