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百科首页>> 公卫百科>> 劳动卫生 >>职业性变态反应

职业性变态反应
 
摘要: 职业性变态反应系由生产环境中的变应原或致敏原引起。具有抗原性的物质多系大分子量的(一般在1000以上)、在体内比较稳定的化合物,如蛋白质、多肽等。但生产环境中的致敏原多为分子量较小的简单化学物,往往不具备完全抗原的性质,只有与人体蛋白分子结合后才具有抗原性,故称为半抗原。

职业性变态反应系由生产环境中的变应原或致敏原引起。具有抗原性的物质多系大分子量的(一般在1000以上)、在体内比较稳定的化合物,如蛋白质、多肽等。但生产环境中的致敏原多为分子量较小的简单化学物,往往不具备完全抗原的性质,只有与人体蛋白分子结合后才具有抗原性,故称为半抗原。某一化学物的致敏能力目前尚难从其化学结构准确地加以预测,但其与蛋白质分子结合的能力则取决于某些化学活性基团。表1列举了易与蛋白质形成共价键结合的活性基团及其在蛋白质分子上的相应结合部位。实验证明,化学物与蛋白质结合的能力与其致过敏性皮炎的能力相关,故表1也能为探讨化学物致敏作用提供一些线索。当然,要判定某种工业毒物是否为致敏原,严格地说必须根据动物或人体的致敏试验结果才能作出结论。

生产环境中可能成为致敏原的物质很多,主要有: ①生物性致敏物,如霉菌或酵母菌孢子、兽皮和羽毛碎屑、昆虫碎屑、花粉、常春藤、大漆、某些植物粉尘等; ②化学性致敏物,较常见的有甲苯二异氰酸酯(TDI)、甲醛以及铬、镍、铍、铂等金属的化合物。某些药物如抗生素、磺胺、巴比妥类及抗疟药物等,也可引起变态反应。已经过皮肤斑贴试验证明的常见化学致敏物有:


表1易与蛋白质结合的活性基团


丙烯酸单体 氢醌苄醚

对苯二酚单苄基醚

秘鲁香脂木馏油

盐酸二氨基偶氮苯腙新霉素

对氨基苯甲酸乙酯 硫酸镍

甲醛 对苯二胺

升汞 苯基-β-萘胺

巯基苯并噻唑 毒长春藤油脂

松香 重铬酸钾

煤焦油 除虫菊

二苯基对苯二胺 间苯二酚

氯化钴 乙二胺

接触上述致敏物的作业主要是: 化工、制药、制革、油漆、医务及农业等。由于变态反应所需致敏原的剂量极微,甚至间接接触也可致病,因而化工产品、化妆品、家具、衣物、食品色素、文具及其他化学药剂中的杂质,也可成为致敏原。

变态反应可根据症状出现的速度、外周血中有无抗体存在和组织损害的不同情况而分为过敏反应型(Ⅰ型)、溶细胞或细胞毒型(Ⅱ型)、抗原抗体复合物型(Ⅲ型)及迟发超敏型(Ⅳ型)等四型。职业性变态反应常常不是单一类型。同一种致敏物引起的反应类型不一定相同,而同一类型的反应可由多种不同致敏物激发。这与个体感受性、致敏物性质、剂量及作用途径等因素的差异有关。因此职业性变态反应的临床表现也多种多样,有的仅表现为接触部位的局部损害,有的则表现为广泛的全身症状; 有的症状轻微,有的则发病急剧,甚至导致死亡。职业性变态反应疾病的病变虽涉及到全身各系统和器官,但临床表现主要见于呼吸系统、皮肤和血细胞方面。

(1) 支气管哮喘: 是较常见的职业性变态反应性疾病。常因接触某些抗原物质如动物皮毛、鸟类羽毛、木尘、橡胶、蛋白水解酶,以及化学物质如甲苯二异氰酸酯、对苯二胺等。每接触上述物质后,即发生严重的哮喘反应。其发病机理属Ⅰ型或Ⅲ、Ⅳ型变态反应。工业生产中由于接触甲苯二异氰酸酯而发生严重哮喘的病例较多。但哮喘仅发生在小部分特别是有过敏体质的工人中,并与甲苯二异氰酸酯浓度无平行关系,停止接触症状即可缓解,再次接触,支气管哮喘的发作常更为剧烈。职业性支气管哮喘患者常伴随其他过敏现象如嗜酸粒细胞增多、荨麻疹以及过敏性皮炎等。

