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百科首页>> 公卫百科>> 劳动卫生 >>未成年工劳动卫生

未成年工劳动卫生
 
摘要: 未成年工系指年龄未满18岁的厂矿徒工及技工学校学生。这个年龄阶段的青少年,机体发育迅速,变化剧烈。于此时期,性腺、脑下垂体、甲状腺等内分泌腺的作用正在加强,神经体液调节不稳定; 植物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

未成年工系指年龄未满18岁的厂矿徒工及技工学校学生。这个年龄阶段的青少年,机体发育迅速,变化剧烈。于此时期,性腺、脑下垂体、甲状腺等内分泌腺的作用正在加强,神经体液调节不稳定; 植物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各器官系统的发育不平衡,如身长的增长速度超过体重的增长,心脏的发育较骨胳、肌肉系统迟缓等。同时,身长、体重、胸围等身体发育指标,对外环境的变化特别敏感。因此,生活条件的改善,能使青少年的体格发育水平明显提高。

机体神经体液调节不稳定以及个别器官系统发育不平衡,常使未成年人出现某些功能失调的现象,如心动过速,青年性高血压以及生理性的心脏肥大,甲状腺肥大等。多数情况下这些功能性的障碍和形态学的改变是可逆的。但在不良条件的影响下,可由生理状态发展为病理状态,如过重的体力劳动,过度的紧张或高温热辐射,能引起神经系统的过度紧张及心血管系统的负担过重,此时这种可逆性就会受到限制。

由于神经内分泌调节不稳定,对外界环境不良因素的反应性增高,故生产性有害因素对未成年工较成年人具有更大的危害性。

青少年的上呼吸道粘膜较易受损害。皮肤柔嫩,经皮吸收中毒较成年人容易发生。单位时间、单位体重的呼吸量大于成人,故吸入粉尘及毒物的量亦相对较大。因此未成年工在工龄不长、毒物浓度不高的情况下,亦可能发生职业中毒。未成年工对铅、四乙铅、汞、苯、一氧化碳、缺氧等较成年人敏感。且一旦中毒,经过亦较重。未成年即参加接触矽尘作业的工人,其患矽肺的发病工龄往往很短,进展快且病情亦较严重。

青少年骨骼成长速度快,但骨化过程尚未完成,对机械性因素的作用缺乏足够的抵抗力。长期处于不良体位或过度的静态紧张,如长时间的负重,可影响骨胳的正常发育而出现变形(如脊柱弯曲、扁平骨盆等)。韧带结构也较软弱,长时间立位作业或步行,特别是步行伴有负重的作业,易导致扁平足的发生。

在高温、毒物、噪声、振动、繁重体力劳动等生产性有害因素的影响下,未成年女工出现月经障碍的频率往往高于成年人,且症状亦较成年人重。

未成年工外伤的发生频率往往高于成年人,这主要是由于技术不熟练、缺乏经验及安全生产知识不足所致。

为保护未成年工的身体健康,保证其正常发育成长,应采取适当劳动保护措施: ①不宜从事接触高温、粉尘,毒物等有害因素及过于繁重的体力劳动和有高度外伤危险性的作业。对未成年工的负重量应有一定限制。根据国际劳工组织(ILO)的建议,16~18岁的少年单人负重不应超过15~20kg; 少女不超过12~15kg; 16岁以下的男女、少年不应经常参加搬运工作。②工作时间一般应较成年人短。14~17岁的未成年工以每日6小时为宜。工作中应安排工间休息及工间操等体育活动。不应加班加点及作夜班。③工作时的体位、设备、工具等必须适合未成年人的身体特点。例如,机器或工作台过高时应设垫脚架,或安设合适的座位; 立位作业尽可能改为坐位; 各种手持工具(锤、钳、锄等)的柄应称手,使能紧握而不致滑脱; 工具的重量和长度应适合未成年工的特点等。④加强安全卫生知识的教育及安全操作的训练。⑤进行就业前及定期的健康检查,注意经常观察其健康情况及身体发育状况,如发现异常,应及时矫治或调换工作。


发表评价

词条信息

  • 浏览次数:5643 次
  • 发布时间: 2012-12-17
  • 更新时间: 2012-12-17

参与评价:

  •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热门标签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24750号-12
中国疾控中心信息中心 内容管理与技术支持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8.0以上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昌百路155号 邮编:102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