(2) 间质性肺炎: 亦称外源性变态反应性肺泡炎。主要是接触一些霉菌抗原所致; 动物蛋白如毛或粪便等也可成为抗原而致病。较常见的一些间质性肺炎见表2。发病机理一般属Ⅳ型变态反应。临床特点为: 当抗原进入呼吸道后有明显的潜伏期,一般于4~6小时后发病,主要症状为无力、胸闷、气短、乾咳、发热及寒战。发热较短,一般不过几小时,而肺部体征可持续数周。胸部X线片有弥漫的肺部小片状浸润阴影,可有小结节,后期出现肺部纤维化病变。弥散功能障碍,皮肤斑贴试验可呈阳性,血清学检查可发现IgE沉淀素抗体。


表2 常见外源性变态反应性肺呛炎


临床类型

致敏原

接触机会

沉淀抗体所对
应的抗原

霉草肺
(农民肺)
甘蔗肺

发霉的草类
(如稻草)粉尘
发霉的甘蔗渣
粉尘

农民、饲养

甘蔗渣造纸
工人

小多芽孢菌、
嗜热放线菌
寻常嗜热放线菌

麦芽工人肺
鸟禽饲养者

发霉的大麦
鸟禽类粪便

酿酒工人
鸽、鸡、鹦
鹉饲养者

棒曲菌、烟曲菌
血清白蛋白、
禽类抗原

小麦象鼻虫

混有象鼻虫
蛋白的麦粉

磨麦粉工人

 



(3) 荨麻疹和湿疹性皮炎: 荨麻疹属Ⅰ型变态反应,发作骤然,剧烈瘙痒,迅速消退。湿疹性皮炎主要有两种类型: 一为接触性皮炎,主要发生在接触部位,如铬、镍、甲醛等粉尘或烟雾所造成的损害。另一为吸入或口服致敏物引起的全身散发型,全身症状较为明显,轻者3~5日,重者1~2周方可复原,甚至有剥脱性皮炎者;临床上可见有汞或锑毒性皮炎。一旦对金属过敏,可在好几年甚至十几年后仍可对该金属有过敏反应。这类过敏多属细胞免疫反应型,临床可用皮肤斑贴试验及细胞免疫的体外检查,例如以特异抗原进行淋巴细胞转化或巨噬细胞移动抑制试验等加以证实。

(4) 免疫性血细胞减少症: 苯、硝基苯、三硝基甲苯、DDT、锑等化学物也可引起过敏,表现在各系列血细胞减少, 主要属于型变态反应。 文献报道以药物较多,生产性毒物较少见; 因为后者的毒性与其致敏作用很难区分,有时也许是综合作用所致。

(5) 铍病:包括铍性皮炎及铍性间质性肺炎及肉芽肿。具有变态反应性质,主要属于Ⅳ型变态反应。

及时识别致敏物是预防职业性变态反应的关键。目前主要采用动物实验方法以筛选致敏物,致敏试验应列为新化学物质毒理学鉴定的一个项目。对实验证明属于强致敏原的物质,原则上应尽可能不用或少用。中等致敏物可根据该物质的用途和危害程度全面考虑,如无较好的代用品,应限制使用。变态反应的发生虽受个人体质的影响,但在一定条件下,其发生率和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仍与致敏物的剂量有关。动物实验已证实了这种特殊的剂量-反应关系,实际工作中也观察到降低某种花粉的浓度确可使群体中支气管哮喘的发病率下降,临床症状显著减轻。因此,生产环境中致敏物也应制订最高容许浓度并严格掌握。对有接触致敏物危险的作业,应施行就业前测试及定期体检,用皮肤斑贴试验或其他实验方法可能及时发现工人对某些生产性致敏物体的变态反应状态,从而能适当安排劳动。此外必须注意详细询问个人及家族中变态反应疾病史,对有肯定变应性疾病病史及家族史的人,在安排劳动时也要特别加以注意。


发表评价

词条信息

  • 浏览次数:5410 次
  • 发布时间: 2012-12-17
  • 更新时间: 2012-12-17

参与评价:

  •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热门标签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24750号-12
中国疾控中心信息中心 内容管理与技术支持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8.0以上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昌百路155号 邮编:102206